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7篇
  免费   121篇
  国内免费   6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8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51.
目的通过观察糖皮质激素对机械通气大鼠肺组织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及一氧化氮(NO)表达的影响,探讨糖皮质激素对呼吸机所致肺损伤(ventilator induced lung injury,VILI)的干预作用。方法 24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机械通气组、地塞米松(DXM)干预组。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肺组织iNOS mRNA表达,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肺组织iNOS蛋白表达,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肺组织和血浆NO含量。结果机械通气组和DXM干预组大鼠肺组织iNOS mRNA及其蛋白表达水平,以及血浆和肺组织NO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DXM干预组上述指标与机械通气组比较均明显降低(P〈0.01)。结论糖皮质激素可通过抑制肺组织iNOS的表达,减少NO的生成,对机械通气大鼠肺组织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2.
刘胜岗  彭毅强 《生物磁学》2011,(8):1502-1504
目的:通过分析我院经行支气管激发试验明确诊断的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临床和肺功能特点,为诊断和治疗CVA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方法:临床资料采用回顾性分析,共收集142例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而经临床诊断明确为咳嗽变异型哮喘的病例,将其按年龄分为5组,分别对不同年龄组在分布例数、症状特点、肺通气功能、激发剂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142例CVA患者中,〈30岁组病例42例(29.6%),30~40岁组30例(21.1%),40~50岁组28例(19.7%),50~60岁组26例(18.3%),〉60岁组16例(11.3%)。在症状方面,除均有慢性咳嗽(〉3周)外,随着年龄的增大,各组中出现胸闷、气促等症状的病例比例逐渐增多。在肺通气功能方面,〈30岁组的肺通气功能测定明显好于〉60岁组。而另外3组之间组与组之间无明显差异,但各组与〈30岁组及〉60岁组之间均有明显差异。结论:咳嗽变异型哮喘患者以中青年患者居多,老年患者较少,随着年龄的增长,其临床表现及肺通气功能越来越接近典型支气管哮喘,由此推想,若有条件的医院能广泛开展支气管激发试验,对咳嗽变异型哮喘患者进行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53.
目的:应用改良CCI模型研究外周神经损伤后痛觉过敏和自发放电各自特征及相互关系。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CCI组和Sham组,分别于术前1天和术后1、4、7、9、11、14天测定机械刺激缩足反射阈值和热缩腿反射潜伏期,同时选取术侧机械刺激缩腿反射阈值低于4g或者术侧和健侧热缩腿反射潜伏期差异大于2s的CCI模型大鼠观察术后4-14天损伤区自发放电活动。结果:神经纤维损伤后,机械痛敏和热痛敏随时间表现为逐渐增强,同时在损伤区观察到三类放电模式:整数倍放电﹑阵发放电和周期放电。结论:术后大鼠机械痛阈和热痛阈逐渐降低,机械痛敏的产生和损伤区自发放电活动关系密切,不同的放电模式可能代表不同的传入信息。  相似文献   
54.
目的:探讨儿童及成人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OSAHS)发病原因、睡眠呼吸紊乱严重程度及合并代谢异常程度的差别。方法:对我院2003年1月1日至20]0年7月1日71例诊断为OSAHS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登记年龄、性男日、发病原因、血压、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率、淋巴细胞比率、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微觉醒指数。根据年龄进行分组,年龄〈18岁者为A组,年龄≥18岁者为B组。比较两组发病原因、睡眠呼吸紊乱及合并代谢异常程度的差剐。结果:1.A组慢性扁桃体炎和(或)腺样体肥大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P〈O.01),鼻中隔偏曲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1)。2.与B组比较,A组AHI及微觉醒指数降低,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升高(P〈0.01);3.与B组比较,A组高血压、中性粒细胞比率、谷丙转氨酶比例降低(P〈0.05)。结论:A组睡眠呼吸紊乱程度及代谢异常较B组程度轻,更需关注成人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的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55.
目的:通过分析我院经行支气管激发试验明确诊断的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临床和肺功能特点,为诊断和治疗CVA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方法:临床资料采用回顾性分析,共收集142例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而经临床诊断明确为咳嗽变异型哮喘的病例,将其按年龄分为5组,分别对不同年龄组在分布例数、症状特点、肺通气功能、激发剂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142例CVA患者中,<30岁组病例42例(29.6%),30~40岁组30例(21.1%),40~50岁组28例(19.7%),50~60岁组26例(18.3%),>60岁组16例(11.3%)。在症状方面,除均有慢性咳嗽(>3周)外,随着年龄的增大,各组中出现胸闷、气促等症状的病例比例逐渐增多。在肺通气功能方面,<30岁组的肺通气功能测定明显好于>60岁组。而另外3组之间组与组之间无明显差异,但各组与<30岁组及>60岁组之间均有明显差异。结论:咳嗽变异型哮喘患者以中青年患者居多,老年患者较少,随着年龄的增长,其临床表现及肺通气功能越来越接近典型支气管哮喘,由此推想,若有条件的医院能广泛开展支气管激发试验,对咳嗽变异型哮喘患者进行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56.
《微生物学报》2006,46(5):855-855
本书分二十三章,90余万字,概括介绍了食品科学研究领域,主要内容有食品科学及冥发展、食物成分与营养、食品与健康、食品工程原理、食品加工机械与设备、食品工厂设计、食品加工技术、果品蔬菜贮藏保鲜、食品微生物与发酵、食品腐败与保藏、食品卫生与安全、食品添加剂、食用菌生产与加工、食品感官评价与伪劣食品鉴别、食品包装、食品科学研究方法、食品加工高新技术、食品标准与法规。本书收集了大量的文稿、图片和资料,内容基本涵盖了食品科学与技术的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57.
红树植物自然条件下生长于河口、海岸潮间带。受潮汐作用影响,红树植物在生理、形态、结构上对渍水环境产生了相应的适应机制。其中红树植物通气组织的发达程度与其耐淹水的能力具有很高的相关性,是衡量红树植物耐淹浸能力的重要依据。利用测定孔隙率和石蜡切片面积比两种方法揭示了华南地区5种红树植物优势种:白骨壤 (Avicennia marina)、红海榄 (Rhizophora stylosa)、木榄 (Bruguiera gymnorrhiza)、秋茄 (Kandelia candel)和桐花树 (Aegiceras corniculatum)在自然条件和人工生境下根通气组织的发育规律,并用石蜡切片研究了茎和叶的通气组织发育状况。结果表明:两种方法测得根的通气组织发育程度的结果相关性显著(P<0.05)。5种红树植物通气组织主要产生于根部,茎和叶发育较少,除了潮汐生境中白骨壤根的通气组织为根、茎、叶总和的48.16%、非潮汐生境中桐花树根为43.81%,其余树种根部通气组织占总体的50%以上。自然潮间带生境中,桐花树、木榄、白骨壤、秋茄、红海榄,通气组织分别为(14.98±3.34)%、(27.83±2.3)%、(29.64±3.17)%、(3009±4.12)%、(42.12±3.14)%,通气组织比例与其在潮间带上的分带性和演替序列较为吻合。非潮汐人工生境下,红海榄、木榄、秋茄、桐花树和白骨壤根部通气组织较自然生境下均有所增加,说明各树种对非潮汐淹浸条件具备一定的适应力。根据非潮汐生境下通气组织的比例可判定它们对恒定水位的适应能力依次为:桐花树>白骨壤>秋茄>木榄>红海榄。红树植物对非潮汐淹浸条件的适应有利于在沿海地区开展人工生境下红树林的栽培与推广应用,研究结果对提高栽培成活率,更大限度地发挥红树林的生态服务价值,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58.
屈敬婷  钟娟  侯璐蒙  李嘉嘉 《蛇志》2022,(1):77-80,96
目的 探讨肠内营养标准化护理管理对非糖尿病机械通气患者血糖、肠内营养耐受性和预后的影响. 方法 将2020年7月~2021年7月某三甲医院EICU病区收治的非糖尿病机械通气患者45例,采用回顾-前瞻性队列研究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23例患者采用肠内营养标准化护理管理,对照组22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  相似文献   
59.
李霞  江爱桂 《蛇志》2012,24(2):133-134
目的观察经鼻面罩BiPAP无创正压通气治疗重症支气管哮喘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观察患者行呼吸机治疗前,治疗后4、12、24、48h的临床症状及血气分析。结果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血气分析(pH、PaCO2、PaO2)均有显著改善,且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BiPAP无创正压通气有助于呼吸改善,正确有效的护理措施对保证通气治疗的效果、减少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0.
为研究IGF-Ⅰ和MGF长期基因治疗对哺乳动物血糖代谢的生理影响,首先构建了包含MGF和IGF-Ⅰ全长编码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然后使用活体基因导入仪将其导入小鼠的左侧股四头肌,每2周一次共导入3次,首次导入15周后进行糖耐量测定实验。实验证实IGF-Ⅰ的长期持续表达会导致小鼠的糖代谢能力降低,血糖最高值可达到12.07±1.35mmol/L比对照(10.15±0.87mmol/L)和MGF组(10.58±0.61mmol/L)有显著性的升高(P<0.05),MGF单独存在情况下在糖代谢方面则没有上述作用,但是IGF-Ⅰ和MGF共同导入的小鼠的血糖调节能力更明显减弱,其最高值(16.30±2.69mmol/L)明显高于其它3组(P<0.001)。因此推测与胰岛素进行拮抗作用的主要是IGF-Ⅰ的N段序列,而产生与糖代谢相关功能的则为暴露的IGF-ⅠC段序列;另一种可能是MGF促进了肌肉细胞对外源DNA的吸收和表达因此其可以作为基因导入的佐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