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8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5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7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目的】为了探索适用于金针虫的防治药剂室内毒力测定方法。【方法】笔者以细胸金针虫Agriotes fusicollis Miwa 3龄幼虫为试虫,分别采用浸虫法、土壤混药法和食料浸渍法,测定了多种杀虫剂对试虫的室内毒力。并从试验方法的灵敏性、试验结果的规律性和可重复性,以及试验操作过程的简便性等方面,全面分析和比较了3种毒力测定方法的优、缺点,评价了3种毒力测定方法在地下害虫金针虫室内毒力测定方面的应用前景。【结果】3种方法各有其优、缺点。土壤混药法灵敏性高,但操作过程复杂,试虫死亡与否不易辨别;食料浸渍法结果可靠,但对食料的要求非常严格;浸虫法灵敏性稍低,但可重复性强,操作简便易行,死亡标准易确定,并可同时处理较大量试虫。【结论】3种毒力测定方法均可用于该虫的毒力测定,而从应用前景方面来看,浸虫法更易得到推广应用。但还应根据试验目的和供试药剂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毒力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82.
为推动植物源杀螨剂的研发进程,采用玻片浸渍法测定40种植物丙酮提取物对朱砂叶螨(Tetranychus cinnabrinus)雌成螨的毒杀活性,以期发现具开发潜力的植物资源。结果表明,沙茴香(Ferula bungeana)、盐肤木(Rhus chinensis)、黄连木(Pistacia chinensis)、紫丁香(Syringa oblata)和南方六道木(Abelia dielsii)等5种植物丙酮提取物对朱砂叶螨的毒杀活性较好;毒力测定表明,沙茴香和盐肤木丙酮提取物对朱砂叶螨的毒杀活性最好,LC50分别为0.08 g·mL-1和0.09 g·mL-1。可见,沙茴香和盐肤木可作为植物源杀螨剂研发的候选材料,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3.
水华杀藻微生物的分离与分子生物学鉴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正除藻方法一般分为工程物理方法、化学药剂法和生物方法三大类。作为庞大的富营养化湖泊的藻类控制技术,利用工程物理方法和化学药剂法显然是行不通的,对环境友好的生物控藻技术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国内外许多富营养化湖泊水华的控藻技术的研究热点转向生物控藻技术。在利用生物控藻上,目前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以鱼类控制藻类的生长;二是以水生高等植物控制水体富营养盐及藻类; 三是以微生物来控制藻类的生长。其中由于微生物易于繁殖的特点,使得微生物控藻是生物控藻里最有前途的一种控藻方式。这些杀藻微生物主要包括细菌(溶藻细菌)、病毒 (噬藻体)、原生动物、真菌和放线菌等五类。国内外对杀藻微生物的分离和鉴定有一些报道,但都不够系统和全面, 本文以本实验室的工作为基础,较全面、系统地介绍前三类水华杀藻微生物的分离与纯化及其分子生物学鉴定方法。    相似文献   
84.
难浸金矿微生物预氧化处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镇源难浸金矿样用生物氧化预处理方法,经过250mL摇瓶及10L搅拌罐试验后认为:该方法具有较强的优势和很大的工业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85.
小麦和油菜中Cu和Zn的化学结合形态初步研究   总被引:15,自引:5,他引:10  
1 引  言微量元素在植物体中的化学结合形态的研究 ,对于充分了解其在植物体内的迁移转化机理 ,以及阐明其生理作用特征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但是 ,至今为止 ,由于植物体内微量元素的化学结合形态比较复杂 ,而且差异很大 ,加上研究方法的限制 ,人们对于微量元素在植物体中存在的化学形态知之甚少 .参照国内外报道的一些资料[1~ 4 ] ,采用连续浸提的方法 ,初步探讨了Cu和Zn在小麦和油菜植株中的各种化学形态的含量和分异特征 ,试图阐明其在植物体内各种化学结合形态的差异性规律 ,为明确其在植物体内的转运机理和合理施用微量元素肥料…  相似文献   
86.
杀配子染色体及其在小麦遗传和育种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87.
以普通小麦"中国春"、三个"中国春"具杀配子染色体的二体异附加系及作为三个杀配子基因种源的三种山羊草为材料, 用46 个10 nt 随机引物对基因组DNA 进行扩增, 以筛选杀配子染色体特有的RAPD 标记, 并检测普通小麦与三种山羊草之间的RAPD 多态性。结果表明:46 个引物中有35 个扩增出比较稳定的RAPD 产物。其中引物OPF-14 和OPQ-09 分别在普通小麦"中国春"-山羊草附加系间扩增出多态性产物;因而认定OPF-141300 与OPQ-09800、OPF-141160 与OPQ-09770、OPF-141280分别为三个杀配子染色体3C、Gcl 和2C 的特异性RAPD 标记, 可以用于快速跟踪鉴定3C、Gcl、2C 杀配子染色体。对三种山羊草与普通小麦"中国春"进行了基因组DNA多态性分析, 结果表明, 35 个引物在"中国春"中共扩增出162 个产物, 在离果山羊草、拟斯卑尔脱山羊草、柱穗山羊草中分别扩增出140、154 和155 个产物;三种山羊草与"中国春"之间的共有扩增产物分别为69、87、96 个, 占总扩增产物的29.61%、37.70%和43.44%。上述结果, 从分子水平揭示了山羊草属与普通小麦之间存在着较近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88.
本文通过细菌的分离培养,首次从临床症状表现为溃疡、腐烂的患病江豚表皮分离到一株杀鲑气单胞菌XJ-JT株。通过细菌理化性质鉴定、遗传进化分析、药敏试验、致病性试验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菌株XJ-JT为革兰氏阴性短杆菌,两端钝圆,无芽孢;细菌分离鉴定的结果显示分离菌株为杀鲑气单胞菌;系统进化分析揭示其基因序列与银鲫源性杀鲑气单胞菌分离株高度同源;20种抗生素的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分离菌株对阿米卡星、克拉霉素、克林霉素等8种药物敏感,对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卡那霉素中介,对阿莫西林、氨苄西林、四环素等9种药物耐药;人工感染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对鲫鱼有较强的致病性。  相似文献   
89.
小动物浸制标本简易制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动物浸制标本简易制法学习动物学,制作标本是十分重要的教学环节。利用废物品制作动物标本,既经济又实用,具有推广的价值。本文介绍一种制作小型动物浸制标本的简易方法;(1)处理把采集到的小动物(长小于2.scm、直径小于1.5cm),如家蚕、蜘蛛、蚜虫、...  相似文献   
90.
鸟类剥制标本应注意的几个操作环节鸟类剥制标本,其操作要求较高,在操作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环节:1剥制(1)剥制时应特别注意的几个部位:如腰背部荐骨至尾骨端、头部、耳孔处、眼眶周围、两翼以及弹孔周围。这些部位皮肤薄、皮肤与肌肉骨骼之间结缔组织多,连接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