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4篇
  免费   480篇
  国内免费   2842篇
  2024年   41篇
  2023年   172篇
  2022年   177篇
  2021年   183篇
  2020年   173篇
  2019年   195篇
  2018年   205篇
  2017年   212篇
  2016年   243篇
  2015年   245篇
  2014年   292篇
  2013年   247篇
  2012年   260篇
  2011年   219篇
  2010年   236篇
  2009年   194篇
  2008年   252篇
  2007年   154篇
  2006年   148篇
  2005年   165篇
  2004年   137篇
  2003年   130篇
  2002年   88篇
  2001年   75篇
  2000年   73篇
  1999年   59篇
  1998年   56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38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3篇
  1975年   1篇
  195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961.
二十碳五烯酸等多不饱和脂肪酸高产菌的筛选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自从Dyerbers在1978年指出二十碳五烯酸(EPA)有益于人类健康以来,人们已发现二十碳五烯酸等N-3多不饱和脂肪酸具有预防和治疗动脉粥样硬化、血栓的形成和高血压,防癌抗癌,促进大脑发育,预防老年痴呆,保护视力等功能。目前其唯一商业来源为深海鱼油,但由于鱼油资源有限,且其中的N-3PU-FA由于被氢化和掺入人造黄油或起酥油而破坏,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徐天宇,1995)。人们一直在探索EPA等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新来源。研究表明,能产生有意义EPA的微生物主要有真菌和藻类(戴传超等,1995)。藻类的培养由于受外界的影响…  相似文献   
962.
盐胁迫对植物及其光合作用的影响(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盐胁迫对光能吸收和转换的影响光合作用过程实际上是把太阳能转化为生物化学能的过程,因此,植物要进行光合作用,首先就要吸收光能,然后把所吸收的光能经一系列传递,最后转换成植物所能利用的高能化合物(ATP)。这一系列极其复杂的过程是由存在于叶绿体内、分布于类囊体膜上的各种色素蛋白复合体完成的。因此,要了解盐胁迫对光能的吸收和转换的影响,应先知道盐胁迫对这些复合体有何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盐胁迫下,会使叶片的各种色素蛋白复合体中极为重要的组分──叶绿素含量减少,这是由于NaCl提高叶绿素酶的活性,促进叶…  相似文献   
963.
施钾时期对冬小麦旗叶光合特性和籽粒淀粉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4,他引:14  
在相同施钾量的基础上。采用一次性基施,1/2基施、1/2于拔节期追施。研究施钾时期对小麦旗叶光合特性和籽粒淀粉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分期施钾比一次性施钾提高了小麦开花后旗叶的光合速率、旗叶中磷酸蔗糖合成酶(SPS)和籽粒中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ADPGPPase)的活性,提高了籽粒中蔗糖的供应强度和淀粉积累速率。增加了籽粒产量.研究还表明。两个施钾处理均提高了小麦叶片中蔗糖的合成能力和其在籽粒中转化为淀粉的能力,施钾提高产量的主要原因是施钾较好地协调了光合物质合成、运输与转化,即较好地协调了淀粉合成的源库关系.  相似文献   
964.
秦岭锐齿栎林种群生态位特征研究   总被引:47,自引:4,他引:43  
基于秦岭林区锐齿栎群落31块400m^2的样地调查数据,以物种的重要值为生态位计算的资源状态指标,应用Levins、Hurlbert公式和Pianka公式对该林区锐齿栎群落24种主要乔木和29种灌木进行了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计算与分析.结果表明,该群落中主要优势种群的生态位宽度较大,乔木层的主要优势种群锐齿栎、华山松、漆树、山杨、油松等的Levins、Hurlbert生态位宽度值分别为3.695、1.695、1.325、O.840、0.702和0.036、0.299、0.568、1.721、2.701,灌木层的主要优势种群榛子、美丽胡枝子、鞘柄菝葜等的Levins、Hurlbert生态位宽度值分别为1.833、1.466、0.984和0.111、0.300、0.594.生态位宽度较大的物种对资源利用能力较强,与其它种群间的生态位重叠一般较大;对相似环境要求的物种间生态位重叠较大.  相似文献   
965.
甲氰菊酯和辛硫磷及其混剂的土壤微生物降解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The degradation rates of fenpropathrin, phoxim and their mixture in un-sterilized soil were much quicker-than those in sterilized soil, which indicated that soil microorganisms played a significant role in the degradation pro-cessin soil. The half-life (T0.5) in un-sterilized soil was 56.2 d for fenpropathrin, 57.8 d for mixed fen-propathrin, 48.2 d for phoxim, and 41.7 d for mixed phoxim. The corresponding half-life (T0.5) in sterilizedsoil was 135.1 d, 147.3 d, 123.6 d, and 126.2 d, respectively.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for degradation rates between single use and mixed use of fenpropathrin and nhoxirn.  相似文献   
966.
稻田氮肥的氨挥发损失与稻季大气氮的湿沉降   总被引:56,自引:6,他引:50  
通过田间小区与大田试验,对稻季期间氮肥的氨挥发损失和大气氮湿沉降状况进行了收集和监测。结果表明,每次施肥后的1~3日内氨挥发损失达到最大值,氨挥发损失受当地气候条件(如光照、温度、湿度、风速、降雨量)、施肥时期以及田面水的NH4^+-N浓度等因素的影响,大气氮湿沉降与施肥量和降雨量有关,稻季内由湿沉降带入土壤或地表水中的氮为7.51kg·hm^-2。其中,NH4^+-N的比例为39.8%~73.2%,平均为55.5%;稻季中总氨挥发量与湿沉降的NH4^+-N平均浓度和总沉降量的相关系数分别达到0.988和0.996,呈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967.
广东土壤有机碳储量及空间分布特征   总被引:41,自引:7,他引:34  
根据广东省第2次土壤普查资料,采用GIS技术估算广东省土壤有机碳储量及空问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广东省陆地土壤有机碳储量约为17.52×10^8t.砖红壤、红壤和赤红壤的土壤有机碳密度分别为8.83、10.31和9.15kg·m^-2,略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三者占广东省土壤面积的67.91%;广东省黄壤和水稻土的有机碳密度分别为12.08和12.17kg·m^-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广东省平均土壤碳密度为10.44kg·m^-2.土壤有机碳密度总的分布规律是东南沿海地区高于粤北山区,其中粤北和粤中土壤有机碳密度为5~10kg·m^-2,粤东的沿海地区土壤有机碳密度为10~15kg·m^-2,二者合计占全省土壤面积的89.24%;土壤有机碳密度主要在5~15kg·m^-2范围内变动.  相似文献   
968.
奈曼地区灌溉麦田蒸散量及作物系数的确定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利用大型蒸渗仪测定了奈曼地区春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全生育期的蒸散量,并引用FAO Penman-Monteith等5种方法计算了相应时期的参考作物蒸散量,比较了FAO Penman-Monteith公式与其它4种方法间的关系,最后运用作物蒸散量和参考作物蒸散量计算了春小麦的作物系数.结果表明,春小麦苗期每周日平均蒸散量小于3mm·d^-1,随着叶面积系数增大,日平均蒸散量达到最大值6.49mm·d^-1(抽穗开花期),最终下降至1.94mm·d^-1(灌浆成熟期);根据试验年份的降雨分布情况,该地区的自然降水不能满足春小麦对水分需求,小麦苗期、拔节期和抽穗开花期水分亏缺比较严重,是田间水分管理的关键时期;与FAO Penman-Monteith公式的计算结果相比较,用Penman公式和FAO-24 Blaney-Criddle公式估算奈曼地区参考作物蒸散量误差较小;奈曼地区春小麦苗期、营养期、生殖期、成熟期4个生长阶段的作物系数分别为0.45、0.90、1.1l和0.52,其中成熟期的作物系数值与FAO-24给出的小麦作物系数值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969.
研究了我国北方地区主要轮作制度下,土壤一植物生态系统中硫的主要输入(归还)与输出(攫取)途径.结果表明,在我国北方普遍推行的小麦-玉米轮作制中,作物收获物从土壤中攫取的硫素总量为每年26.4kg·hm^-2,由根系和植物其它残留物归还给土壤的硫素为每年6.8kg·hm^-2;在小麦.大豆轮作制中。作物收获物从土壤中攫取的硫素总量为每年24.4kg·hm^-2,对土壤的归还量为每年7.2kg·hm^-2;而在玉米-油菜轮作制中,收获物从土壤中攫取的硫量为每年45.4kg·hm^-2,归还给土壤的硫量为每年8.7kg·hm^-2;其它作物如棉花、高粱、花生、水稻种植一季通过收获物从土壤中带走的硫量分别为每年7.9、6.4、6.7和18.9kg·hm^-2。对土壤的归还量分别为每年2.6、1.8、4.3和5.6kg·hm^-2.通过对系统主要输入输出通量的估算,几种主要农田生态系统硫盈亏的状况计算结果说明,供试作物皆存在硫亏缺状况:小麦每年6kg·hm^-2、玉米8.5kg·hm^-2、油菜24kg·hm^-2、水稻7.1kg·hm^-2.  相似文献   
970.
涕灭威及其复合污染对斑马鱼胚胎DNA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一种毒性很高的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涕灭威和广泛使用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组成的复合污染体系对斑马鱼胚胎DNA的影响.结果表明,涕灭威对斑马鱼胚胎DNA的损伤随浓度增大而加重,但低浓度涕灭威在短时间内造成的DNA单链断裂是可以修复的,高浓度则导致难以修复的双链断裂.一定浓度(20mg·L^-1)的SDBS在复合污染体系中能减弱涕灭威的毒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