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4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29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1.
鱼类实验动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阐述了鱼类作为实验动物的优点,介绍了国外鱼类实验动物和我国的鱼类实验动物,探讨了鱼类实验动物的应用。  相似文献   
82.
60Co-r射线辐照对几种植物提取物有效成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贯叶连翘,银杏,枳实,红车轴草,当归,灵芝,茶提取物为研究对象,采用^60Co-r辐照新技术,研究了10kGy辐照剂量对它们有效成份的影响。结果表明:辐照对贯叶连翘,银杏,枳实,红车轴草,当归,灵芝几种提取物的有效成份无明显影响;辐照后绿茶提取物中儿茶素含量较对照下降5.29%,普洱茶提取物中茶多酚含量较对照增加9.45%。  相似文献   
83.
野外用剥落法采集落叶松(Larixgmelini)根际土与非根际土,分析P浓度的变化,结果表明,落叶松根际土与非根际土全P浓度无明显差异,但根际土有效P却明显高于非根际土.12年生时根际土有效P增加12.6%,40年生时增加23.4%,表明落叶松根际对土壤中的P具有活化作用.落叶松根际土无机P各组分与非根际土亦有差异,表现出根际土OP低于非根际土,AlP、FeP、CaP和NH4ClP则高于非根际土的趋势.落叶松根际土的pH低于非根际土,但落叶松根际并未发生明显酸化.落叶松根际有效P与pH变化相关不显著.  相似文献   
84.
HSE管理体系是一种先进的规范化、系统化、科学化、制度化的管理方法,推行HSE管理体系是石油石化行业安全管理的现代模式。本文就HSE管理体系及其在企业中的重要性展开简要概述,同时对如何使HSE管理体系在企业中行之有效地落实进行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85.
高会  翟水晶  孙志高  何涛  田莉萍  胡星云 《生态学报》2018,38(17):6136-6142
2016年1—12月,选择闽江河口鳝鱼滩的短叶茳芏湿地、互花米草湿地以及二者的交错带湿地为研究对象,采用定位研究方法探讨了互花米草入侵影响下湿地土壤有效硅含量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互花米草入侵影响下3块湿地土壤有效硅含量随时间推移整体呈波动上升趋势;互花米草入侵显著提高了鳝鱼滩湿地30—60 cm土层土壤有效硅含量(P0.01),与短叶茳芏湿地相比,交错带湿地和互花米草湿地30—60 cm土层土壤有效硅含量分别增加了8.56%和19.97%,逐步线性回归分析表明土温和电导是影响其变化的重要因素(P0.01)。研究互花米草入侵影响下湿地土壤有效硅含量的变化特征,对于揭示湿地生态系统生源要素硅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以及互花米草入侵及其扩张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6.
黄芪A6组分对流感病毒感染小鼠的防治作用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左丽  陈力 《Virologica Sinica》1997,12(4):342-345
用黄芪生药1250~5000mg/kg,连续给药小鼠5d,其A6组分对100LD50或100ID50感染的BALB/C小鼠都有明显的预防和治疗作用,可降低感染幼鼠的死亡率和延长其平均存活天数;降低感染成年鼠的肺湿重。经X2和t检验,有显著性差异。且预防效果优于治疗。早期给药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87.
1958年,池塘养鱼事业也象祖国的其它事业一样,在党的正确领导下,掀起了巨大的跃进,高额丰产大量出现,井且在这丰产经验的基础上总结出“水、种、饵、密、混、轮、防、管”的养鱼八字经。其中“水”字是包含水质和水深二重意义,是八字养鱼经的第一个字,有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8.
张敏  孙宝利  宋阿琳  梁永超  于冰  范分良 《生态学报》2016,36(18):5856-5864
采用灭菌土壤分别接种不同稀释倍数(1、10~(-2)、10~(-4)和10~(-6))未灭菌土壤悬浊液的方法,研究了土壤微生物多样性降低对油菜生长和养分吸收、土壤养分有效性和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着接种土壤悬浊液稀释倍数增加,油菜生物量逐渐降低,10-4的油菜生物量显著低于1和10~(-2),10~(-6)仅为1的26%;(2)油菜氮、磷和钾的吸收量与油菜生物量呈现相同的变化规律;(3)土壤铵态氮浓度随接种土壤悬浊液稀释倍数增加而降低;而土壤硝态氮则以10~(-4)为最高,其它处理间没有显著差异;土壤有效磷未发生显著变化;有效钾反而有上升趋势;(4)土壤多酚氧化酶(PhO X)活性随接种土壤悬浊液稀释倍数增加逐渐升高;β-1,4-葡萄糖苷酶(βG)活性以10~(-6)为最高,而其它处理差异不显著;土壤亮氨酸酶氨肽酶(LAP)活性和酸性磷酸酶(AP)活性变化不显著;(5)相关分析表明,油菜生物量与土壤铵态氮浓度的对数显著正相关;与多酚氧化酶、葡萄糖苷酶和亮氨酸氨肽酶活性显著负相关。研究表明,微生物多样性降低主要通过抑制土壤氮素释放影响植物生长。  相似文献   
89.
长期施肥条件下西南黄壤旱地有效磷对磷盈亏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贵州黄壤肥力与肥效长期定位试验为平台,探究有效磷(Olsen-P)与土壤累积磷盈亏、磷肥用量的关系,确定西南黄壤旱地最佳磷肥施肥量,通过Mitscherlich方程模拟作物相对产量对土壤Olsen-P的响应关系,明确西南黄壤旱地的农学阈值.结果表明: 施用磷肥可显著提高土壤Olsen-P含量,不同施磷处理间提升幅度主要与磷肥施用量有关;不施磷处理土壤磷素一直处于亏缺状态,施磷处理土壤磷素有盈余,其中全量有机肥配施全量化肥处理(MNPK)作物吸磷量和磷素盈余量最高,同等施磷水平下,与单施化肥处理(NPK)相比,有机肥配施化肥处理(1/4 M +3/4 NPK、1/2 M +1/2 NPK)更能促进作物对磷素的吸收,提高磷素累积利用率.土壤累积磷盈亏与土壤Olsen-P增量呈显著直线相关关系(P<0.05),土壤中磷素每盈余100 kg·hm-2,MNPK、1/4 M +3/4 NPK、1/2 M +1/2 NPK、NPK处理Olsen-P分别增加16.4、13.0、21.4、5.6 mg·kg-1,有机肥与化肥配施能有效增加土壤Olsen-P含量.西南黄壤旱地Olsen-P的农学阈值为22.4 mg·kg-1;土壤每年磷盈亏和Olsen-P含量与磷肥施用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磷肥用量(纯P)为每年33.3 kg·hm-2时,土壤磷盈亏呈持平状态,Olsen-P农学阈值对应的施肥量(纯P)为每年45.9 kg·hm-2.西南黄壤旱地Olsen-P含量主要与施磷水平有关,当年施磷量为45.9 kg·hm-2时可获得最佳的作物产量,磷肥利用率高;当年施磷量高于45.9 kg·hm-2时,作物产量对磷肥用量无响应,大量磷素累积在土壤中,增加了磷素的环境流失风险.西南黄壤旱地长期施用有机肥处理单位累积磷盈余量提升土壤Olsen-P的速率大于单施化学磷肥处理.  相似文献   
90.
【目的】明确不同波长的LED光源对韭菜迟眼蕈蚊Bradysia odoriphaga Yang et Zhang求偶、交配及繁殖等生殖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红(625~630 nm)、橙(600~605 nm)、黄(590~595nm)、绿(525~530 nm)、蓝(455~460 nm)和白(6 000~6 500 k)6种LED光源在韭菜迟眼蕈蚊成虫交配期进行照光处理,观察统计其求偶和交配行为以及单雌产卵量、卵孵化情况和有效后代数量。【结果】韭菜迟眼蕈蚊成虫求偶前期时长在橙光下最长,为28.48 min。求偶率在蓝光下最高,为86%;橙光下最低,为48%。交配期时长在蓝光下最长,为4.59 min;橙光下较短,为4.23 min。单雌产卵量在各波长光源下与对照均无显著差异。卵孵化率在蓝光下最低,仅为43.41%。有效后代数量在蓝光下最低,仅为27.00头;橙光下次之,为43.40头。【结论】LED光源的波长可影响韭菜迟眼蕈蚊的生殖行为,其中橙光(600~605 nm)不利于其求偶、交配和繁殖;蓝光(455~460nm)虽有利于其求偶和交配,但明显抑制其繁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