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7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23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87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以西北干旱区祁连山系杂木河流域为研究区,应用分布式水文模型(SWAT)对该流域的径流进行模拟研究,探讨了流域尺度和微地形尺度7种不同植被组合模式下水文响应特征。结果表明:流域尺度上,单一植被模式在水分收支各分支中能够明显加大流域总蒸散发量,减少流域出山径流量,增加流域的水分蓄变量,为水资源的可持续供给带来时间变异;组合模式明显改善流域水分收支比例,适度减弱流域蒸散发量,增加流域出山径流,为水资源可持续供给提供恒量保证,减弱局地的水资源时间变异程度;微地形尺度上,各种景观类型的水文效应随着海拔高度变化基本一致,径流深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减小,蒸散发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增加。不同高度分级中,植被组合模式的不同导致在不同坡度条件下水文效应差异显著,40°坡度是水文效应变化规律发生变化的一个拐点。基于上述分析,提出祁连山区最佳水源涵养效应的生态模式。  相似文献   
132.
"家庭动物"或"伴侣动物"的提法较"宠物"而言,更为确切并规范。伴侣动物往往因为种种原因成为城镇的流浪动物,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社会问题。遗弃宠物的原因尽管多种多样,深层次原因主要还是伦理道德的缺失。流浪动物日益泛滥,正在拷问人类的精神文明,有必要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动物福利在当今社会已不仅仅是概念化的一般性号召,一些发达国家出版的动物法典对犬、猫的福利有专题阐述。法典不仅对伴侣动物的各种福利条件作了具体规定,同时还提出了最低标准和最佳方案。本文以犬的食物饲喂、饮水及犬舍的要求为例,逐一介绍。  相似文献   
133.
太行山中段植物群落优势种生态位研究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李军玲  张金屯 《植物研究》2006,26(2):156-162
运用TWINSPAN把样方分为8个群落类型,用Levins、Shannon-wiener生态位宽度公式和Petraitis生态位特定重叠指数公式测定群落中主要种群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并分析各种群生态位的生态学意义。在总群落中,披针苔草和草地早熟禾的生态位宽度最大,说明它们对群落环境的适应能力最强,对资源的利用能力也最强;在不同的群落里(群落Ⅰ到群落Ⅷ),相同种群生态位宽度有极大差别,草地早熟禾在群落Ⅱ中,B1为 2.753,B2为 15.561,在群落Ⅷ中,B1为0,B2为1;总群落中,各种群的生态位宽度明显大于其在其他群落里的生态位宽度。两个种群的生态位重叠值越大,说明它们占据越相似的资源空间,珠芽蓼和火绒草的生态位重叠值高达0.892(群落Ⅰ中),说明它们利用资源的相似性程度很高;在总群落中,各种群之间生态位重叠值都很低。  相似文献   
134.
山西绵山植被优势种群生态位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张桂萍  张峰  茹文明 《植物研究》2006,26(2):176-181
应用Shannon-Weaver指数和Portraitis方法,研究了山西绵山植被优势种群的生态位宽度、生态位普遍重叠和特定重叠,结果表明:(1)乔木层中辽东栎生态位宽度最大(2.458 7);灌木层中山桃(2.342 2)和土庄绣线菊(2.306 1)生态位宽度最大;草本层中披针苔草(2.518 7)和山蒿(2.218 2)生态位宽度最大。这主要由于这些物种的生态幅较宽,是绵山植被的主要建群种或优势种,对环境具有广泛的适应性;(2)群落中25个优势种群之间并不存在完全的普遍重叠,说明这些植物各自具有不尽相同的生物学特性及生态适应性;(3)乔木层物种除辽东栎与其它植物间具有一定的重叠之外,其它乔木间生态位重叠较少;灌木层中六道木与土庄绣线菊生态位重叠值最大(0.663),其次是山桃和胡枝子(0.587);草本植物中披针苔草与糙苏(0.339)、铁杆蒿与山蒿(0.245)表现出较大的特定重叠。种对间生态位重叠值越大,表明它们彼此间具有较为相似的生物学特性和生态适应性,反之亦然。如六道木与土庄绣线菊、披针苔草与糙苏,它们均为耐荫植物,具有一定程度的耐荫性;而山桃和胡枝子、山蒿与铁杆蒿则为喜阳耐旱植物。  相似文献   
135.
在中国植被分区上,山西恒山是温带草原地带与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地带的交错区。本文采用Shannon-Wiener 生态位宽度指数将南北坡群落的建群种群分别划分为3个生态类群。南坡的山蒿、小红菊、披针叶苔草、地榆,北坡的披针叶苔草、山菊、硬质早熟禾、麦瓶草、地榆占据较宽的生态位,生态位泛化比较明显。而南坡的鹅绒委陵菜、三裂叶绣线菊、虎楱子、沙棘,北坡的长芒草、碱茅、山蒿、珠芽蓼、铃铃香、三裂叶绣线菊、沙棘、青杨占据较窄的生态位,这与种群所处的具体生境密切相关。南坡16个建群种群构成的240个种对中有100个种对表现出生态位重叠,占整个种对的41.9%,表明恒山南坡16个种群间具有比较显著的生态位重叠。北坡21个建群种构成的420个种对中69个种对有生态位重叠,占整个种对的16.4%,说明这21个种群并不表现出显著的生态位重叠,各种群间生态位明显分离,说明不同种群利用资源的差异性比较显著。这主要是由于恒山南坡山势平缓,而北坡陡峭,南坡植被呈连续性分布,而北坡植被由于海拔高差大,植被垂直带谱中经常有断带现象,所以,生态位重叠现象比较少见。通过对南北坡建群种群的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的整体比较,可以比较客观的确立恒山作为温带草原地带与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地带的分界。  相似文献   
136.
在离子束介导外源全DNA转化中,外源DNA包含有供体的所有遗传信息,对受体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因此转化效果无法用统一的转化率来衡量,这也增加了转化过程中最佳转化条件的选择难度。本论文的主要工作是根据不同离子剂量介导外源全DNA转化的拟南芥菜在遗传和生理上的变化选择合适的转化剂量。剂量实验结果表明:拟南芥菜种子的剂量-存活率曲线为"马鞍型",在"鞍桥"上选择0.5×1017ions/cm2、1.5×1017ions/cm2和2.5×1017ions/cm2三个有代表性的剂量介导薄荷全DNA转化拟南芥菜,三个转化当代群体的出芽、成苗长势以及表型变异情况有明显的不同,综合分析表明:1.5×1017ions/cm2为离子束介导外源全DNA转化拟南芥菜的合适剂量。  相似文献   
137.
千怀遂 《生态学报》1998,18(1):48-55
最佳时相遥感图象的选择是农作物遥感估产的关键环节之一,它必须兼顾作物识别和单产模拟对遥感时相选择的要求,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影响因素,根据农作物遥感估产中各项工作的具体要求,以提高遥感图象中目标作物信息及其与作物单产关系的显著程度为主要目的,分析了农作物遥感估产最佳时间的选择依据,认为它主要包括作物光谱的种间差异、作物物候的种间差异、太阳高度角的变化,作物产量形成的关键期、作物面积泽收获面积的代表性以  相似文献   
138.
1 引  言随着中华绒螯蟹 (Eriocheirsinensis)人工育苗规模的扩大 ,生产实践中有关小型甲壳类活体饵料投喂问题受到生产者和一些学者的重视[1,3 ,4] ,本研究分析中华绒螯蟹幼体消化道内甲壳质消化细菌 ,试图从该方面探讨中华绒螯蟹幼体与甲壳类活体饵料动物之间的关系 .有关水生动物消化道内甲壳质消化细菌 ,曾在鱼胃中有发现 .中华绒螯蟹消化道内微生物的研究未见有报道 ,我们对中华绒螯蟹 氵蚤Ⅰ大眼幼体消化道内甲壳质消化细菌进行了分离筛选 ,以探讨其消化机理 ,并为人工育苗生产中合理选择时机投喂卤虫 (Artemiasalina)、枝角类等…  相似文献   
139.
开都河流域天山桦树轮宽度年表的建立及其气候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开都河流域中段采集的天山桦树芯样本,建立了这一采样点的树轮宽度年表。该年表的特征参数与其他地区已有的桦木树轮宽度年表相近,且能较好地反映研究区内天山桦树轮宽度变化的基本特征。该年表与研究区内雪岭云杉树轮宽度年表间的相关分析表明,两者在全频域、高频域及低频域上均存在显著正相关。树木生长气候响应分析结果显示,天山桦树轮宽度与降水量的相关则不显著;而与上年12月呈显著正相关(r= 0.346,P < 0.01,n=59),与当年6月的平均气温呈显著负相关(r=-0.312,P < 0.01,n=60)。该年表存在2.1、4.0a和~50a变化准周期,并且其与3月多元El Nio-Southern Oscillation (ENSO)指数存在相似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40.
辽宁省人工林樟子松径向生长对水热梯度变化的响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树轮年代学的理论和方法,建立辽宁地区人工林樟子松年轮宽度年表网络,研究人工林樟子松树木年轮生长变化,探讨樟子松生长与气候变化的关系以及其对水热梯度变化的响应规律。结果表明,研究区各采样点人工林樟子松的径向生长变化呈现较为一致的显著下降趋势(P0.05),并且下降趋势由西北至东南降低。空间上水平上,研究区樟子松的径向生长与研究区降水和相对湿度的空间梯度变化吻合(P0.05),均呈西北至东南增加的特点;各采样点樟子松年轮宽度变化的平均敏感度与降水量、相对湿度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但与温度的正相关关系不显著。各样点樟子松径向生长与月降雨量和月平均相对湿度多呈正相关关系,与月平均温度多呈负相关关系,进一步表明区域水分因子对人工林樟子松生长的限制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