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7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为了解丛枝菌根(AM)真菌对根、根系分泌物中次生代谢物和植物生长的影响,以AM真菌(Glomusepigaeum)接种柑橘(Citrusreticulata),对柑橘的酚类物质、抗氧化酶和生长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温室盆栽6个月后,接种AM真菌显著提高柑橘酚酸类物质的积累,但是酚酸组分在根和根分泌物中存在差异,根中原儿茶酸和丁香酸含量为29.98和18.32μg/g,分别是未接种的4.58和2.26倍。而根系分泌物中香豆酸、苯甲酸和根皮苷含量为0.36、6.04和12.32μg/g,分别是未接种的1.71、1.94和1.25倍,而香草醛仅在未接种柑橘根中检测到。接种AM真菌的柑橘苯丙氨酸解氨酶、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为38.36、0.51和28.62 U/(g·min),分别是未接种AM真菌的1.99、2.83和3.10倍。同时菌根定殖也显著提高柑橘的株高、茎粗和叶片数。因此,AM真菌定殖能促进植物生长,改变柑橘次生代谢产物的积累。  相似文献   
82.
【目的】探明危害我国柑橘的实蝇种类以及柑橘大实蝇Bactrocera minax不同地理种群和不同寄主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方法】利用mtDNA COI基因对危害柑橘的果实蝇进行种类鉴定,采用MEGA软件对其中28个地理种群的535头果实蝇COI基因片段(约505 bp)序列进行比对,分析种间及种内遗传距离,构建系统发育树。使用DnaSP软件分析柑橘大实蝇不同地理种群和不同寄主种群的遗传多样性。【结果】从柑橘虫果内共鉴定出4种实蝇,分别为柑橘大实蝇B.minax、桔小实蝇B.dorsalis、蜜柑大实蝇B.tsuneonis和瑞丽果实蝇B.ruiliensis。这4种实蝇的种间遗传距离为0.0264~0.2410,种内遗传距离为0.0000~0.0140,种间与种内遗传距离没有重叠区域。单个柑橘虫果内一般仅有1种实蝇,极个别柑橘果实可同时被两种实蝇危害(4/43);在这些为害柑橘的实蝇种类中,以柑橘大实蝇的个体数量比例最大,占90.70%。柑橘大实蝇地理种群遗传多样性高,28个种群共有17个单倍型。【结论】柑橘大实蝇是所调查地区柑橘实蝇的绝对优势种,其种群遗传分化程度较高,扩散危害风险大。本研究结果对柑橘果实蝇类的监测和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3.
柑橘大实蝇 Bactrocera minax (Enderlein)是一种为害柑橘类果实的毁灭性害虫。评价亚致死浓度的丁硫克百威和阿维菌素对其成虫运动行为的影响,可为预防和控制该害虫提供理论基础。本文通过不同亚致死浓度的丁硫克百威和阿维菌素处理柑橘大实蝇成虫,并于药后1 h和6 h检测其起飞率、水平和垂直爬行距离。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组(CK)相比,LC5 、LC10 丁硫克百威处理后1 h的雌、雄虫起飞率分别显著降低66.7%、50.0%、43.3%和40.0%;LC5 丁硫克百威处理的成虫垂直爬行距离也明显降低34.6%,而LC10丁硫克百威处理的成虫水平爬行距离却显著增加24.7%。与空白对照组(CK)相比,LC5 、LC10 、LC25 阿维菌素的处理后1 h的柑橘大实蝇雌、雄成虫起飞率分别显著降低33.3%、23.3%、23.3%、33.3%、53.3%和46.7%;LC5 和LC25 阿维菌素处理的成虫水平爬行距离分别明显降低24.2%和38.0%。LC10和LC25 阿维菌素处理的成虫垂直爬行距离也分别明显降低25.2%和84.4%。结果还表明,丁硫克百威和阿维菌素对柑橘大实蝇成虫的水平爬行能力、垂直爬行能力和起飞能力的亚致死效应与其浓度相关。丁硫克百威的亚致死浓度处理对柑橘大实蝇成虫水平爬行能力的影响存在性别差异,而阿维菌素的亚致死浓度处理对该成虫起飞能力和水平爬行能力的影响亦存在性别差异。此外,丁硫克百威和阿维菌素对柑橘大实蝇成虫水平爬行能力和垂直爬行能力的亚致死效应与药剂处理后时间长短相关。  相似文献   
84.
亚洲柑橘木虱Diaphorina citri Kuwayama作为柑橘产业重要病害柑橘黄龙病的主要传播媒介,已经成为重点防治对象。该害虫与黄龙病之间的互作一直是相关研究的热点,本文就近年来该领域的研究进展做了一个总结,从亚洲柑橘木虱的获菌与传病机制、病原菌与柑橘木虱之间的互作以及病原菌感染寄主植物后对木虱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综述。期望为深入开展黄龙病相关研究、寻找防控新途径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5.
柑橘黄龙病株不同部位内生细菌群落结构的多样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PCC(Pearson correlation coefficient)、系统聚类和多样性指数研究了柑橘黄龙病(citrus huanglongbing,HLB)植株不同部位叶片、枝条及其根部内生细菌的相互关系及其群落结构多样性.结果表明,从供试柑橘中分离得到26株内生细菌(叶片10株,枝条14株,根部2株)隶属于10个属19个种.Nested-PCR结果显示,柑橘植株不同空间叶片中,黄龙病病原的阳性检出率为58.3%.用LSD法比较显示,柑橘内生细菌在不同器官的分布量大小依次为根>叶>枝条.上、中、下不同部位叶片和枝条内生细菌分布量差异不显著,而东、西、南、北不同方位的叶片和枝条内生细菌分布量差异显著(P<5%).柑橘内生细菌之间的PCC分析表明,Bacillus pumilus和Bacillus sp.与柑橘黄龙病病原菌呈显著负相关,Bacillus sp.和Bacillus pumilus与Bacillus subtilis呈显著正相关.Bacillus brevis和Escherichia hermannii与Bacillus vesiculariss存在显著正相关.对柑橘不同器官内生细菌的PCC分析表明,同种器官的内生细菌之间呈正相关,不同器官的内生细菌之间呈负相关.以内生细菌在各器官的分布量为指标分析不同器官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叶片与枝条呈正相关,PCC为0.55,叶片与根部、枝条与根部均呈负相关,PCC分别为-0.19和-0.13.16S rDNA序列聚类分析表明,柑橘内生细菌可分为两大类,第Ⅰ大类为革兰氏阳性菌,第Ⅱ大类为革兰氏阴性菌.第Ⅰ大类又可以分为芽孢杆菌属和短小杆菌属两个亚类,第Ⅱ大类也可以分两个亚类.对柑橘黄龙病病原与叶片内生细菌进行聚类分析,可以分为三类,第Ⅰ类特征为内生细菌存在所有部位的叶片;第Ⅱ类特征为内生细菌与黄龙病病原菌存在负相关性;第Ⅲ类特征为内生细菌只存在特定部位叶片.当马氏距离为27.23时,可将柑橘黄龙病内生细菌群落结构聚为3类,第Ⅰ类特点是在不同部位叶片均有分布,为完全分布类型,且分布量较大,第Ⅱ类特点是在各器官中均为不完全分布类型,且分布量不均匀,第Ⅲ类特点是根部分布特性且分布量较大.分析多样性指数表明,SHANNON(H1)指数在叶片最高,根部最低.SIMPSON(D)指数在枝条最高,根部最低.Pielou指数在根部最高,枝条最低.  相似文献   
86.
筛选31条谱带清晰、多态性强及重复性好的10 bp引物, 运用RAPD技术对以异源四倍体柑橘体细胞杂种(哈姆林甜橙(Citrus sinensis Osbeck)+粗柠檬(C. jambhiri Luss))为父本与二倍体单胚类型宜本杂4号(华农本地早橘(C. reticulataBlanco)×宜昌橙(C. ichangensis Swingle))杂交获得的杂种后代进行遗传分析. χ2测验表明: 杂交父本与母本的特异标记总体上是随机传递给后代的, 父本即柑橘异源四倍体体细胞杂种融合双亲的单个特异标记也是随机传递给后代的. 通过组群平均数假设测验, 二倍体组群与三倍体组群间各类亲本标记的平均数不存在显著差异. 基于遗传距离的聚类结果显示: 杂种后代聚为3类: 第1类与融合亲本之一哈姆林甜橙聚为一类, 有15株杂种后代; 第2类与母本宜本杂4号聚为一类, 有16株杂种后代; 第3类与父本体细胞杂种(哈姆林甜橙+粗柠檬)聚为一类, 有61株杂种植株, 大多数杂种后代与父本的遗传关系更为密切.  相似文献   
87.
【目的】针对江西省柑橘木虱Diaphorina citri对常规杀虫剂抗药性水平的研究相对匮乏,研究不同地区柑橘木虱种群对常用杀虫剂的抗性水平,为生产实践合理化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浸叶法测定毒死蜱、联苯菊酯、噻虫嗪、烯啶虫胺和虫螨腈5种杀虫剂对上高县(SG)、宜黄(YH)、南丰(NF)、宁都(ND)、大余(DY)和寻乌县(XW)6个不同地区的田间柑橘木虱的毒力,结合毒力参考基线,得到抗性倍数。【结果】上高、宜黄和南丰县种群对毒死蜱的抗性倍数在中等水平(9.01-15.01),而宁都、大余和寻乌县则是高水平抗性(128.36-308.82)。大余种群对联苯菊酯的抗性水平为133.71倍,其他5个地区均在中等水平(17.08-88.53)。不同地区柑橘木虱种群对噻虫嗪的抗性倍数在13.62-25.92,仅为中等偏低水平;而它们对烯啶虫胺的抗性倍数为77.37-257.71,已经达到极高水平。与联苯菊酯类似,除了大余种群对虫螨腈为高水平抗性外,其余5个地区种群均为中等水平。【结论】赣南脐橙产区的宁都县、大余县和寻乌县的柑橘木虱种群对5种常用杀虫剂均表现出高水平抗性,显著高于非赣南脐橙产区种群(上高县、宜黄县和南丰县)。推荐在高抗地区使用抗性水平较低的药剂,并注意轮换用药;在中等抗性地区应有限制地使用药剂,以延缓抗性增长。  相似文献   
88.
柑橘大实蝇是柑橘上的重要害虫。本文分别利用Y型嗅觉仪和饲喂法测定了柑橘大实蝇成虫对12种杀虫剂的选择行为和击倒作用,以期筛选出田间防治柑橘大实蝇的高效农药,并为研发其诱杀剂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2种杀虫剂中,吡虫啉、阿维菌素对雌成虫具有极显著的驱避作用;多杀霉素、丁硫克百威、阿维菌素、氟铃脲对雄成虫具有极显著的驱避作用;多杀霉素、毒死蜱、噻嗪酮对雌成虫具有显著的驱避作用;啶虫脒、噻虫嗪、乙酰甲胺磷、高效氯氟氰菊酯和高效氯氰菊酯对柑橘大实蝇雌雄成虫既无驱避作用也无引诱作用。同种药剂对柑橘大实蝇雌雄成虫的击倒时间无显著差异,不同药剂间对柑橘大实蝇成虫的击倒时间有显著差异,其中啶虫脒的击倒时间(KD50<1 min)最短。综合考虑杀虫剂对柑橘大实蝇选择行为的影响及击倒作用,认为啶虫脒更适宜作为柑橘大实蝇诱杀剂中的杀虫剂。  相似文献   
89.
【目的】分离鉴定同株罹病柑橘黄龙病植株不同显症状况组织的内生细菌,寻找与黄龙病菌[‘Candidatus Liberibacter asiaticus’(Ca.Las)]相互作用的优势菌株。【方法】利用基于16S rDNA的PCRDGGE(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分析同一柑橘黄龙病罹病植株的显症和未显症组织内生细菌多样性,并用定量PCR方法,对果、枝、叶3种组织黄龙病菌、优势菌株及细菌总数进行检测。【结果】结果显示显症和无症组织所带黄龙病菌差异很大,显症部位病菌量明显高于无症部位。分析显症和无症组织内生细菌DGGE图谱显示,同一组织内生菌群结构基本相同;对图谱中17条明显条带回收克隆测序,发现其中8个条带均属于沙雷氏菌属(Serratia),占总条带数的47.06%。序列分析显示这8条序列为粘质沙雷氏菌(Serratia marcescens)不同的菌株(序列相似性为99.63%)。定量分析各差异显症部位单位组织内的粘质沙雷氏菌和细菌总数,发现相同部位的总细菌量差异不显著,但粘质沙雷氏菌与黄龙病菌的量呈负相关。【结论】柑橘黄龙病病株中,各部位所带病菌量不均匀,是否显症与组织内柑橘黄龙病菌的量呈正相关,内生菌群总量与显症无相关性,但粘质沙雷氏菌与黄龙病菌的量呈负相关。粘质沙雷氏菌与黄龙病菌在韧皮部细胞内增殖过程中的相互作用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0.
贵州野生柑橘的抗寒性测定和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文涛  樊卫国 《西北植物学报》2014,34(10):2063-2069
以贵州3个野生柑橘种类宜昌橙、酸橙、白黎檬和栽培品种‘默科特’的一年生枝条为试材,人工设置4℃(CK)、0℃、-5℃、-10℃、-15℃、-20℃、-25℃低温冷冻处理24h,研究了4个柑橘种类枝条膜脂过氧化作用、抗氧化酶活性和有机渗透调节物质的变化,并应用Logistic方程建立回归模型确定其半致死温度(LT50),应用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野生柑橘种类的抗寒性。结果表明:(1)随着温度的降低,4个柑橘种类枝条的电解质外渗率均呈"S"型上升,SOD、POD活性以及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含量均先升后降,MDA含量在宜昌橙枝条中逐渐缓慢上升,在其余材料枝条中则先升高后下降;栽培品种‘默科特’枝条的保护酶活性、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在0℃或者-5℃达到峰值,而宜昌橙则在-15℃或者-20℃达到最大值,两者的MDA含量则分别在-15℃和-25℃达到最大值。(2)利用电解质外渗率拟合Logistic方程推算的宜昌橙、酸橙、白黎檬和‘默科特’的低温半致死温度分别为-14.86℃、-7.28℃、-8.45℃和-5.88℃;用隶属函数法与Logistic方程分析所得各柑橘种类的抗寒性强弱结果基本一致,4个柑橘种类的抗寒性强弱顺序为:宜昌橙酸橙白黎檬‘默科特’。研究认为,抗寒性强的柑橘枝条的保护酶活性、渗透调节物质和MDA含量达到峰值的温度更低,具有更强的抗氧化胁迫能力和渗透调节能力,且野生柑橘的抗寒性较栽培种强;半致死温度和隶属函数法均可有效评价柑橘种类的抗寒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