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4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1.
本文介绍了黄埔区林业有害生物的发生和危害情况.在分析其原因的基础上,提出黄埔区林业有害生物持续控制的指导思想、原则和对策.  相似文献   
12.
《生物磁学》2012,(13):I0003-I0003
中山大学眼科中心博士林浩添首次收集到完整的结膜吸吮线虫病临床资料。相关研究成果近期发表于国际杂志《柳叶刀》。并成为该杂志1月在线阅读点击量最大的文章。  相似文献   
13.
利用节丛孢属捕食线虫真菌的 8个种 ,1 1个菌株 ,对松材线虫 (Bx)和拟松材线虫(Bm)进行了捕食力的测定。结果显示节丛孢属真菌对这两种线虫的捕食能力既存在种间差异 ,也存在同种不同菌株间的差异。指状节丛孢的 3个菌株Ad 1 ,Ad 2 ,Ad 3菌株对两种线虫均表现出较高的捕食率 ,接种 7d后对Bx和Bm的捕食率分别达到了 98.08%,91.16 %,86.3 %和 96.28%,90.45 %,85.38%;同一菌株对松材线虫和拟松材线虫的捕食没有选择性。此外 ,通过对松材线虫和拟松材线虫  相似文献   
14.
扩散型与繁殖型松材线虫数字基因表达谱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松材线虫作为林业重大外来入侵种,扩散型幼虫的形成对其传播扩散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扩散虫态的形成与维持机制尚未阐明。【方法】通过构建松材线虫数字基因表达谱(DGE),从滞育状态的维持、化学感受、代谢途径等方面分析松材线虫不同虫态的基因表达差异。【结果】参考松材线虫基因组数据,鉴定出2种扩散型幼虫(LⅢ,LⅣ)和繁殖型幼虫(Ln)各有11184、8533和10781个基因。相对于繁殖型虫态,大多数基因在LⅣ中下调表达,该虫态中特异上调表达的基因有化感受体基因、核受体基因以及一些代谢相关基因。推测这可能与扩散型线虫滞育状态的维持相关,并在其生理功能如化学感受和媒介/寄主互作中发挥作用。GO和Pathway富集分析显示,多数代谢相关通路在LⅣ中下调表达,而在LⅢ中的表达均活跃。【结论】以上结果与LⅣ处于不进食、总体代谢水平较低等生理状态的表型相一致。  相似文献   
15.
《微生物学杂志》2009,29(6):60-60
辽宁省微生物科学研究院农业微生物研究室主要从事生物农药、生物肥料研究与应用。生物农药研究以农作物土传病害为主要研究方向,如:作物枯萎病、根结线虫病等,针对这些病害进行拮抗茵种筛选,对具有明显抗病效果的菌种进行中试,并应用于农业生产。  相似文献   
16.
中国松材线虫病空间分布格局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潘宏阳  叶建仁  吴小芹 《生态学报》2009,29(8):4325-4331
应用地统计学和克里格插值方法,分析了松材线虫病在中国的空间分布结构和空间相关性.研究表明,松材线虫病在中国呈聚集分布.在全国和江苏、安徽、广东、浙江5个不同空间尺度下,半变异函数均为球形,空间依赖性距离分别可达10 1888°、3.4464°、2.1581°、3.08°和2.4376°.松材线虫病在中国有着2个明显的聚集分布区域,一个位于(30.5~32.5°N,117.7~120.5°E),以南京为中心,包括江苏、安徽大部和浙江西北部,另一个位于(22.5~24°N,113~114.5°E ),在广东境内.松材线虫病在中国早期空间分布自然扩散模型为R = 5.4743e0.4139t(R2 = 0.9204).  相似文献   
17.
以松材线虫入侵马尾松林后经过不同伐倒干扰强度经营形成的不同群落类型作为研究对象,对9个群落类型的物种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乔木层物种多样性指数大小排列顺序为: 马尾松纯林受害皆伐后形成的阔叶林(富阳)>轻度受害的马尾松 木荷混交林(富阳)>对照>轻度受害的马尾松 纯林(富阳)>马尾松 栓皮栎混交林受害择伐后形成的栓皮栎林(舟山)>马尾松纯林受害皆伐后形成的马尾松幼龄林(富阳)>马尾松纯林受害择伐后形成的枫香林(舟山)>受害的黑松 马尾松混交林(舟山)>受害的马尾松纯林(舟山).灌木层舟山马尾松纯林的3种多样性指数均最低,其余各地相差不大.草本层马尾松幼树纯林、栓皮栎林和枫香林的3个指数较高.不同地理位置和不同受害程度的马尾松林植物多样性差异显著;不同干扰程度、不同恢复方式下马尾松林内的植物多样性差异也显著.建立了伐倒干扰强度指数,发现物种多样性指数随伐倒干扰强度指数的变化规律符合“中间高度膨胀”理论.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所建的指数能有效地反映松材线虫入侵及病木伐除后马尾松林植物多样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8.
《生命科学研究》2017,(1):35-40
依据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的生长习性,设计了一种将松材线虫和灰葡萄孢菌丝进行一定程度分离的人工培养松材线虫新方法,使松材线虫繁殖力、寿命等参数得到更准确地测量。实验中分别用双层分离法和浅盘法对雌虫的参数进行测定,雌虫的平均寿命分别为9.3 d和9.6 d,平均产卵期分别为7.1 d和7.9 d,平均子代数量分别为69.9和68.9,两种方法间没有显著性差异,证明了新方法的可靠性。此外,实验测得用双层分离法培养的松材线虫的子代发育率为60%,雌雄性别比为2.4∶1。较高的雌性比例可以导致较高的净生殖率,从而得到较高的种群增长率。同时用双层分离法对产卵和不产卵的雌虫的寿命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不产卵的雌虫有更长寿命,证明"繁殖的代价"也存在于松材线虫中。  相似文献   
19.
用于高灵敏可视化检测松材线虫的闭管等温扩增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一种基于环介导等温核酸扩增技术(LAMP)的松材线虫高灵敏可视化闭管检测方法。针对松材线虫核糖体DNA的序列保守区域设计LAMP引物,通过优化LAMP体系中的Mg2+、甜菜碱浓度和反应温度等因素,建立了环介导等温扩增法;并结合蜡封反应管对产物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可直接通过肉眼观察SYBR Green I荧光显色进行判定。结果表明,本方法可检测到低至10拷贝/管的松材线虫核酸片段,可对单条线虫进行检测,并且具有很高的特异性,能区分检测松材线虫与拟松材线虫。由于整个反应恒温进行,无需热循环仪;闭管检测极大地降低了扩增产物交叉污染的风险;检测速度快,整个检测过程只需40 min,为松材线虫的现场快速筛检提供了一种简便、高灵敏、高特异的工具。  相似文献   
20.
东海浮游糠虾种类特征和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兆礼 《应用生态学报》2006,17(9):1711-1714
依据1997~2000年对东海23°30′~33°00′N、118°30′~128°00′E海域4个季节海洋调查资料,运用定量、定性方法, 探讨了东海浮游糠虾类种类特征、多样性以及种类分布与环境的关系.结果显示,东海调查水域共鉴定浮游糠虾类18种,秋季最多,有14种,夏季9种,春季7种,冬季仅4种;漂浮囊糠虾(Gastrosaccus pelagicus)等11个种是东海的常见种,东方原糠虾(Hypererythrops spinifera)是次常见种,其余则是稀有种;糠虾类物种的季节更替十分明显,特别是从秋季到冬季;盐度是影响东海糠虾类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冬、夏季,糠虾类分布主要受沿岸河流和长江径流的影响,物种数与盐度呈负相关,秋季物种数与表层温度呈负相关,与底层盐度呈正相关.东海糠虾种类组成季节特征和地区特征的形成主要与长江径流势力消长有关.东海各海区糠虾类多样性指数(H′)值大多数较低,与其主要优势种的聚集性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