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2篇
  免费   55篇
  国内免费   489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63篇
  2014年   81篇
  2013年   68篇
  2012年   80篇
  2011年   89篇
  2010年   67篇
  2009年   75篇
  2008年   113篇
  2007年   89篇
  2006年   66篇
  2005年   78篇
  2004年   70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48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991.
该研究基于已公布的大豆基因组序列,旨在对大豆蔗糖合成酶(SUS)家族成员进行全基因组鉴定及表达分析,以探讨大豆SUS家族基因的生物学功能,为GmSUS基因的利用及大豆高产育种奠定理论基础。结果表明:(1)在大豆基因组中共鉴定到12个蔗糖合成酶基因(GmSUS1~GmSUS12)。(2)GmSUS蛋白之间序列一致性很高,均具有植物SUS家族蛋白特有的蔗糖合成结构域和糖基转移结构域;除GmSUS5外,其他GmSUS蛋白N端均具有一个保守的丝氨酸(Ser)磷酸化位点。(3)系统进化分析显示,GmSUS蛋白主要聚为3组(SUSⅠ~SUSⅢ),且位于同1组的GmSUS基因大部分具有相似的内含子/外显子分布模式。(4)12个GmSUS基因不均匀地分布在大豆的10条染色体上,片段复制可能导致了GmSUS基因在大豆基因组中的扩增。(5)表达特性分析表明,大豆SUS家族成员具有不同的组织表达模式,GmSUS8在大豆种子中表达量很高,GmSUS1、GmSUS7和GmSUS5在大豆根瘤中表达量很高,GmSUS3、GmSUS11和GmSUS12在所有被检测的组织均具有较高的表达。  相似文献   
992.
【背景】微生物溶磷机制多种多样,利用其解磷能力可有效促进植物生长。【目的】探究溶磷菌解淀粉芽孢杆菌YP6的溶磷机制,提高磷资源的利用率。【方法】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克隆并表达YP6中磷酸酯酶AP3基因,研究AP3的酶学性质并验证AP3的溶磷作用。【结果】AP3为碱性磷酸酯酶,最适反应pH为10.3,最适反应温度为40°C,AP3对pNPP亲和性较高,V_m为4 033.4μmol/(min·mg),K_m为12.2 mmol/L。用纯酶AP3处理24 h后,磷矿粉中的有效磷显著增加。接种菌株YP6发酵7 d后,也使土样中有效磷明显增长。【结论】揭示了碱性磷酸酯酶AP3的溶磷能力,丰富了溶磷微生物库及对微生物溶磷机制的认识。  相似文献   
993.
热带假丝酵母(Candida tyopicalis)具有不同碳链的二(脂)酰CoA合成酶的活力,原始菌No.1230的十二二酰CoA合成酶的活性较其突变株U3-21。高近一倍。生长碳源对酶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十二二酰CoA合成酶需有ATP、CoASH才显示活性。酶作用的最适pH在6—8,最适温度为30℃。该酶耐热性极差,50℃,5分钟酶活全部丧失。ADP、AMP、KF、Zn2+ 及 8-羟基喹啉、2,4-二硝基苯酚、高浓度的EDTA和尿素对酶活性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94.
高淀粉膳食对血浆胰岛素、cAMP含量及组织cAMP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高淀粉膳食(糖占总热量80%)对大鼠血脂、胰岛素及cAMP代谢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大鼠摄取高淀粉膳食3天,空腹血浆岛素及甘油三酯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P<0.01)。6天后血浆甘油三酯含量增高近四倍(P<0.01),而血浆、肌肉和脂肪组织cAMP含量低于对照组,分别减低38%,45%和32%(P<0.05;P<0.05,0.1相似文献   
995.
水稻叶片的蔗糖合成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相似文献   
996.
光合碳在叶片淀粉和蔗糖间分配的调节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叶片光合作用中产生的三碳糖在淀粉和蔗糖之间的分配受许多因素控制,蔗糖形成速率是决定性因素。蔗糖形成的调节酶是果糖1,6—二磷酸酯酶(F1,6P_2ase)和磷酸蔗糖合成酶(SPS),调节作用是通过无机磷(Pi)、磷酸二羟丙酮(DHAP)、磷酸己糖(己糖—P)、果糖1,6—二磷酸(F1,6P_2)和果糖2,6—二磷酸(F2,6P_2)之间的复杂的调节关系进行的。其中F2,6P_2起着关键作用,它以极低的浓度调节生糖和酵解作用,既参与蔗糖合成又参与反馈抑制。  相似文献   
997.
莲幼胚子叶细胞造淀粉体DNA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莲(Nelumbo nucifera Gaertn.)幼胚子叶细胞造淀粉体和分离的造粉质体上均呈现强烈的 Feulgen 反应物质。经 DNA 酶处理后,在子叶细胞造淀粉体上呈 Feulgen 负反应。将分离的造粉质体用特异性的 DNA 荧光染料 DAPI 染色,造粉质体显示蓝色的荧光。实验证明,莲幼胚子叶细胞随着发育时期的增长,造粉质体 DNA 的含量逐渐增加,显示出有规律的动态变化过程。在电镜下观察,造粉质体 DNA 区域外无膜结构存在,故具有原核生物的特征。这种质体 DNA 的纤维丝直径大约为25。  相似文献   
998.
光质与人参淀粉酶活性、总糖和淀粉含量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生长在同等透光率六种滤光膜覆盖下的人参淀粉酶活性、总糖和淀粉含量的季节性变化。人参叶片的淀粉酶活性、总糖和淀粉含量明显低于根部,叶片酶活性的高峰在红果期,糖和淀份含量在成熟期最高;根部与叶片相反,酶活性高峰在成熟期,糖和淀粉含量在红果期最高。红光、红蓝和红蓝绿复合光下人参的淀粉酶活性,总糖和淀粉含量均较高,单质蓝光和绿光下偏低。红光对糖分的合成与积累有明显促进作用,但有红光参与的复合光更有利于人参的生长。  相似文献   
999.
无CO_2空气中,小麦、大豆等C_3植物叶片表现出远高于暗呼吸且长时间持续的光下CO_2释放。低氧条件下,叶片RuBP含量显著增加。无HCO_3~-体系中,大豆叶肉细胞积累的光合产物光下损耗明显大于暗中,且主要表现为不伴随可溶性糖相应积累的淀粉迅速降解,淀粉降解酶活性也显著提高。由此表明C_3植物可通过动员其自身贮藏的光合产物,作为补偿碳源,维持CO_2亏缺条件下Calvin循环的运行。  相似文献   
1000.
根癌农杆菌T-DNA在向日葵离体组织中的转移与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根癌农杆菌B6S3和T37菌株离体感染向日葵切伤的子叶、下胚轴外植体。感染处理的外植体与菌共培养三天后,在无激素条件下以60—96%的频率获得了离体转化的瘤组织。瘤组织在继代培养过程中具有激素自主性生长特性。在无激素培养基上瘤组织的生长速率显著高于正常愈伤组织。所有随机取样测定的瘤组织内均有相应冠瘿碱的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