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83篇
  免费   56篇
  国内免费   120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50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72篇
  2018年   52篇
  2017年   52篇
  2016年   55篇
  2015年   71篇
  2014年   121篇
  2013年   83篇
  2012年   105篇
  2011年   160篇
  2010年   133篇
  2009年   163篇
  2008年   180篇
  2007年   133篇
  2006年   142篇
  2005年   167篇
  2004年   150篇
  2003年   130篇
  2002年   107篇
  2001年   125篇
  2000年   106篇
  1999年   83篇
  1998年   71篇
  1997年   54篇
  1996年   65篇
  1995年   62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47篇
  1992年   50篇
  1991年   43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47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22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 测定并分析30株临床分离红酵母的体外药敏结果,另外回顾分析249株文献报道红酵母的药敏资料.方法 从临床菌种保藏库纯化鉴定红酵母,使用ATB fungus3方法测定红酵母药敏数据,并检索MEDLINE 20年来红酵母药敏相关文献.结果 体外药敏实验,几乎全部的红酵母菌株对伊曲康唑、氟康唑、伏立康唑均耐药,5-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对红酵母敏感性较好.与文献回顾结果一致.结论 常用唑类抗真菌药对红酵母敏感性差,两性霉素B、5氟胞嘧啶对红酵母具有良好的抑菌活性,可供临床经验用药.  相似文献   
992.
糖的过量摄入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了风险.甜味剂的发现和合理使用有助于减少食品中糖的添加.作为天然甜味剂的赤藓糖醇,因其具有独特的理化性质如热值低、基本不被人体代谢、稳定性高和食用不会引起肠道不适等而受到广泛关注.目前,赤藓糖醇已被广泛用于食品、医药和化工产品中,其国内外市场需求量正逐年提升,这对赤藓糖醇的工业化生产提出...  相似文献   
993.
为提高红酵母生物合成β-胡萝卜素的产量,分别研究了几种添加物对发酵过程的促进效应。试验结果表明:分别添加硫胺素、核黄素、大豆油和番茄汁可以显著促进红酵母合成β-胡萝卜素。当按单因素试验确定的最优添加量联合添加硫胺素1.5mg/L、核黄素3mg/L、大豆油5mg/L、番茄汁6mg/L时,试验证实β-胡萝卜素发酵产率可比对照提高80%以上,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94.
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研究, 是揭示生物体正常生长发育及其应对各种生物或(和)非生物胁迫的分子机制及其调控网络的重要途径。文章综述了近年来发展起来的研究蛋白质相互作用的常用实验性方法, 如酵母双杂交系统、串联亲和纯化、免疫共沉淀、GST Pull-down、双分子荧光互补、荧光共振能量转移、表面等离子共振分析, 介绍了其原理、发展进程, 并分析了其优缺点。  相似文献   
995.
996.
本研究采用酵母双杂交系统探寻与神经病靶标酯酶(NTE)调控结构域相互作用的蛋白因子,揭示与NTE信号转导相关的可能机制。通过构建含有NTE调控结构域的诱饵蛋白载体筛选胎脑文库,并将筛选得到的阳性克隆在酵母中进行了验证,随后在哺乳动物细胞中表达了该蛋白。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该阳性克隆为前列腺素受体结合蛋白54(ARA54),具有泛素连接酶活性,提示细胞可能存在依赖于细胞周期的NTE活性调节机制,为阐明NTE生理功能创造了条件[动物学报51(5):840—844,2005]。  相似文献   
997.
在饲料中添加0.4%活酵母衍生物(LYCD)喂养丁(Tincatinca),对该鱼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氧化代谢产物丙二醛(MDA)以及溶菌酶(LYZ)等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LYCD可显著提高机体的抗氧化能力;促进鱼体SOD酶的产生,试验与对照组鱼鳃SOD酶活性表现出极显著差异,肝胰脏和脾脏SOD酶的含量显著提高;试验组肝胰脏CAT酶活性极显著升高而氧化代谢产物MDA则极显著下降,脾脏也有显著差异;试验组鱼鳃和肝胰脏组织LYZ活性极显著高于对照组,脾脏LYZ活性也显著提高,而肾脏没有明显变化;同时LYCD还能增加白细胞的吞噬能力,白细胞吞噬指数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998.
蜂毒素分子的改造及其基因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获得保留有抗菌活性而降低溶血作用的蜂毒素,对蜂毒素的分子结构进行了改造.将第5位的Val变为Arg,第15位Ala变为Arg,删除了第16位的Leu.用PCR技术获得了改造后的蜂毒素基因,将其克隆入酵母表达载体pPICZa-A,获得重组表达质粒pPICZa-A-MEA.该质粒转化毕赤酵母菌GS115,甲醇诱导下表达,发酵上清液经抑菌活性、溶血活性测定及亲和层析纯化,结果表明,蜂毒素基因成功地在毕赤酵母中表达,经改造后表达的蜂毒素保留了抗菌活性且溶血活性显著降低,经纯化后用Bradford法测定表达蜂毒素的含量约为0.29mg/ml.  相似文献   
999.
重组巴斯德毕赤酵母高密度发酵表达植酸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巴斯德毕赤酵母的高密度发酵条件进行了试验,并根据摇瓶发酵的优化结果进行了补料方式的研究。在摇瓶发酵时,最佳种龄为16h,接种量为3%,甲醇的诱导浓度为15g/L,生长阶段最适pH为5.0,诱导阶段最适pH为5.5。在间歇补料、恒速补料、变速补料三种补料方式中以变速流加最优。  相似文献   
1000.
CO2气载乙醇固态发酵分离耦合过程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固态乙醇发酵中高浓度产物乙醇和发酵温度升高对酵母的抑制作用严重地制约了发酵的性能。本研究以固态基质材料发酵乙醇,利用发酵过程中由酵母产生的CO2作为循环载气,将载气在冷凝器中冷却分离乙醇与气体,降温后的CO2重新加压返回固态基质反应器中,及时有效的除去产物乙醇,并能使固态基质反应器的温度有一定程度的降低,解除了两者的抑制,提高了发酵效率,从而为解决大规模固体厌氧发酵温度的控制问题提供了工艺路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