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16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01.
目的分析皮下脂膜炎样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表现及病理组织学特征,探讨其诊断和治疗方法,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对1例面部和下肢浮肿及全身多发硬结1月余,发热1周的患者临床表现的演变、确诊时的组织病理学特点、免疫组织化学结果等多方面进行观察。结果皮肤活检发现组织学病变主要局限于皮下脂肪间质内见核深染的异型细胞弥漫分布或环绕脂肪细胞分布。免疫组化示CD3+,CD8+,CD68+,TiA-1+,G-B+,CD20-,CD7-,TDT-,提示为T细胞来源。治疗(环磷酰胺+长春新碱+表阿霉素)1疗程患者自动出院回家。结论皮下脂膜炎样T细胞淋巴瘤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原发性皮肤淋巴瘤,对不明原因的全身皮肤多发硬结伴发热的患者应该考虑该病的可能。病损处皮肤活检是确诊该病的主要手段。治疗常用联合化疗,如CHOP方案。本病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02.
分子生物学自问世以来在各个领域都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随着分子生物学手段的不断发展,其在医学诊断和疾病治疗等领域的作用也获得医护人员的认可。分子生物学方法在血液病诊断和治疗方面的应用也尤为突出。本文综述了PCR,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基因芯片和二代测序等分子生物学手段在血液病中的应用,为血液病的诊断、治疗监测以及用药指导等方面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3.
目的:探讨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l-2)、PIM1及P53基因异常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中的预后价值。方法:选取在2010年3月~2014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DLBCL患者86例进行研究。采用间期荧光原位杂交检测Bcl-2、PIM1、P53基因。对患者进行为其5年的随访,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Bcl-2、PIM1、P53基因异常与预后的关系。结果:在86例患者中,29例(33.72%)患者存在P53基因缺失;27例(31.39%)患者发生Bcl-2基因多拷贝,3例(3.49%)患者发生Bcl-2基因易位;26例(23.26%)患者发生PIMI基因重排。各基因异常患者在性别、发病年龄、侵犯部位、LDH水平及β2-MG水平上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各基因异常患者Ⅲ~Ⅳ期的比例显著高于Ⅰ~Ⅱ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基因异常组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FPS)1年、总生存期(OS)3年比例显著低于各基因正常组,但在国际预后指数(IPI)评分指标上却显著高于各基因正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53、PIMI及Bcl-2基因异常是患者的FPS、OS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Bcl-2、PIM1、P53基因在DLBCL患者的预后评估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且Bcl-2、PIM1、P53基因异常是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04.
目的:研究鼻腔淋巴瘤的CT影像,探讨其相对特异的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病理证实的鼻腔淋巴瘤的临床、手术及CT资料.结果:7例中有5例为NK/T细胞淋巴瘤,2例为T细胞淋巴瘤.有5.例累及鼻前部或前庭,6例引起鼻背部皮肤及皮下软组织肿胀,病变大部密度较均匀,轻中度强化.结论:CT可发现鼻腔前部肿物,本病CT表现较具明显特征,不伴或伴轻微骨结构破坏或变形,邻近鼻背部皮下肿胀,应考虑鼻腔淋巴瘤的可能,同时可行病理检查方能确诊.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探讨美罗华联合CHOP方案与CHOP方案治疗老年复发性弥漫性大B细胞性淋巴瘤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老年复发性弥漫性大B细胞性淋巴瘤60例,按治疗方案分成研究组(30例)和对照组(n=30),研究组采用美罗华联合CHOP方案,对照组给予单纯CHOP方案.评估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和不良反应,并随访两组患者的生存时间.结果:两组患者均完成治疗及治疗效果评估,研究组CR为10例,PR为15例,总有效率为83.3%(25/30);对照组CR为3例,PR为6例,总有效率为30.0%(9/30),研究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X2=8.42,P<0.05).随访期间,研究组MST、PFS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1年生存率、2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间抗癌药物毒性分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罗华联合CHOP方案用于老年复发性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能明显提高治疗有效率,延长无进展生存期和生存时间,且没有增加老年患者毒副作用,应用安全.  相似文献   
106.
摘要:病毒感染和环境污染等使得淋巴瘤的发病率逐年升高,早期诊断和精准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外泌体是一种脂质双层膜结构的微小囊泡,介导了细胞间交流和信息交换。近几年许多研究证实外泌体是淋巴瘤的发生、进展和耐药的重要机制。外泌体内核酸和小分子可用于淋巴瘤的早期诊断和预测患者预后。材料学修饰可显著增强外泌体治疗的靶向性和治疗效能。本文总结了外泌体生物学特性、分离和鉴定方法、与肿瘤相关性、及其在淋巴瘤中的研究进展,为淋巴瘤的预警和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7.
汪健  周发明  陈涛  席刚明  邓晓玲  赵斌 《生物磁学》2011,(13):2423-2426
目的:观察细胞穿透肽-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PEP-1-SOD1)预处理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改善作用及其脑保护机制。方法:线栓法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6h后再灌注损伤模型,进行神经行为评分,并通过HE染色在光镜下观察神经细胞损伤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B细胞淋巴瘤基因-2(B—celllymphoma-2,Bcl-2)蛋白的阳性表达。结果:盐水对照组(缺血再灌注组或模型组)神经障碍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5),与模型组相比,PEP-1-SOD1预处理组可降低神经障碍评分(P〈0.05);光镜下,假手术组神经细胞结构正常,PEP-1-SDO1预处理组和缺血再灌注组均有不同程度的缺血再灌注损伤,PEP-1-SOD1预处理组较缺血再灌注组损伤轻;假手术组Bcl-2蛋白表达极弱,缺血再灌注组和PEP-1-SOD1预处理组在脑缺血再灌注后6h在缺血半暗带周围出现Bcl-2蛋白阳性表达,24h达到高峰,48h表达开始减少。与假手术组相比,PEP-1-SOD1预处理组和缺血再灌注组Bcl-2蛋白阳性细胞数显著增多(P〈0.05);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PEP-1-SOD1预处理组Bcl-2蛋白阳性细胞数显著增多(P〈0.05)。结论:PEP-1-SOD1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PEP-1-SOD1可通过上调Bcl-2蛋白的表达发挥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探讨放大染色内镜对结节性胃炎、胃粘膜相关组织淋巴瘤诊断的可行性。方法:选择哈尔滨医科大学第四临床医学院2007年5月~2010年7月诊断的结节性胃炎、疑诊胃粘膜相关组织淋巴瘤患者,观察临床、内镜、病理表现、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和根除治疗的效果。并应用日本FUJINON EG-590ZW型放大内镜对患者进行检查,观察根除幽门螺杆菌前后结节性胃炎、胃粘膜相关组织淋巴瘤的改变。结果:纳入分析的100例成人患者,男25例,女75例,年龄19~68岁,平均年龄39.2岁。主要临床表现为上腹痛和消化不良症状。内镜下表现为胃窦部为主,可扩展至胃体部的色泽均匀的结节样或颗粒样改变。病理检查显示胃窦部活检标本中有伴生发中心的淋巴滤泡增生。所有患者均有幽门螺杆菌感染,经根除治疗后,症状缓解率达92.0%。结论:结节性胃炎、胃粘膜相关组织淋巴瘤发生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放大染色内镜对结节性胃炎有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109.
目的:探讨RIP3(受体相互作用蛋白-3)在淋巴瘤患者病理组织中是否表达及其亚细胞定位,并初步观察RIP3的表达是否与淋巴瘤病理恶性度相关。方法:(1)利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48例淋巴瘤和非肿瘤侵润淋巴结病理组织中RIP3表达,并观察RIP3亚细胞定位。结果:(1)RIP3在淋巴瘤患者病理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亚细胞定位主要在细胞核,在细胞质中相对弱表达。(2)RIP3表达与淋巴瘤病理恶性度可能存在相关性。结论:RIP3在淋巴瘤患者病理组织中存在阳性表达,为研究RIP3是否与淋巴瘤的发病、临床表现和预后相关,提供了新的探索途径。  相似文献   
110.
目的:研究重组人p53腺病毒转染淋巴瘤源性树突状细胞的抗肿瘤免疫效应。方法:采集本科室初诊的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肿大淋巴结分离单个核细胞(MNC)进行体外DC的诱导培养,分为实验组A(rAd-p53-DC)、对照组A(rAd-DC)、空白对照组A(N-DC),同时采集患者的外周血分离单个核细胞(MNC),进行体外DC的诱导培养,分为实验组B(rAd-p53-DC)、对照组B(rAd-DC)、空白对照组B(N-DC),用重组人p53腺病毒(rAd-p53)转染2种来源的DCS,流式检测DCS免疫表型,用Western-blotting鉴定P53蛋白的表达,ELISA法检测上清中的细胞因子IL-12的含量,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ixed lymphocyte reac-tion,MLR)测定DCS刺激同种异体淋巴细胞增殖能力,用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释放法检测经rAd-p53转染的两种来源DCS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反应(CTL)。结果:DC的表型(CD1a除外)CD83、CD80、CD86和HLA-DR实验组均较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Western-blotting可检测到实验组P53蛋白的表达。上清液中IL-12分泌水平实验组均较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实验组具有明显的刺激自体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且刺激能力随rAd-p53-DC与淋巴细胞比例的增加而升高。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也能刺激同种自体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但较实验组差(p<0.05)。对靶细胞的细胞毒作用(CTL效应)结果显示,实验组介导同种异体的淋巴细胞杀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P<0.05)。且实验组A的CTL效应明显高于实验组B,两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rAd-p53-DC为基础的肿瘤疫苗有可能在解决淋巴瘤的MRD、DC免疫耐受等问题上发挥强大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