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8篇
  免费   177篇
  国内免费   682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58篇
  2022年   61篇
  2021年   67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55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73篇
  2013年   80篇
  2012年   98篇
  2011年   71篇
  2010年   90篇
  2009年   75篇
  2008年   295篇
  2007年   90篇
  2006年   76篇
  2005年   74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61篇
  2002年   121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01.
在构造环境因子温度、pH、溶氧对锌酵母菌体生长评价的隶属函数的基础上,通过求解模糊关系方程,预测环境因子对菌体生长影响潜力。  相似文献   
102.
《生物学通报》2007,42(3):39-39
1月31日,美国科学促进会全球科学新闻网在“重点新闻”栏目公布:中国科学家发现生物入侵新机制——被称为“超级害虫”的B型烟粉虱与其传播的植物双生病毒存在互利共生关系。浙江大学昆虫科学研究所教授刘树生是该课题组负责人。  相似文献   
103.
目的:本实验以大亚湾原发性锥状斯氏藻为例,采集野外样品,分析藻华不同时期主要菌群的结构和环境样品的硫化物与赋存形态。方法:应用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和主成分分析方法,分析藻华发生过程中浮游细菌群落相似程度的情况,得到差异显著的浮游细菌类群。选出代表类群的样品进行16S r DNA高变区测序,获取浮游细菌的分类结果及相对丰度。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浮游细菌、藻、硫化物两两间的相互关系。结果:早期藻华以Enterobacteriaceae为主导,各优势菌群(Enterobacteriaceae:Alteromonadaceae:Rhodobacteraceae)的比例约为8:1:21,硫元素主要以DMS形式存在;而后期Alteromonadaceae成为优势物种,各优势菌群的比例转变为3:5:25,硫的赋存形态由DMS转变为DMSO;Rhodobacteraceae在藻华的前期与后期均以优势种存在。本实验还发现藻华不同时期4种与藻呈正向相关的细菌,以及8种对藻起负向调节作用的细菌,它们在藻华生消的过程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结论:菌群的组成性改变与藻华生消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并对藻类的硫代谢产生影响。结果的获得有助于认识藻华微生物学过程中硫代谢的生态学功能,拓展锥状斯氏藻藻华的理论认识。  相似文献   
104.
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了李属、杏属、樱桃属和桃属的花粉形态,观察结果表明:核果类果树的花粉均为近扁球形,等极,辐射对称,极面观为三角形或钝三角形,赤面观均为椭圆形,花粉粒大小在各属间差异明显。核果类果树花粉属N3P4C5类型,3条孔沟沿极轴方向在赤道面上等间距环状分布,内孔位于沟的中央,完全独立于外壁,孔盖覆不规则的拟网状或脑纹状纹饰。供试核果类果树花粉的表面纹饰由平行条纹或不规则条脊及散落于条脊间的穿孔组成,各属间条脊的排列方式、宽窄、脊洼深浅及穿孔有无等性状上存在明显差异。根据花粉大小、表面纹饰及覆盖层穿孔等的一般演化规律,推测核果类果树由低到高的演化顺序为李属→杏属→樱桃属→桃属,并在聚类分析的基础上对属间亲缘关系进行了探讨,旨在为核果类系统关系的研究提供孢粉证据。  相似文献   
105.
山西崦山自然保护区侧柏群落优势种群种间关系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高平  张贵平  吴琼  连俊强  张峰 《植物研究》2010,30(6):731-736
在样方调查的基础上,采用方差比率法、Fisher精确检验、Jaccard指数和Spearman秩相关系数研究了山西阳城崦山自然保护区侧柏群落优势种群的种间关系。结果表明:(1)群落优势种总体呈正关联,但关联性较弱,种的分布具有相对独立性。(2)Fisher精确检验与Jaccard指数结合使用可以取得较好的研究结果。(3)Jaccard指数结果表明在乔、灌、草各层中占据明显优势地位的种群其种间联结程度较大。(4)根据研究结果把侧柏群落的优势种群划分为3个生态种组:白皮松生态种组、侧柏生态种组和白莲蒿生态种组。  相似文献   
106.
“生物群落”的教学组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生物群落是生态系统的组分之一,在不同版本的高中生物学教材中,都阐述了群落的物种组成及种间关系、群落的结构特征、群落的演替等内容。本文将探讨“生物群落”部分的教学组织。  相似文献   
107.
感光细胞间维生素A类结合蛋白(IRBP)是一个大分子糖脂蛋白,是感光细胞间基质(IPM)中主要的可溶性蛋白.在视觉周期即维生素A循环中发挥重要作用,对维持感光细胞的完整性必不可少,了解IRBP的结构和功能及其在视网膜疾病中的作用机制,有利于探索新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8.
加强职业情感教育,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医学模式已由单纯的生物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模式转变.医务工作者在社会生活中担负着维护人们健康,预防、诊治疾病的重任.然而,社会竞争的压力、医务人员职业的风险压力使得有些医生的职业情感淡漠,医患关系变得冷漠.本文提出通过强化医务人员职业情感教育,倡导换位思考,将"关爱病人、规范诊疗"的要求转化为医务人员的自觉行为,医患者相互配合,相互理解与信任,营造和谐就医氛围,共同维系和谐的医惠关系.  相似文献   
109.
110.
苎麻与近缘种的系统学关系一直存在争议。利用26对多态性好的随机引物,对中国苎麻属的17种9变种的共27份材料进行SRAP分子标记分析。扩增结果是26对引物共扩出368条带,其中363条为多态性带,占98.64%。聚类分析表明:(1)腋球苎麻组的腋球苎麻和苎麻组的苎麻、贴毛苎麻聚在一支并靠近系统树的根部,支持王文采苎麻组起源于原始的腋球苎麻组观点。(2)苎麻和贴毛苎麻聚在一支,支持郭安平苎麻直接起源于贴毛苎麻的观点。(3)苎麻组的青叶苎麻、微绿苎麻和大叶苎麻组的多倍体类群聚在一支,可能是由于在种间杂交导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