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6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71.
环状RNA(circular RNA, circRNA)是存在于真核细胞中的一种非线性RNA,具有稳定性、特异性以及进化保守性等特征,通过发挥microRNA的海绵作用,对其靶基因进行调控。与线性RNA相比,环状RNA自身的闭合环状结构使其更具优越性。小脑变性相关蛋白1反义转录物 (cerebellar degeneration-related protein 1 antisense,CDR1as)作为一种竞争性内源RNA(competing endogenous RNA,ceRNA)间接调控miR-7靶标,通过多种途径影响多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本文就CDR1as的发现、来源及特征、功能以及与不同疾病的相关性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72.
海洋共附生微生物天然产物生物合成基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静  徐俊 《微生物学报》2008,48(7):975-979
对海洋无脊椎动物天然产物的研究表明,很多种活性物质的真正生产者是与其共生或附生的未培养微生物.克隆这些未培养微生物中特定活性物质的生物合成基因,不仅为活性物质的来源提供遗传学证据,也使通过异源表达相关生物合成基因来大量获取目标化合物成为可能.本文综述了来源于海绵、海鞘、苔藓虫、深海管状蠕虫和深海沉积物中共附生微生物天然产物生物合成基因簇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3.
海绵中可培养与原位微生物组成的DGGE指纹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不依赖于分离培养的PCR-DGGE基因指纹技术对我国南海4种海绵体内的原位微生物种群组成以及混合培养的海绵微生物组成进行分析,通过比较不同指纹图间的差异与相似性,揭示可培养微生物与海绵原位存在的微生物的关系。由实验可以看出,来自同一海域的不同海绵体内的微生物存在宿主特异性,不同的培养条件是影响微生物可培养的重要因素,目前所能培养的海绵微生物还仅占自然环境下海绵微生物总量的很少一部分。  相似文献   
74.
海绵共生微生物与海绵活性物质有紧密的关系,由于其大多不可培养,分子生物学技术成为海绵微生物研究的有效方法。本文重点介绍了海绵共生微生物研究中经常应用到的FISH、PCR、16S rRNA克隆测序、DGGE、RFLP等各种分子技术,对它们的特点及缺陷进行了分析与小结,希望有助于海绵共生微生物分子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75.
繁茂膜海绵原细胞富集细胞团培养过程中的细胞迁移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旭鹏  张卫 《生物工程学报》2008,24(12):2133-2134
海绵是重要的生物活性物质来源, 近10年来, 从海绵中发现的具有生物活性的新化合物占海洋生物来源的30%以上, 并且大多具有显著的抗肿瘤, 抗艾滋病病毒的活性。但是, 由于海绵生物量不能满足这些活性物质进一步研究和商业化的需求, 目前仅有一种活性物质被成功的商业化, 这不仅是商业开发的损失, 也是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活动的一种损失。为了解决海绵供给不足的问题, 人们进行了包括化学合成、海绵养殖以及海绵细胞培养在内的多种尝试,目前的研究结果表明, 海绵细胞离体培养技术是最有可能彻底解决海绵供给不足的途径之一。但是由于海绵自身的特殊性, 还没有人成功的建立起海绵细胞系以满足生产需要。人们发现, 海绵细胞的相互接触对于离体海绵细胞长期培养至关重要。经过多年的探索, 大连化物所海洋生物产品工程组建立了开发出了海绵原细胞富集细胞团培养技术, 通过对海绵组织内的原细胞进行富集来获得可长期培养的海绵细胞。海绵原细胞是海绵组织内的“干细胞”, 具有很强的分化、增殖潜力, 同时也是海绵组织内负责消化的主要细胞类型。为了探索海绵原细胞的增殖、分化规律, 本研究基于海绵原细胞富集细胞团培养体系, 构建了海绵细胞培养实时观测平台, 对繁茂膜海绵原细胞、领细胞、上皮细胞3类主要海绵细胞类型在海绵细胞团形成及生长的全过程进行观察, 了解不同类型细胞迁移规律的变化。通过对视频记录进行分析,发现离散的海绵细胞与细胞团内的海绵细胞具有截然相反的运动规律, 海绵细胞的运动具有很强的协同性。伴随原细胞在细胞团内不停息的迁移, 还观察到海绵细胞团内新生骨针的迁移以及细胞间进行颗粒物质的传递。这些信息的获得, 将有助于进一步了解不同细胞的功能与作用, 也有助于在此基础上探索海绵细胞的增殖、分化控制规律。  相似文献   
76.
贵州剑河八郎"清虚洞组"为深水陆棚过渡相沉积,在其上部的剑河生物群中发现海绵动物化石,共6属6种,包括次圆柱形细丝海绵Leptomitus teretiusculus Chen,Hou and Lu,1989,小细丝海绵未定种Leptomitella sp.,密集鬃毛状海绵Saetaspongia densa Mehl and Reitner in Steiner et al.,1993,小斗篷海绵未定种Choiaella sp.,斗篷海绵未定种Choiasp.以及疑问原始海绵?Protospongiasp.,占整个生物群组成的6.98%,多为寒武纪第二世常见属种。本文主要描述前4属4种海绵动物。根据目前所采集到的海绵动物高度来看,多处于0—15cm范围内,其中0—5cm的海绵较多,5—15cm的海绵主要为Choiaellasp.。与皖南寒武系荷塘组和澄江生物群的海绵化石相比,"清虚洞组"的海绵动物总体个体较小,这种分层性可能与它们所处的环境背景和生态复杂性有关。  相似文献   
77.
随着我国城市面积不断扩张,我国许多城市面临着水资源短缺、地下水储量不足、水质污染和内涝的问题.针对这些城市水环境问题,我国2015年提出“海绵城市”建设.本文以辽宁省盘锦市辽东湾新区为例,依据《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通过对典型区进行下垫面及各地块用地类型分析,结合研究区地形、水文、降雨强度等因素,选取低影响开发(LID)措施对研究区海绵城市规划进行设计.结果表明: 研究区达到整体目标控制率(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大于75%)时,下沉式绿地率为1%~31%,下沉式绿地总面积达13.73 km2;透水铺装率为1%~13%,透水铺装总面积达2.29 km2.本研究能够为海绵城市规划设计提供案例,对景观格局与过程研究也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78.
环状RNA(circular RNAs, circRNAs)是一类广泛存在于各种生物细胞中具有调控基因表达功能的非编码RNA,具有结构稳定和组织特异性表达等特征. 有些circRNA分子富含微小RNA结合位点,可通过充当竞争性内源RNA的角色来发挥作用,如CDR1as对miR-7的海绵作用与肺癌、乳腺癌、胶质瘤及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等疾病发生相关. cANRIL可通过影响多梳家族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大量circRNA的发现及其结构和功能的阐明不仅可以使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疾病的发生机制,而且为相关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79.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角膜表面处理方式在全飞秒SMILE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0月至2022年9月来我院择期行全飞秒SMILE手术的患者50例,根据先右后左手术原则,观察眼与对照眼没有固定左右眼,观察眼25例选择右眼,25例选择左眼,对照眼反之选择另一眼,观察眼使用开睑器开睑后用三角海绵擦拭清洁角膜表。对照眼眼自净(眨眼)后使用开睑器开眼睑。对比观察眼与对照眼的角膜光密度、角膜表面颗粒物质计数、角膜表面湿度、术中负压吸引完成时间、失吸比例、OBL发生率,分析50例患者的舒适度。结果:观察眼的角膜光密度为16.33±2.12,对照组为16.85±2.58,组间对比无统计学意义(t=-1.101,P=0.274)。对照眼的表面颗粒物质计数明显较观察眼低,角膜表面湿度明显较观察眼高(P<0.05)。对照眼与观察组术中负压吸引完成时间、失吸比例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眼中OBL发生率为6.00 %,对照眼中OBL发生率为2.00 %,组间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617>0.05)。50例患者中对三角海绵擦拭角膜感觉恐惧者占比32.00%(16/50),三角海绵擦拭角膜后对注视绿点存在影响者占比20.00 %(10/50),手术中选择三角海绵擦拭角膜者20例,占比40.00 %(20/50),选择眼自净(眨眼)者30例,占比60.00 %(30/50)。结论:眼自净(眨眼)可以代替三角海绵擦拭角膜,用于全飞秒SMILE手术,提高患者舒适度。  相似文献   
80.
海绵的分类、演化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张维 《古生物学报》1991,30(6):772-785
本文简述了海绵动物的基本特征,比较了硅质海绵与钙质海绵在骨针及骨骼结构上的不同,认为骨针性质与硬体骨骼结构是海绵分类的主要依据。据此把海绵动物划分为普通海绵纲(Class Demospongea)、六射海绵纲(Class Hexactinellida)、钙质海绵纲(Class Calcispongiae)、异射海绵纲(Class Heteractinida)和硬骨海绵纲(Class Sclerospongiae),并进一步讨论了不同类别海绵在地史时期的分布及演化。提出海绵除可作为判别环境的标志外,还是重要的造礁生物。地史时期由海绵形成的成礁期有3次,它们与不同类型碳酸盐岩隆的生成及油气的聚集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