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3篇
  免费   63篇
  国内免费   24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唐增  黄茄莉  徐中民 《生态学报》2010,30(9):2354-2360
确定生态系统服务供给量与付费标准是进行生态系统服务付费研究的关键问题。最小数据方法是一个推导生态系统服务供给曲线的数学模型,该模型通过分析土地利用收益的空间分布,计算出生态系统服务机会成本的空间分布,从而推导出生态系统服务供给曲线。介绍了最小数据方法,然后以黑河流域张掖市甘州区为例,以植被蒸散发量的减少表征生态系统服务,通过调查获得机会成本的空间分布,利用最小数据方法推导了水资源服务供给曲线。结果表明:随着补偿价格的提高,农业部门提供的水资源服务逐渐增加。当补偿价格从0.067元m-3(农业用水价格)提高到3元m-3(建筑用水水价),农业部门提供的水资源服务由2.08×106m3a-1增加到2.7×108m3a-1。这表明,采用生态系统服务付费政策可以有效减少农业用水量,同时这也为补偿标准的制定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2.
目的测定诺氟沙星、恩诺沙星、环丙沙星、安普霉素和庆大霉素5种抗生素对林麝化脓隐秘杆菌的最小杀菌浓度,为选择治疗林麝脓肿病的有效药物提供指导。方法将菌液与不同浓度的抗生素混合作用30min,再加入中和剂作用10min,吸取300mL作用液均匀涂布在胎牛血清培养基上,38℃培养48h,观察并记录。结果 5种抗生素对化脓隐秘杆菌的最小杀菌浓度不一致,对4株菌杀菌效果相对较好的药物为环丙沙星(CIP),但对TP1需要较高浓度(128μg/mL)。结论喹诺酮类抗生素虽然抑菌效果较明显,但要完全杀死化脓隐秘杆菌却需要较高浓度,这很可能与化脓隐秘杆菌菌膜的存在有关。到目前为止,治疗林麝脓肿病的首选药物为喹诺酮类抗生素,尤以环丙沙星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53.
以冷却猪肉为研究对象,评价近红外光谱(NIR)技术用于肉类物理特性预测的可行性以及不同的光谱处理方法和建模方法对预测准确性的影响。试样取自排酸24h的同一批猪胴体的小里脊肉,采集4000—10000cm-1的光谱。经外部验证的偏最小二乘(PLS)模型在预测pH时表现出良好的相关性(Rc^2=0.88,Rp^2=0.80,SEC=0.08,SEP=0.084),嫩度与蒸煮损失模型的相关性分别是Rc^2=0.50和0.57,R;=0.34和0.50。在各种光谱预处理方法中,平滑处理结合多元散射校正(MSC)或标准正态变量变换(SNV)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54.
三种回归分析方法在Hyperion影像LAI反演中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华  鞠洪波  张怀清  林辉  凌成星 《生态学报》2012,32(24):7781-7790
借助GPS进行地面精确定位,利用LAI-2000冠层分析仅在攸县黄丰桥林场开展130个样地(60m×60m)的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LAI)测量.采用FLAASH模块对Hyperion数据进行大气校正并与地面同步冠层观测数据进行拟合,通过研究地面实测LAI与Hyperion影像波段及其衍生的系列植被指数(NDVI、RVI等)的相关性,筛选出估算叶面积指数的植被指数因子.应用曲线估计、逐步回归及偏最小二乘三种回归分析技术分别建立叶面积指数的最优估算模型.结果表明:参与建模的因子中,比值植被指数(RVI)与LAI的相关性最大,敏感性最高,其次是SARVI0.1,NDVI705,NDVI,SARVI0.1,SARVI0.25;曲线估计、逐步回归分析和偏最小二乘回归三种分析方法所建的6个回归模型中,偏最小二乘回归的拟合效果最好,预测值与实测值的决定系数R2为0.84、曲线估计的拟合效果最低,预测值与实测值的决定系数R2为0.64;建模精度分析表明,选用5-6个自变量因子进行LAI建模是可靠的,以6个植被因子建立的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预测精度最高.  相似文献   
55.
单细胞原核生物是原始的细胞生命形式,确定细菌必需基因和最小基因组对理解生命的本质、细胞生命的起源和进化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文中简要介绍近年来有关细菌的必需基因、最小基因组和合成细胞的研究方法、理论和进展。还特别介绍人工建立最小细菌基因组的策略以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讨个性化后侧入路治疗单纯性胫骨平台后髁冠状面骨折手术方法。方法:12例单纯性胫骨平台后髁冠状面骨折的患者,采用后内侧或后外侧以及后内后外联合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结果:12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8-24个月,平均13个月。患者膝关节功能评定按Hohl评分标准:优10例,良2例。复查X线片:骨折复位良好,关节面未见明显塌陷。结论:个性化后侧入路治疗单纯性胫骨平台后髁骨折冠状面可直视下暴露胫骨平台后髁,提供了更广阔的操作空间,有利于骨折的解剖复位内固定。  相似文献   
57.
目的:探讨Modified Kugel补片治疗腹股沟疝的手术操作要点,并评价其疗效。方法:对2010年1~12月我院应用ModifiedKugel补片行开放性前入路腹膜前修补术的82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平均手术时间(55±10)min,术后住院(5.2±1.4)d。术后无尿潴留、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全组病人伤口一期愈合,无浆液肿及感染发生。术后随访12-23个月,无复发。结论:应用Modified Kugel补片修补腹股沟疝是一种创伤小、无张力、安全的手术方式,术后恢复快,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8.
北京市5种园林树木蒸腾作用模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北京市园林5种常用乔木,国槐(Sophora japonica)、银杏(Ginkgo biloba)、白蜡(Fraxinus chinensis)、杜仲(Eucommia ulmoides)和臭椿(Ailanthus altissima)等植物蒸腾作用与周围环境气象因子(温度、湿度、太阳有效辐射)及植株叶面积指数相关关系的研究,利用Javis公式计算冠层气孔阻力,同时采用PM公式计算冠层蒸腾速率和植株日蒸腾量,并分析不同乔木的冠层气孔导度对环境主要驱动因子的响应规律。结果表明:5种被观测乔木中,国槐耗水量最大,白蜡耗水量最小,植株蒸腾量大小依次为国槐〉银杏〉杜仲〉臭椿〉白蜡(P<0.01)。植物叶片气孔导度及蒸腾量与环境驱动因子太阳辐射及水气压亏缺的相关关系表明,在土壤水分条件较好时,国槐长势优于其它4种乔木,但是其对水分的利用不够经济,在干旱的情况下不能有效节水。  相似文献   
59.
大蒜中生理活性物质对致病细菌的体外抑制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从鲜蒜中提取蒜氨酸、蒜氨酸酶和蒜素,测定了蒜氨酸、蒜氨酸酶、蒜氨酸+蒜氨酸酶、蒜素和蒜汁对10种致病细菌的抑菌作用及最低抑菌浓度。方法:采用平板打孔法和液体2倍稀释法。结果:蒜氨酸酶、蒜氨酸+蒜氨酸酶、蒜素和蒜汁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鲍曼不动杆菌等10种菌株的抑菌环直径均大于7mm。蒜氨酸+蒜氨酸酶对鲍曼不动杆菌的抑菌作用是50mg/mL氨苄青霉素的1.5倍。蒜氨酸+蒜氨酸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类产碱假单胞菌和福氏志贺氏菌的MIC为0.19mg/mL。结论:蒜氨酸酶、蒜氨酸+蒜氨酸酶、蒜素和蒜汁在体外具有明显的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60.
云南元江印楝植物内生真菌的种类组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悉内生真菌在植物体内的多样性,从中寻找新的具有生物活性的微生物资源,我们研究了云南元江4个不同地理种源印楝(Azadirachta indiea)生真菌的种类组成、数量及分布规律.从印楝植物茎和果实中共分离到372株内生真菌,分属于50属,分布最广的类群是刺盘孢菌属(Colletotrichum),占总菌株的25.54%;其次是交链孢属(Alternaria)(11.56%)和炭角菌属(Xylaria)(7.80%).各组织获得菌株数量比例最大的分别为ka种源茎部(19.89%)、ck种源茎部(19.62%)和ma种源茎部(18.82%);最小的为ka种源果实部(5.11%)和ku种源果实部(6.18%).丰富度最大的为ma种源(包含29属),最小的为ku种源(23属).印楝植物茎部分离到的菌株类群和数量明显多于果实.不同地理种源印楝植物内生真菌的种类组成没有明显差异,但是有的内生真菌表现出一定的宿主或组织专一性.印楝植物丰富的内生真菌资源可能成为产生具有生物活性次生代谢产物的重要来源,尤其是与宿主植物相关的印楝素类四降三萜化合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