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2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21.
提高有机催化脂肪酶活性和稳定性的途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非水酶学的发展,脂肪酶在有机催化反应中得到广泛应用,探寻提高有机催化脂肪酶的催化活性和操作稳定性的途径也随之成为研究热点.综述了近年来这一研究方向的成果及最新进展,着重阐述表面活性剂包衣、固定化以及二者结合的手段对脂肪酶在有机介质中的催化活性及操作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2.
为明确不同类型杀虫剂对菜心生长的安全性和种子丸粒化包衣后对十字花科蔬菜的田间保苗效果,本研究测试了噻虫嗪、杀虫环、氯虫苯甲酰胺对菜心生长的安全性和对黄曲条跳甲的室内毒力,评价了不同剂量噻虫嗪丸粒化包衣处理后对菜心的田间保苗效果。结果表明,氯虫苯甲酰胺对菜心生长最安全,噻虫嗪次之,杀虫环最不安全;噻虫嗪的保苗效果和对跳甲防效最佳,杀虫环次之,氯虫苯甲酰胺基本无效。噻虫嗪有效含量在10 g/kg、30 g/kg、60 g/kg的3个丸粒化包衣处理中,60 g/kg种包衣处理严重影响菜心出苗(出苗率仅为78%),30 g/kg种包衣处理保苗效果最佳(为80.8%)。可知,噻虫嗪对菜心生长较安全、保苗效果较好,30 g/kg种的噻虫嗪丸粒化包衣处理可有效保护菜心幼苗免受黄曲条跳甲的为害。  相似文献   
23.
三相流化床中固定化米根霉萃取发酵生产L-乳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TRPO/磺化煤油为萃取剂,在2L三相流床反应器中进行了固定化米根霉原位萃取和异位萃取发酵生产L-乳酸的实验,结果表明,发酵液中的pH值能被控制在3.5左右.产酸速率高达每小时.每1L固定化颗粒产生11gL-乳酸。提出了一个数学模型用以描述萃取发酵中L-乳酸的积累及在各相的分配情况。模型计算曲线与实验值符合良好。  相似文献   
24.
目的制备保加利亚乳杆菌NQ2508双层微胶囊,并考察其包埋产率和耐胃酸能力。方法以保加利亚乳杆菌NQ2508改性淀粉微胶囊为研究对象,以聚丙烯酸树脂为包衣材料,采用流化床底喷工艺制备微胶囊,通过正交试验考察进风温度、雾化压力、进风风量、包衣增重4个因素对微胶囊化的影响。结果最佳工艺条件为进风温度50℃、雾化压力2.0bar、进风风量35m3/h、包衣增重30%,在该工艺条件下制得的微胶囊包埋产率为50.2%,微胶囊经人工胃酸处理后活菌存活率为39.2%。结论工艺优化后制得保加利亚乳杆菌NQ2508双层微胶囊的包埋产率和耐酸能力均较高。  相似文献   
25.
目的提高双歧杆菌NQ1501对环境的耐受性。方法采用流化床底喷工艺,以蔗糖、麦芽糊精、海藻糖和改性淀粉为内层壁材,聚丙烯酸树脂为外层壁材制备双歧杆菌NQ1501微胶囊,并对制得微囊进行评价。结果制得4种双歧杆菌NQ1501微胶囊均具有较好的耐酸和肠溶能力,25℃贮存6个月后对照菌粉存活率为4.8%,采用4种不同内壁材的微胶囊存活率分别为蔗糖28.6%,麦芽糊精45.7%,海藻糖38.9%,改性淀粉55.2%。结论采用该制备工艺制得双歧杆菌NQ1501微胶囊具备较好的耐酸性、肠溶性和常温保存稳定性。  相似文献   
26.
利用固定化米根霉在三相流化床中发酵生成L-乳酸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聚氨酯泡沫吸附固定米根霉菌丝,在三相流化床中对葡萄糖、木糖以及木糖渣的纤维素酶解液等不同碳源进行L-乳酸发酵研究,并对游离菌丝和固定化菌丝发酵L-乳酸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聚氨酯泡沫是米根霉的良好载体,具有经济、高效等特点。实验条件下,不同碳源的乳酸转化率分别为:葡萄糖,82.5%;木糖,53.8%;木糖渣酶水解液,71.9%。三相流化床中固定化米根霉产酸速率(对葡萄糖)为19.1g.h^-1.  相似文献   
27.
开发了一种包衣微丸型碱性蛋白酶的制备工艺,结果表明:30 L发酵中罐发酵50 h比酶活可达4.26×104 U/mL,发酵液经絮凝处理、板框压滤、膜浓缩后可制成酶活达300 000 U/mL的酶浓缩液.经流化后制得含酶颗粒,再包裹薄层后,得包衣微丸型碱性蛋白酶.对制备的包衣微丸型碱性蛋白酶的稳定性、去污效果等指标进行了评估.制备的包衣微丸型碱性蛋白酶产品在严苛条件下的稳定性与国外产品( Savinase 8.0T、PuraFast 2000HS)相当,产品暴露在37℃、75%湿度下8周后仍可保持74%的酶活力,产品的去污效果优于国外产品.制备的包衣微丸型碱性蛋白酶颗粒大小均匀,流动性和分散性好,对外界高温、高湿等不良环境具有很强的抵抗能力,适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28.
采用响应面结合主成分分析方法优化黄瓜种子GA_3包衣浓度和贮藏时间的组合.采用响应面试验设计的二因素14个组合对黄瓜种子GA_3浓度和贮藏时间进行处理,然后进行发芽试验.对得到的苗高、叶绿素含量和根系活力指数进行主成分分析,对得到的主成分向量进行响应面分析,找到了提高黄瓜幼苗苗高、叶绿素含量和根系活力的最佳处理组合.  相似文献   
29.
通过探索固定化细菌Ralstonia metallidurans CH34在三相流化反应器中降解苯酚的反应条件,对固定化细胞处理工业废水进行模拟研究,以期提高R.metallidurans CH34降解苯酚的能力和效率。结果表明,固定化R.metallidurans CH34在三相流化反应器中明显提高了降解苯酚的能力,耐抗金属性也有较大的提高,而且能够在模拟工业废水中批次培养3-4次,其降酚能力退化并不明显。这为R.metallidurans CH34实际应用提供了可靠的基础。  相似文献   
30.
包衣、埋藏的栓皮栎和枹栎种子在鼠类捕食下的存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鼠类对壳斗科植物种子的捕食作用十分强烈,从而影响此类植物的更新.栓皮栎和枹栎是中国西南地区常绿阔叶林主要树种,不仅有重要的经济价值,而且还可用于植树造林.对栓皮栎和枹栎种子分别进行包衣地表、无包衣地表、包衣埋藏和无包衣埋藏等4种处理,并跟踪各种处理种子被鼠类捕食的情况.结果表明:各处理之间种子的中位存留时间显著不同,包衣埋藏后的种子存留时间显著长于未包衣且放置于地表的种子,埋藏显著地降低了鼠类对这2种种子的捕食;埋藏及包衣处理能够很好地保护栓皮栎和枹栎种子免于鼠类的捕食,有利于种子存留并萌发建成幼苗.该方法可用于人工播种造林以提高造林成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