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3篇
  免费   79篇
  国内免费   426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57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68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60篇
  2008年   68篇
  2007年   65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63篇
  2002年   70篇
  2001年   72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36篇
  1992年   38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33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4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8 毫秒
91.
为了解决黑果枸杞中花青素稳定性问题,本文采用Box-Behnken设计对黑果枸杞提取物泡腾片配方进行优化,并对其进行质量评价。采用酸碱混合制粒压片法,通过单因素实验,筛选出片剂所需的辅料:崩解剂、填充剂、润滑剂以及甜味剂。采用响应面试验,结合感官评价进行处方优化,从而确定最优配方:柠檬酸32%、黑果枸杞提取物25%、碳酸氢钠24%、乳糖15%、甜蜜素3%、聚乙二醇6000 1%;对最优配方进行质量评价,各项指标均符合规定,其中花青素含量为8.06 mg/g。该泡腾片表面光滑,泡腾效果好,具有黑果枸杞香气,为实际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2.
奶子藤属植物为傣族传统常用药材,含有大量结构复杂,生物活性良好的生物碱类成分。本文针对奶子藤属植物中已分离鉴定的95个生物碱及其体外抗肿瘤和抗HIV活性研究进行了系统综述,为更加合理地开发利用奶子藤属植物资源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3.
入侵植物疣果匙荠不同种群间的功能性状差异 特定环境下植物扩大领域入侵到其他区域时,其功能性状会发生改变。原产地环境已形成植物原有功能性状,当植物居住环境发生改变时,其功能性状亦会随之改变。本文旨在探讨居于常见条件与原产地气候条件的原状态、入侵状态、归化状态下不同疣果匙荠(Bunias orientalis)种群间的性状变异。自8个国家收集了12种疣果匙荠种子(每种状态各4种),将其种植于标准条件下的同质园中,并比较不同状态不同种类的物候、生长、繁殖等功能性状变化。 研究结果表明, 物候不因植物状态而异,但某些原产于常年低温地区的原状态植物并未开花。相比原状态植物,入侵状态植物的叶子更多,这表明了其在积累植被生物量上的活力。短角果的数量和质量,以及其他的生长性状在不同的状态间没有差异,但在不同种群间存在差异。一些功能性状的变异可能是由于原生地对当地条件的长期适应和遗传多样性所致,而其他环境因素在新环境下的差异可能导致了较高的性状变异。  相似文献   
94.
[目的]对入侵性杂草皱匕果芥在我国的适生区进行预测,为入侵风险评估和损失预测提供数据支撑,同时为控制预案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先用ENMTools和SPSS分别对分布数据和环境变量进行筛选,再调用R程序包Kuenm校准MaxEnt模型确定最优参数设置,然后使用MaxEnt和ArcMap对皱匕果芥在中国的适生区进行预测,并将已公布的进境粮食指定监管场地、进口粮食加工企业地理位置与皱匕果芥在中国的适生区进行匹配分析。[结果]最冷月份最低温度、温度季节变化标准差和最冷季度降水量是对MaxEnt模型拟合重要性排名前3位的环境变量,最冷月份最低温度可能是影响皱匕果芥发生分布的最重要的自然因素;皱匕果芥在中国的中度适生区占中国陆地总面积的15.13%,主要集中在秦岭-淮河以南、龙门山-大凉山以东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域;高度适生区占中国陆地总面积的1.67%,主要形成川渝、湖北-湖南和长三角3个中心。在皱匕果芥的中、高度适生区分布有901个进口粮食加工企业和57个进境粮食指定监管场地。[结论]皱匕果芥的中、高度适生区内存在我国粮棉等作物的重要产区,一旦该杂草大面积发生,将给我国粮棉等作物种植造成非常不利的影响。进口粮食的国际贸易是皱匕果芥入侵中国的主要途径,应当加强对进口粮食接卸、运输、加工等高风险区域和环节的监管力度,并积极实施外来入侵杂草的监测和调查,确保做到早发现、早防除,防止进一步扩散和危害。  相似文献   
95.
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对粘红酵母和钝顶螺旋藻混合培养的培养基进行了优化,得到的优化培养基于5L发酵罐中实验,葡萄糖质量浓度低于10.0g/L时,开始流加600g/L葡萄糖,控制葡萄糖质量浓度在(20±5)g/L,最终得到的油脂产量达到16.0g/L。  相似文献   
96.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患者男,32岁。因异物飞入左眼导致红、痛、视物不清6d,于2007年9月17日就诊。6d前患者在驾驶摩托车时异物飞入左眼,当时即自觉疼痛,第2d症状加重,自用眼药水(药名不详)效果不佳,6d后因症状加重并视物不清到我院就医。发病以来,患者饮食睡眠可,大小便无异常。既往体健,无眼科病史。专科体查:右眼视力1.2,左眼视力0.4;眼压正常;泪道冲洗通畅;左眼睑痉挛( );角膜颞侧旁中央区灰白色圆形溃疡灶,直径3mm,表面黏附坏死物,边界不清;周角膜边基质层水肿,未见明显卫星灶;角膜内皮层沉着物(-);前房深,炎性反应( );瞳孔圆,直径2…  相似文献   
97.
通过对以荷兰温室无瘤黄瓜(Cucumis sativus )品种Z1和Z3为母本(tutu), 有瘤黄瓜品系东农129为父本(TuTu)的杂交后代F1和F2的统计分析, 结果表明: 在F1代, 2个组合果实都有果瘤, 有果瘤为显性; F2代果实有瘤与无瘤呈现分离, 其比例分别是2.92:1和2.95:1, 表明Tu基因是独立遗传的, 即有瘤(Tu)对无瘤(tu)为显性。为了获得与黄瓜果瘤基因连锁的SSR(simple sequence repeat)标记, 从129×Z3 F2群体中选取有瘤、无瘤单株的DNA各10个, 构建有瘤、无瘤近等基因池。用86对SSR引物在亲本及DNA混合池之间进行筛选, 并对F2群体的75个单株进行验证。筛选得到了5对与果瘤相关的SSR引物, 经MAPMAKER/EXP version 3.0b软件分析, 其中CSWGATT01B、CSWGATT01C、CSCT335和CSWGATT01A四个标记位于同一连锁群上, Tu基因位于这4个标记构建的连锁群中, 具体位置为CSWGATT01C-Tu-CSCT335, 距离两侧标记的遗传距离分别为20.0 cM和14.1 cM。  相似文献   
98.
果生刺盘孢侵染危害多种植物,是重要的植物病原真菌。在一些丝状真菌中,敲除非同源末端连接修复通路的关键基因ku70ku80可显著提高同源重组效率,进而提高靶基因置换频率。本研究从果生刺盘孢基因组鉴定到Cfku70Cfku80两个基因,并明确了基因失活对菌株生物学表型和基因敲除效率的影响。敲除Cfku70Cfku80不影响菌株的菌落形态、营养生长、产孢、分生孢子萌发、侵染结构发育和致病;Cfku70基因敲除还大幅提升3个测试基因的敲除效率。本研究证实Cfku70基因失活能显著提高果生刺盘孢的基因敲除效率,适宜作为高效基因敲除的底盘菌株,研究结果为通过批量敲除策略筛选新型致病因子奠定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99.
本文研究了黑果枸杞花青素化合物结构对其稳定性和细胞抗氧化活性的影响。通过半制备型HPLC分离纯化得到了4种黑果枸杞花青素化合物并鉴定结构,利用比色法评价了化合物的稳定性、细胞毒实验以及H2O2诱导的SH-SY5Y细胞损伤模型评价了细胞抗氧化活性,并讨论了化学结构对其影响。结果表明反式结构比顺式结构在中性和弱碱性条件下有更好的稳定性,反式结构、糖基的增加以及母核B环上的甲氧基取代均可以通过缩短母核与糖链的分子距离从而提高稳定性,糖基的增加能显著地降低损伤细胞中的乳酸脱氢酶水平,且反式结构较顺式结构更有活性优势。综上所述,黑果枸杞花青素的结构影响稳定性和细胞抗氧化活性,但糖基的增加和酰基的反式异构对二者有更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0.
黑果枸杞(Lycium ruthenicum)是中国西北地区极端环境中分布的国家二级保护植物, 该物种在新疆南部的自然种群中出现了同型花柱类型(同位花)和柱头探出式雌雄异位类型(异位花)个体, 并且遭遇沙尘暴频繁的种群中异位花个体出现频率减少。该研究对喀什市自然种群中黑果枸杞两种不同花型植株的花部综合征和传粉特性进行比较研究, 以期探讨该物种不同花型植株在南疆早春极端环境中的花部特征的可塑性及其适应性机制。结果表明: 同位花雌雄蕊高度间无显著差异, 而异位花雌蕊高度显著高于雄蕊; 同位花花冠直径、花冠筒长、胚珠数均高于异位花, 而异位花雌雄蕊空间距离、花粉数及花粉胚珠比均比同位花高。黑果枸杞同位花个体比例(68%)高于异位花个体(32%), 种群水平及个体水平同位花花期((117.00 ± 2.25) d, (101.65 ± 1.98) d)比异位花((26.00 ± 1.00) d, (18.75 ± 1.00) d)长, 而单花水平上异位花单花寿命((4.50 ± 0.14) d)比同位花((3.13 ± 0.11) d)长。两种类型花在花早期(紫色)分泌的花蜜量均高于花后期(白色)。在紫色花阶段(花开放早期), 同位花上的主要传粉者意大利蜜蜂、熊蜂和食蚜蝇的访花频率和停留时间均高于异位花; 而白色花阶段(花开放后期)意大利蜜蜂、熊蜂在异位花上的访花频率比同位花高。在不同花色阶段, 同位花柱头花粉落置数、花粉移出率、花粉传递效率均比异位花高, 并且同位花自然坐果率及结籽率均比异位花高。在新疆南部的沙尘暴极端环境下, 同位花通过较高的自交亲和性保障繁殖, 而异交为主的异位花提高了异交率。异位花与同位花在花部综合征和花报酬上的差异, 是影响其繁殖成功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