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7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1.
柑橘粉虱Dialeurodes citri Ashmead和柑橘潜叶蛾Phyllocnistis citrella Stainton是柑橘的主要害虫,为了评估施肥对其发生的影响,本研究调查了施用有机肥、化肥、复混肥(有机肥与化肥混合)的砂糖橘苗木上这两种害虫的发生危害情况。结果表明,施用有机肥的苗木上柑橘粉虱的卵和若虫数量显著低于化肥,由柑橘粉虱诱发的煤污病发病程度也显著低于化肥处理。有机肥处理柑橘粉虱成虫数量也最少,但与化肥、复混肥差异未达显著水平。另外,柑橘潜叶蛾为害情况在3种肥料处理之间则没有显著差异。说明施有机肥的砂糖橘对柑桔粉虱的吸引作用最弱,其次为复混肥,化肥最吸引柑橘粉虱。3种施肥处理对柑橘潜叶蛾的吸引作用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明确佛冈县不同类型橘园柑橘木虱的种群动态,为当地柑橘木虱及柑橘黄龙病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2015-2016年的系统调查,对广东省佛冈县砂糖橘园的柑橘木虱种群消长动态进行研究,对比分析了不同处理措施对柑橘木虱种群数量的影响。[结果] 1-3月柑橘木虱发生危害较轻,随着嫩梢增多,其种群数量开始上升,6-9月为种群发生高峰期,期间出现多个发生高峰,10月之后种群数量逐渐进入消退期,种群数量维持在较低水平;2015、2016年佛冈县柑橘木虱的季节性消长动态基本一致,但种群发生量存在明显差别;3种不同类型橘园内柑橘木虱种群发生数量也存在显著差异,常年失管橘园柑橘木虱种群发生数量最高,常规水肥管理橘园次之,二者均显著高于常规水肥管理及化学防治橘园。[结论] 化学防治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柑橘木虱的种群数量,及时清理失管橘园对控制柑橘木虱和柑橘黄龙病传播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3.
为探究云南特色柑橘属西双版纳曼赛龙柚、元江绿皮冰糖橙、德宏青柠的果皮精油成分及抗肿瘤活性。该研究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西双版纳曼赛龙柚、元江绿皮冰糖橙、德宏青柠果皮的精油,通过GC-MS开展定性定量成分分析,并通过MTT法开展果皮精油抑制肿瘤增殖研究。结果表明:德宏青柠果皮精油提取率最高、元江绿皮冰糖橙果皮精油次之、西双版纳曼赛龙柚果皮精油最低; 从西双版纳曼赛龙柚、元江绿皮冰糖橙、德宏青柠的果皮精油中分别鉴定出24种、11种、13种成分,月桂烯、萜品烯是三种精油的共有成分。西双版纳曼赛龙柚和元江绿皮冰糖橙的果皮精油中都含有β-蒎烯、3,7-二甲基-1,6辛二烯-3-醇、柠檬烯、α-松油醇,以及重要香料成分乙酸二甲基苄基原酯和二氢茉莉酮酸甲酯,其中西双版纳曼赛龙柚精油中柠檬烯含量高达72.097%,德宏青柠精油中含有活性成分柠檬醛。三种精油对胃癌细胞MKN-45、人乳腺癌细胞MCF-7和结直肠癌细胞HCT-116均有一定的抗肿瘤活性,并呈剂量依赖关系。该研究结果可为云南三种特色柑橘属植物的开发和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自柑橘木虱Diaphorina citri体上分离虫生真菌,通过形态特征和ITS序列分析,鉴定虫生真菌的种类;通过致病性测定,明确昆虫病原真菌种类。结果发现,自死体柑橘木虱上分离到18个虫生真菌菌株,隶属4种真菌;自活体上分离到985个虫生真菌菌株,隶属25种真菌。致病性测定结果发现,仅4种真菌对柑橘木虱成虫有致病性,包括刀孢蜡蚧菌Lecanicillium psalliotae、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爪哇虫草Cordyceps javanica和淡紫紫孢菌Purpureocillium lilacinum,该4种真菌的分生孢子悬浮液(浓度5×10^7个孢子/mL)接种柑橘木虱成虫后10 d的累计死亡率分别为100%、100%、98.89%和43.33%。其中爪哇虫草仅自死体柑橘木虱上分离到,刀孢蜡蚧菌仅在活体上分离到,球孢白僵菌和淡紫紫孢菌在死体和活体上均被分离到。可见,柑橘木虱活体上的虫生真菌种类丰富。生产上应加强保护和利用昆虫病原真菌,提高其对柑橘木虱的自然抑制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利用诱杀球诱杀成虫是有效防控柑橘大实蝇Bactrocera(Tetradacus)minax(Enderlein)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明确了不同类型粘虫胶、是否添加食物诱芯、不同悬挂位置对诱杀球诱杀柑橘大实蝇成虫数量的影响,为高效利用诱杀球诱杀柑橘大实蝇提供了科学依据。【方法】诱杀球选用直径7cm的绿色诱杀球、黄色诱杀球和直径14 cm的黄绿色诱杀球,共3种规格,首先比较诱杀球涂抹热熔压敏胶和液态粘虫胶的诱杀效果,然后比较诱杀球上方有无食物诱芯的诱杀效果,最后比较5个悬挂方位和2个不同悬挂高度的诱杀效果。【结果】第一,3种规格诱杀球涂抹热熔压敏胶均比涂抹液态粘虫胶诱杀柑橘大实蝇的数量多,其中黄色诱杀球和绿色诱杀球达到显著差异(P<0.05);第二,诱杀球上方添加食物诱芯降低了绿色诱杀球诱杀柑橘大实蝇的数量及其所占诱虫总数的比例,但增加了绿色诱杀球上非靶标昆虫的数量;第三,诱杀球悬挂橘树北面诱杀柑橘大实蝇的数量略高于其他方位(P>0.05),且悬挂于树冠3/4处比1/4处诱杀柑橘大实蝇的数量显著增加(P<0.05)。【结论】制作柑橘大实蝇诱杀球要选用热熔压敏胶,绿色诱杀球不宜与食物诱芯联合使用,诱杀球悬挂于橘树北面和树冠3/4处诱杀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6.
伏令夏橙与宁波金柑属间体细胞杂种变异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伏令夏橙(Citrussinensis(L.)Osbeck)+宁波金柑(FortunelacrasifoliaSwingle)属间体细胞杂种在田间生长6年,树势较弱,新梢经常枯死,树冠参差不齐。染色体检查发现,除了四倍体之外,还存在其它倍性的细胞,呈嵌合体状态。酯酶同工酶图谱上,多数单株出现一条双亲没有的新带。RAPD分析结果表明,部分植株丢失了亲本的标记带型,表现出遗传上的不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柑橘大实蝇是柑橘类果树的一种重要害虫,近几年在我国柑橘种植区的危害呈上升趋势,给柑橘产业造成了巨大损失。本文概述了环境因素包括温度、光周期、营养状况(饥渴)以及水淹对柑橘大实蝇生物学特性和成虫行为的影响,柑橘大实蝇成虫和幼虫人工饲养技术参数,柑橘大实蝇蛹滞育机制,辐照不育关键技术包括最佳辐照剂量和辐照时期,及其在湖北柑橘园柑橘大实蝇防控中的应用与示范情况等,并指出了尚需进一步开展的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18.
生防菌株1404的鉴定及其对采后柑橘炭疽病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柑橘是世界上重要的果树。由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Penz.)Sacc.]引起的柑橘炭疽病是柑橘生产的主要病害。为开发对采后柑橘炭疽病有效的生防措施,对从辣椒根际土壤中分离的一株生防细菌1404进行了鉴定,并对其特性及生防效果进行了研究。【方法】根据菌株1404的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以及16SrDNA序列对其进行鉴定;通过连续在人工培养基上转代培养,测定该菌株拮抗活性的稳定性;用果实刺伤接种法对采后柑橘炭疽病的防效进行测定。【结果】菌株1404与来自GenBank的短短芽孢杆菌[Brevibacillus brevis(Migula)Shidaetal.]以100%bootstrap水平类聚一群。该菌株的形态特征及生理生化特性与Brevibacillus brevis相符。连续4次在人工培养基上转代培养,菌株1404对柑橘炭疽病菌生长的抑制力没有发生明显改变。该生防菌对柑橘炭疽病的防治效果明显,处理后第20天防效达到64.9%。【结论】根据16SrDNA序列、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将菌株1404鉴定为短短芽孢杆菌。本文首次报道对柑橘采后炭疽病具有较好防效的生防菌Brevibacillus brevis。  相似文献   
19.
张俊娥 《广西植物》2010,30(5):682-685
为了探讨柑橘愈伤组织不能再生的原因,试图寻找柑橘愈伤组织生长速度与其体细胞胚胎发生之间的关系,对7种柑橘类型的29种基因型的愈伤组织的生长速度进行了测定,并对愈伤组织生长速度与体细胞胚胎发生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柑橘愈伤组织生长速度与体细胞胚胎发生之间的相关系数为r=-0.3683。由此推断在这两者之间还存在其它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0.
一种适合AFLP分析的柑橘DNA提取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谢让金  邓烈 《生物技术》2007,17(6):27-28
目的:通过对传统用于AFLP分析的DNA提取方法进行改善调和整得到一种效率较高,DNA损失较少适合于柑橘AFLP分析的DNA提取方法。方法:利用改善后的方法提取了13份参试柑橘材料(无病虫害的鲜叶)的DNA基因组,后用0.8%琼脂糖进行电泳检测,并进行了AFLP试验。结论:结果分别得到了清晰的DNA模板检测图和AFLP指纹图谱,表明该方法提取的DNA无降解且较纯,其质量完全满足AFLP技术的要求,并且在提取效率,减少DNA损失等方面体现出了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