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6篇
  免费   67篇
  国内免费   7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胞间连丝作为一种细胞质结构将相邻的细胞连系起来而形成植物的共质体。胞间连丝通过调控许多离子和分子的共质体运输而广泛地参与植物的生命活动。胞间连丝的主要构成部分是细胞质膜、连丝小管、以及位于二之间的环层细胞质。这三都很容易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细胞骨架的成分(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起到稳定胞间连丝的作用。同时,钙结合蛋白可能具有调节间连丝功能的作用。在胞间连丝里,环层细胞质为大多数溶质提供共质体运输的通道,而有些 共质体运输则可能是通过连丝小管的内腔、连丝小管的壳层、甚或是细胞质膜来实现的。共质体可以细分为数个区块,它们各自允许不同大小的分子(从低于1000到高于10000道尔顿)通过。从发生上看,胞间连丝可以是初生的,也可以是次生的。前是伴随着新细胞壁的形成则产生的,而后则是在已有的细胞壁上产生的。胞间连丝的动态性质还表现在它们的频率是处于变化之中,这是由于组织或植物整体的发育和生理状态决定的。虽然共质体运输的基本形式是扩散,但胞间连丝对于某些离子和分子却是选择性的。在病毒感染细胞时,病毒的移动蛋白作用于胞间连丝的受体蛋白,结果,胞间连丝被显地扩张(其机理尚不清楚)。于是,病毒的移动蛋白连同与之结合在一起的病毒基因组进入毗邻的健康细胞。一些植物源性的蛋白质也能够通过胞间连丝来运输;推测其方式类似于病毒的移动蛋白。有些植物蛋白质本身就是信号分子,它们调节分化和其他活动。与此相反,还有一些植物蛋白质的共质体运输并不是通过特异的方式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72.
<正>PikoReal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系统硬件组合优越,光路设计稳定,反应速度超快,节省试剂和能源,是集高性能和低消耗于一身的新一代荧光定量PCR系统。从常规的病原体诊断到博大精深的基因组学研究,在呈现给您精确数据的同时,PikoReal让您的实验快速,省钱,安静无声。  相似文献   
73.
74.
目的 在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建立医疗服务质量关键指标,对医疗服务质量评价方法进行创新。方法 将患者就医过程中的每一项服务进行量化,建立SERVQUAL服务质量评价体系。结果 借助移动互联网智能终端,构建医疗服务质量指标体系包括有形性、可靠性、响应性、保证性、关怀性、经济性和有效性等7个一级指标,25个二级指标。结论 在移动互联网的环境下,为医患沟通搭建平台,及时进行医患互动,对医院的医疗服务质量进行客观评价。  相似文献   
75.
该研究根据川西獐牙菜转录组信息获得7-脱氧马钱子酸羟化酶(SmDL7H)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对该基因进行同源克隆、生物信息学分析,并构建原核表达载体、转化大肠杆菌、进行原核表达和组织特异性表达分析,以探讨川西獐牙菜裂环烯醚萜合成途径中关键酶7-脱氧马钱子酸羟化酶(SmDL7H)基因的功能,为研究裂环烯醚萜类化合物合成途径奠定基础。结果表明:(1)成功克隆了川西獐牙菜SmDL7 H基因(GenBank登录号为MH243070);SmDL7 H基因开放阅读框为1 554bp,编码517个氨基酸,相对分子质量为59.5kD,等电点9.02;生物信息学预测SmDL7 H基因编码蛋白无信号肽。(2)多序列比对及进化树分析显示,SmDL7 H编码的蛋白与滇龙胆、长春花、金银花等植物的DL7 H基因编码的蛋白具有较高相似性。(3)将SmDL7 H基因连接到pET-28a原核表达载体,转化大肠杆菌Rosetta(DE3),用0.1mol/L IPTG于25℃诱导12h,原核表达分析发现在59.5kD处有目的蛋白出现,表明与之前预测的蛋白大小一致。(4)荧光定量PCR分析显示,SmDL7 H基因在川西獐牙菜叶、茎、花、根、愈伤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在叶片中表达量最高,在根中表达量最低。  相似文献   
76.
祁连山中寒武世牙形石动物群古生态和板块构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祁连山中寒武世牙形石动物群产自较深水碳酸岩缓坡环境,时代为张夏期。与华北和华南同期牙形石动力 的群相比、本动物群以原牙形石Jiangshanodusaff.triaggulus,Gapparodusbisulcatus,Phakelodustenuis等占绝对优势,而副牙形石Westergaardodina和Prodoneotodus仅占7%,缺乏Laiwugnathus,Furnishina等  相似文献   
77.
本文报告30例在自体牙移植术中,应用羟基磷灰石填充于受牙牙槽窝内,经过1-3年的随访观察,结果表明,羟基磷灰石在牙移植术中有促进和引导牙槽骨的形成和在 与牙根面形成紧密的骨粘合,使供牙得到良好固位和恢复咀功能,成功率达93%以上。  相似文献   
78.
河南内乡晚奥陶世石燕河组牙形石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梅仕龙 《古生物学报》1995,34(6):674-687
将河南内乡晚奥陶世石燕河组牙形石自下而上建立了Oulodusuirichi-Aphelognathusshoshonensis带,Onodusrobustus带,Aphelognathusgrandis带,Aphelognathusdivergens带和Aphelognathuszuoquensis带。这个序列与北美中大陆的很相似,两者可详细对比。充分证实了北美中大陆型牙形石动物群以及中国合此类型牙形石的最高奥陶纪地层在华北地台以南的武当地块北缘的存在,并指明了其古生物地理分区和构造意义。  相似文献   
79.
獐牙菜属5种植物的核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首次报道了中国5种獐芽菜属植物的染色体数目和核型。它们染色体中期核和相对长度组分分别是:四数獐牙菜为2n=14=4m+8sm+2st=2L+6M2+4M1+2S;华北獐牙菜2n=28=12m+14sm+2st=6L+8M1++6S;二叶獐牙菜为2n=28=14m+4sm+10st=2L+14M2+101+sS;抱茎獐 菜为2n=6m+12sm+2st=8M2+12M;浙江獐牙菜为2n=20=8m+  相似文献   
80.
向凤宁  胡风祖 《植物研究》1999,19(2):172-178
从抱茎獐牙菜的胚轴、幼叶及未成熟种子诱导出愈伤组织并再生植株,试验选用MS、B5和N6三种培养基,其中以附加2.4-D3.0mg/L+6-BA0.5mg/L的MS培养基诱导率最高;以附加6-BA0.5mg/L+NAA0.2mg/L的MS培养基分化苗频率最高;以附加2.4-D2.0mg/L+6-BA0.5mg/L的MS培养基愈伤组织的生长最好。结果表明,外植体,培养基,激素等对愈伤组织诱导、继代和分化均有明显影响。采用高压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抱茎獐牙菜愈伤组织中齐墩果酸含量的结果表明,愈伤组织中齐果墩酸含量因培养基、继代培养时间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