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41.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 TKI)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线药物,但在治疗过程中难以避免耐药性的产生.目前已知的获得性耐药机制主要包括EGFR T790M突变、HER2基因扩增、MET基因扩增、转分化等,并尚有15%~20%的患者的耐药机制不明.本研究发展了一种基于液体活检与高通量测序方式解析肺癌患者靶向药物耐药机制的方法.我们通过液体活检的方式取得了接受EGFR TKI治疗肺腺癌患者治疗前及EGFR TKI耐药后的胸腔积液样本,在对其中的肿瘤细胞进行富集后,通过基因组及转录组的高通量测序并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解析耐药前、耐药后基因组变异以及基因表达的差异,进而探究该患者的靶向药物耐药机制,为制订新的治疗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2.
免疫组织化学反应后出现真假非特异性显色原因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免疫组织化学显色后有关非特异性显色的界定问题 ,我们认为可从两个方面来进行。一是真性非特异性染色 ,可 ,由多种原因所致 ,如抗体的共同决定簇和静电相吸所造成的显色 ;有内源性活性酶所造成的染色 ,有不限定的抗体所造成的染色等等。二是假性非特异性染色 ,可由同源抗原的扩散引起 ,这类染色往往与所检测的抗原相一致 ,主次难分 ,最容易被误判为非特异性染色 ;另一种是较大的组织固定不及时 ,导致组织的自溶 ,相关的抗原也随之扩散 ,结果与前种基本相同。免疫组织化学反应后对于结果的判断和评估 ,在目前来说 ,没有一定的标准 ,只能靠经…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P^21waf1和CyclinE在肺鳞癌组织中表达,方法:应用细胞周期调控因子P^21waf1、CyclinE单克隆抗体,对54例肺鳞状细胞的纤支镜活检标本和10例正常肺组织进行免疫组化染色研究。结果:在肺鳞癌组织中P^21waf1呈低水平表达,其阳性表达率(11/54)仅为20.4%,在肺鳞癌组织中CyclinE阳性表达率(17/54)为31.5%,低分化及有淋巴结转移的病例,其CyclinE表达量明显高于高中分化及无淋巴结转移的病例。结论:P^21waf1在肺鳞癌组织中呈低表达,CyclinE表达可以作为判断肺鳞癌恶性程度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44.
自动活检枪经皮肺穿刺检查周围型肺肿块的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自动活检枪经皮肺穿刺对周围型肺肿块的临床诊断价值及安全性.方法:CT检查明确为周围型肺肿块196例患者,在CT导向下,用自动活检枪经皮肺穿刺活检.结果:动活检枪经皮肺穿刺活检明确诊断周围型肺肿块187例,包括恶性肿瘤164例、结核7例和炎性假瘤14例,确诊率为95.4%,咯血及痰中带血发生率为5.6%,气胸发生率仅为15.8%.结论:经皮肺穿刺活检枪技术检查周围型肺部肿块安全、可靠、准确.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骨髓活检组织行EBV encoded RNA(EBER)原位杂交检测的影响因素,优化检测条件以期提高骨髓活检组织中EB 病毒的检出率。方法收集35 例EB 病毒相关疾病的骨髓活检标本,通过对比实验,比较不同脱钙方法、不同蛋白酶K 消化条件、不同抗体孵育温度下的骨髓活检组织行EBER 原位杂交检测的切片质量、脱片率及染色质量情况。结果脱钙以运用改良EDTA 脱钙液脱钙20~24h 后流水冲洗30min^1h 最佳;蛋白酶K 消化时间为9min 的组织切片脱片率低,杂交效果最好,阳性细胞着色深,定位准确;在37℃条件下进行抗体孵育杂交染色质量为佳。结论选取合适的脱钙方式,延长蛋白酶K 消化时间,选择最佳抗体孵育温度,可降低脱片率,显著提高骨髓活检组织行EBER 原位杂交检测的染色质量,为EBV 相关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对机化性肺炎患者的诊断价值,并总结机化性肺炎的临床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2017年9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第二人民医院住院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取得肺部病灶组织确诊为机化性肺炎的14例患者,所有患者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总结机化性肺炎患者的临床诊治经验。结果:14例机化性肺炎患者平均年龄为59岁,平均起病时间为21天。主要临床症状以发热、咳嗽、咳痰为主。6例肺部听诊可闻及湿啰音。影像学检查主要表现为肺部斑片状不均匀密度增高影。所有患者初次就诊时均未首先诊断考虑机化性肺炎。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术后病理均确诊为机化性肺炎,术中3例出现少量气胸,4例出现少量出血,予吸氧止血等对症处理后好转。14例患者予糖皮质激素治疗后,主要临床症状改善,影像学检查均较前吸收好转。结论:对于持续性干咳、呼吸困难、发热病人,抗生素疗效差,影像学显示片状或块状影病灶,特别是游走性斑片阴影,需要高度警惕机化性肺炎。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可作为明确机化性肺炎诊断的首选方法。机化性肺炎对糖皮质激素治疗敏感,可出现可逆性的好转,一旦确诊,建议及早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  相似文献   
47.
目的:虽然前列腺穿刺活检术前预防及术后治疗都有了很大的创新,但术后的并发症仍可能发生,本文通过对前列腺穿刺术后感染性并发症的前瞻性检测,对其致病菌进行描述,探讨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术后败血症的发生率、致病菌、发病相关因素,为临床上败血症的治疗和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2008年1月-2012年11月在兰州军区总医院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术后238例患者中6例尿路败血症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及术后随访。结果: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术后并发败血症占2.52%(6/238),8例败血症患者中感染性休克患者3例。血培养阳性6例,5例为大肠埃希菌,1例为耐甲氧西林金葡菌。结论: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是简单有效的活检方式,但仍有发生败血症的可能,致病菌多为大肠埃希菌。术前适当准备及术后合理预防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如患者前列腺穿刺活检术后48 h内出现败血症的症状,则应立即入院给予碳青霉烯类治疗。多重耐药大肠埃希菌感染要引起足够重视,早期的直肠及尿液耐药大肠埃希菌检查可有助于败血症的早期预防。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讨吲哚菁绿(indocyanine green,ICG)联合亚甲蓝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SLNB)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共入组39例乳腺癌患者,在光学分子影像手术导航系统(surgical navigation system,SNS)的引导下,使用ICG联合亚甲蓝实施SLNB。快速冰冻病理证实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转移者,即刻行腋窝淋巴结清扫(axillary lymph node dissection,ALND);SLN阴性者免于ALND。结果:联合法实施SLNB检出率95%,成功检出SLN125个,平均检出3.2个SLN,准确率95.0%,灵敏度100%,假阴性率0%;蓝染法检出率87.2%,成功检出SLN71个,平均检出1.8个SLN,准确率89.7%,灵敏度93.7%,假阴性率为6.3%;统计结果采用x2检验,检验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ICG联合亚甲蓝实施乳腺癌SLNB成功率高,假阴性率低,临床效果不亚于亚甲蓝,是实施SLNB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49.
2007年1月8日在福建省科技厅主持下,在福州对谢树森教授主持的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002F008)“激光成像式活检定位肿瘤的原理与技术研究”进行了评审,一致认为:1.该项目在理论研究方面取得了如下具有创新性的成果(1)首次利用三维荧光光谱比较研究了二磺基二邻苯二甲酰亚胺甲基酞菁锌、癌光啉和血啉甲醚等3种国内第二代新型光敏剂,以及第一代光敏剂血卟啉衍生物的光谱特性,得到了在不同激发波长下的发射波长强度分布曲线,以及最佳的激发和发射波长;(2)研究了用于鼻咽癌光活检的光敏剂血啉甲醚的超快时间分辨光谱特性,得到了其荧光寿…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讨前哨淋巴结活检术联合保乳治疗对早期乳腺癌患者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及肩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7年2月就诊于我院的乳腺癌患者,按照患者手术方式分为联合组与对照组,其中联合组行前哨淋巴结活检手术联合保乳治疗,对照组行传统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治疗,每组各选取50例,随访时间为6个月。比较两组手术情况、并发症、乳腺美容效果及肩关节功能情况。结果:联合组手术时间、总出血量、引流管拔除时间、总引流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手术治疗后,联合组并发症比例为6%,明显低于对照组38%。术后,两组患者随访6个月,联合组乳腺美容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肩关节功能各指标水平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术后,两组肩关节屈曲活动度、外旋活动度、后伸活动度、外展活动度相较于术前均明显降低(P0.05),联合组内旋活动度相较于术前降低不显著(P0.05),而对照组内旋活动度相较于术前降低显著(P0.05)。术后,联合组肩关节屈曲活动度、外旋活动度、内旋活动度、后伸活动度、外展活动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前哨淋巴结活检术联合保乳治疗早期乳腺癌创伤小,美容效果明显,可显著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并减轻对患者肩关节功能的损害,远期疗效仍有待于进一步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