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4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12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尖峰岭自然保护区扩大区域植物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尖峰岭自然保护区2002年由省级上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面积由原来的7,762 hm2增加至20,170 hm2。为建立一个比较完善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体系, 海南大学于2003年10月通过路线调查与标准样方相结合的方法对保护区扩大区域展开了植被资源调查工作。本次调查共记录到43种尖峰岭地区新记录种, 其中黄毛马兜铃(Aristolochia fulvicoma)、海南地不容(Stephania hainanensis)、卵叶石笔木(Tutcheria ovalifolia)、蜜茱萸(Melicope patulinervia)和南烛(Lyonia ovalifolia)等5种为海南特有种。在本次调查的9,600 m2天然林标准样方中共记录到高1.5 m以上的立木3,466株398种, 隶属于69科161属。在扩大区域内共有国家级珍稀濒危和保护植物41种, 其中国家I级保护植物4种, 新记录到的尖峰岭地区国家级濒危植物2种, 即毛茶(Antirhea chinensis)和琼棕(Chuniophoenix hainanensis), 并基本确定了这些植物的垂直分布状况。扩大区域热带低地雨林、热带山地雨林、热带山顶矮林3种群落类型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均较高, 且Simpson指数(D)及Shannon-Wiener指数(H')均是热带山地雨林>热带低地雨林>热带山顶矮林; 均匀度则是热带山地雨林>热带山顶矮林>热带低地雨林。表明经过多年封山育林及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 扩大区域内曾经受过强烈干扰的热带低地雨林和山地雨林已经得到了很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02.
海南岛番木瓜和扶桑上粉虱传双生病毒的检测及序列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粉虱传双生病毒(Whitefly-transmitted geminivirus,WTGV)是一类广泛发生在热带、亚热带地区植物上的具有孪生颗粒形态的单链DNA病毒,在分类上属双生病毒科(Geminiviridae)的菜豆金色花叶病毒属(Begomovirus),该属的大多数病毒都由2个组分(DNA-A和DNA-B)组成,为两条闭合环状ssDNA分子,长度相似,每条为2.5-2.8kb,少数病毒为单组分,仅有DNA-A组分[1].我国自1983年报道发现双生病毒以来,在云南、广西、广东和海南等省区的已相继发现多种双生病毒[2~6],表明这类病毒在我国的危害有蔓延和加重的趋势.本文对从海南番木瓜(Carica papaya)和扶桑(Hibiscus rosa-sinensis)上采集到的表现典型双生病毒症状的样品进行了分子检测,并对序列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3.
广东发现濒危鸟类海南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998年 6月 1 7日、1 999年 8月 1 7日、1 999年 8月 2 6日在广东省始兴县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范围内三次获得海南幼鸟各 1只 ;华南濒危动物研究所曾于 1 960年 3月 2 2日在英德县滑水山采获雄成鸟标本 1只。至此 ,广东省内存在濒危鸟类海南得到确切证实。近些年内桂南、粤北是国内仅有海南种群分布的地区  相似文献   
104.
何森  胡金林 《蛛形学报》2000,9(1):14-16
记述采自海南省乐东县尖峰岭国家自然保护区的巨蟹蛛科小遁蛛属1新种,海南小遁蛛Micrommata hainanensis sp.nov.。  相似文献   
105.
海南省潜伏香蕉果实的炭疽菌对特克多的抗药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杨叶  刘秀娟 《菌物系统》2000,19(4):552-559
对来自海南省13个地区的67个Colletotrichum musae(Berk.&Curt.)Arx菌株进行抗药性检测,所测菌株均表现出敏感,即未产生特克多抗药性。室内采用高浓度特克多和90-95%致死剂量紫外光进行抗性诱导,获得的抗性菌株均能在1000μg/ml。特克多的PDA培养基上生长,但EC50值相差很大,最高达130μg/ml,而最低为0.87μg/ml。抗性菌株对多菌灵和甲基托布津均  相似文献   
106.
基于RS与GIS的海南西部土地沙化/土地退化动态趋势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发展为研究沙化/土地退化动态趋势变化提供了有效手段,以1987年和1998年的TM遥感资料为信息源,综合GIS参与监督分类及目视读的方法,以GIS为工具提取土地沙化/土地退化动态信息。结果表明海南省西部研究区土地沙化面积在减少,严重沙化区已基本得到整治,但由于对部分地区生态环境的保护不力,使得这些地区继续沙化同;同时,该研究区土地 化区明显的向着逆转的方向发展,但季雨林面积  相似文献   
107.
对我国特产濒危物种海南坡鹿的兴衰和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保护野生动物应注意的问题。文中列举了调查研究中获得的宝贵数据,对物种保护及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8.
奠基者效应对海南坡鹿迁地保护种群遗传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迁地保护中,奠基者效应通常会导致新建种群与源种群的遗传分化,并使新建种群的遗传多样性低于源种群。海南坡鹿(Cervuseldi hainanus)是世界濒危种,野生种群仅分布在中国海南岛。由于栖息地破坏和过度狩猎,至20世纪70年代,这个物种仅剩26只,已经濒临绝灭,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自1976年开始对海南坡鹿实施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该种群的数量从最初的26只增加到1600多只。本文采用10个微卫星位点对一个源种群(大田种群)和5个迁地种群(邦溪、甘什岭、枫木、金牛岭、文昌种群)的遗传多样性进行检测,结果发现6个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均较低(He≈0·3);5个迁地种群分别有1、3或5个单态位点,大田种群无单态位点;邦溪种群与大田种群遗传分化显著,而甘什岭种群与大田种群的遗传分化不显著。结果表明,奠基者效应导致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水平较低,并且对于不同迁地种群,影响也不相同。造成这些差异的因素有建群者数量、引种方式和建群种群的结构。该研究为今后在海南岛建立新的海南坡鹿迁地种群提供建议和参考,同时也为其他濒危物种的迁地保护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09.
四种昼行性动物取食和贮藏红松种子的行为比较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于2005年10月1~7日,采用全时焦点观察法研究了黑龙江凉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林班原始红松林内松鼠(Sciurus vulgaris)、星鸦(Nucifraga caryocatactes)、花鼠(Eutamias sibiricus)和普通(Sitta europaea)4种昼行性动物取食和贮藏红松种子的行为。结果表明①4种动物的取食和贮藏过程包括找寻、松塔的处理与种子剥食、松塔和种子的搬运、确定贮藏点、掩藏和警戒等6个环节,但它们在6个环节所耗费的时间均存在较大差异;②4种动物的种子消耗量亦存在较大差异(χ2=144.67,df=3,P<0.05),松鼠、星鸦、花鼠和普通每次平均取食红松种子的数量分别为40.0粒、20.9粒、16.7粒和1.3粒。松鼠与星鸦能够在地面和树冠层取食或收获红松松塔及种子,而花鼠与普通则主要在地面取食;③4种动物贮藏种子的能力亦有较大差异(χ2=68.76,df=3,P<0.05Kruskal-Wallis),松鼠、星鸦和普通主要分散贮藏红松种子,松鼠和星鸦的贮藏量最多,而花鼠很少分散贮藏种子,但能将许多红松种子集中贮藏在少数的贮藏点;④取食松籽的种间竞争强烈,在红松林的垂直高度上,松鼠和星鸦具有高度重叠的取食生态位,花鼠和普通因为种群数量大,对地面种子库的消耗量较大。分析结果显示,松鼠与星鸦是红松种子扩散的传播者,普通是种子消耗者兼传播者,而花鼠则近乎是完全的捕食者。  相似文献   
110.
海南脆蛇蜥(Dopasia hainanensis Yang, 1983)为杨戎生根据1号来自海南吊罗山的标本命名,其形态和分子系统发育关系少有人研究。2018年至2019年间,作者获赠2号来自海南脆蛇蜥模式产地的标本和1号来自脆蛇蜥(D. harti)模式产地的组织样。经过形态特征比较和线粒体Cyt b基因序列分析,发现两地样本Cytb基因序列的遗传距离很近(仅有4.96%),且形态差异不明显,难以找到典型鉴别特征。本文研究成果支持海南脆蛇蜥和台湾脆蛇蜥(Ophisaurus formosensis)为脆蛇蜥的同物异名,同时认为越南的“海南脆蛇蜥”可能为一未描述的新种或新亚种。鉴于脆蛇蜥种下遗传差异较大,其种下关系亟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