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97篇
  免费   537篇
  国内免费   4706篇
  2024年   77篇
  2023年   485篇
  2022年   390篇
  2021年   453篇
  2020年   402篇
  2019年   364篇
  2018年   313篇
  2017年   315篇
  2016年   287篇
  2015年   396篇
  2014年   437篇
  2013年   412篇
  2012年   454篇
  2011年   404篇
  2010年   465篇
  2009年   415篇
  2008年   477篇
  2007年   342篇
  2006年   330篇
  2005年   292篇
  2004年   296篇
  2003年   237篇
  2002年   168篇
  2001年   150篇
  2000年   100篇
  1999年   91篇
  1998年   76篇
  1997年   94篇
  1996年   100篇
  1995年   68篇
  1994年   68篇
  1993年   77篇
  1992年   73篇
  1991年   55篇
  1990年   52篇
  1989年   65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82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4篇
  1963年   2篇
  1958年   6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9 毫秒
11.
徐诗伟  孙筱林   《微生物学通报》1989,16(6):354-355
用反相HPLC内标定量方法测定18-甲基-3-甲氧基-8,14-开裂雌甾-1,3,5(10),9(11)-四烯-14,17-二酮微生物不对称还原成具有光学活性17β-羟基化合物的转化率。色谱采用μ-BondapakC14色谱柱;甲醇-水73∶27(V/V)为流动相,流量0.8 ml/min;UV 254 nm检测;雄甾-4-烯-3,17-二酮作内标。  相似文献   
12.
13.
超氧物歧化酶的研究进展和应用前景   总被引:31,自引:5,他引:26  
张博润  谭华荣   《微生物学通报》1992,19(6):352-357
  相似文献   
14.
大豆光合日变化与内生节奏的关系(简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光照、温度、温度和CO_2浓度都相对恒定的条件下,大豆的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都显现出早晚低,中午高的周期性变化。这是由大豆内生节奏造成的,能为环境因素所调整,与光合作用的午休并没有关系。  相似文献   
15.
植物附生微生物与叶部病害生物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单卫星 《生态学杂志》1992,11(1):48-53,74
人们早已发现绿色植物叶面(phylloplane)栖居有大量微生物。在一百多年前微生物学家就从植物叶面分离到许多真菌和细菌。1910年Potter首先证实,叶面附生微生物在干扰真菌引起的叶部病害中起着重要作用。至本世纪上半叶,叶面微生物仍为人们所忽视。相反,在这期间土壤微生物得到很大发展,在土传植物病原菌生物防治研究方法上取得了很大进展,为后来的植物叶部病害生物防  相似文献   
16.
森林土壤氮转化的微生物功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研究了不同林型下土壤(A+6层和A_1层)微生物、土壤酶活性在森林土壤氮转化中的作用。结果表明不同林型下土壤具有不同的固氮作用、反硝化作用、氨化作用和硝化作用速率,即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已经证明,固氮作用主要存在于森林土壤的A_1层,反硝化作用主要存在于A_0层。森林土壤存在2种硝化作用过程,即由自养微生物所引起的自养硝化作用过程和异养微生物所引起的异养硝化作用过程。它的存在与林型有关,某些森林土壤中这2种硝化作用过程都存在,如针阔混交林下的A_0层和A_1层。有些林型下土壤,则以异养硝化作用过程为主,如针叶林的A_0层。  相似文献   
17.
人参根系发育形态学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人参(Panax qinseng C. A. Meyer)属于直根系植物,有次生构造。一年生苗只具有主根和侧根。二年以上的人参常在根状茎上长出不定根,即人参根系包括主根和不定根及其各级分枝。主根初生木质部为三原型,侧根和不定根及其分枝多为二原型,偶见三原型。根系随参龄的增加而增大。每年末级分枝自基部于休眠前萎缩、脱落,并在萎缩部分的上一级支根内部产生越冬根原基,越冬根原基是翌年形成全部吸收根的基础。一年生人参由中柱鞘产生一圈初生树脂道,由形成层产生一圈(或二圈)次生树脂道,以后次生树脂道的圈数随参龄的增加而每年增加一圈,自第五年开始渐缓。根内淀粉粒含量随发育时期的变化而相应变化,其积累高峰出现在果后期。研究人参根系发育形态学不仅对全面正确认识人参根系具有理论意义,而且对改进人参栽培管理和评价人参质量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蔓胡颓子根瘤内生菌的分离和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四氧化锇法,从蔓胡颓子(Elaeagnus glabra Thurib)根瘤中分离出内生菌纯培养菌株(Frankia sp Eg1413)。根据其形态特征,确认为孢囊放线菌。该菌株的菌丝、孢囊、孢囊孢子和泡囊基本与已知胡颓子属植物根瘤内生菌株相似,回接宿主植物实生苗,形成大量具有固氮活力的根瘤,根瘤的固氮酶话力为21.5n mol C2H4/g根瘤鲜重分钟。该菌株最适宜的碳源为挥发性的脂肪酸(如丙酸),最适宜的氮源为多蛋白胨,在基础培养液中加入维生素混合物,对生长有抑制作用。最适培养温度为29℃,最适生长的pH范围6.5—7.0。  相似文献   
19.
翅果油树根瘤超微结构及其内生菌的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者用光学显微镜,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对翅果油树(Eldaeagnus mollis D.)根瘤侵染细胞的超微结构及其内生菌的形态进行了观察研究。翅果油树根瘤中的内生菌具有五种不同的发育形态:菌丝、固氮泡囊、孢囊、孢囊孢子和拟类菌体。内生菌的这些不同形态以及它们在共生固氮中的作用,本文也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
棉株根系伤流中的细胞分裂素类物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棉株根系伤流有明显昼夜节奏,白天多,夜晚较少。白天中又以上午9~12时的伤流量为最高。伤流中CTK量及其浓度也以白天为高。在切除地上部4天以后,从蕾期和铃期棉株已不再能收集到伤流液,但盛花期棉株在切除地上部6天以后,仍产生了相当多的伤流,其中仍含有丰富的CTK类物质。盛花期棉株根系伤流量及其中CTK水平高于铃期棉株,提示铃期棉株根系活力已开始趋向衰老。根据Sephadex LH-20柱层析及高效液相层析鉴定出棉株根系伤流中的CTK类物质有Z,ZR,和IP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