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17篇
  免费   1064篇
  国内免费   2104篇
  2024年   94篇
  2023年   284篇
  2022年   274篇
  2021年   287篇
  2020年   307篇
  2019年   337篇
  2018年   242篇
  2017年   305篇
  2016年   348篇
  2015年   321篇
  2014年   509篇
  2013年   361篇
  2012年   411篇
  2011年   411篇
  2010年   357篇
  2009年   374篇
  2008年   424篇
  2007年   346篇
  2006年   316篇
  2005年   319篇
  2004年   329篇
  2003年   307篇
  2002年   273篇
  2001年   247篇
  2000年   200篇
  1999年   204篇
  1998年   150篇
  1997年   187篇
  1996年   173篇
  1995年   175篇
  1994年   164篇
  1993年   122篇
  1992年   143篇
  1991年   106篇
  1990年   110篇
  1989年   102篇
  1988年   53篇
  1987年   61篇
  1986年   45篇
  1985年   58篇
  1984年   21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196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01.
门源草原毛虫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严林 《昆虫知识》1996,33(3):164-167
  相似文献   
102.
褐飞虱生物型特异性蛋白质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方继朝  杜正文 《昆虫学报》1996,39(3):330-332
  相似文献   
103.
温泉蛇的染色体组型及Ag-NORs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次报道了温泉蛇(Thermophisbaileyi)的染色体组型及AgNORs,其核型模式可表达为2n=36=14M+2T+20m,ZW型性决定,Z和W分别为中及亚端部着丝点染色体。该结果与游蛇属种类的核型有较大差异,从而旁证了将温泉蛇从游蛇属中分出的观点。仅一对NOR于No.9染色体长臂并与其次溢痕位置相当,该NOR与锦蛇属种类一致而与游蛇类不同。根据染色体特征,认为温泉蛇在游蛇亚科中处于较为原始的地位。  相似文献   
104.
双梭孢虫草无性型的鉴定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刘作易  梁宗琦 《真菌学报》1996,15(3):210-214
从贵州省贵阳市黔灵山采集分别寄生于不同刺蛾茧上,宏观特征呈简单和分枝的双棱孢虫草,经对子囊孢子诱发微循环产孢研究确证,双包虫草的无性型为隔梭孢属一新种,双梭隔梭孢。  相似文献   
105.
天然型与非天然型脱落酸的生物活性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新方法精制脱落酸(ABA)异构体试样,提高了(S)-(+)-ABA与(R)-(-)-ABA两对映体纯度。抑制生长试验和残留量分析以及气孔闭合试验表明:天然型(S)-(+)-ABA活性显著高于非天然型(R)-(-)-ABA或(SR)-(±)-ABA。抑制莴苣种子发芽50%的活性强度,(S)-(+)-ABA约是(R)-(-)-ABA的5倍,(SR)-(±)-ABA介于两者之间。抑制萝卜下胚轴生长试验,最显著有效期为2~6d,生理作用期约为一周,(S)-(+)-ABA活性是(R)-(一)-ABA的3.5倍。鸭跖革气孔闭合试验,(S)-(+)-ABA活性比(R)-(-)-ABA高1倍。  相似文献   
106.
李宁  陈永福 《遗传学报》1995,22(6):478-486
本研究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成功地克隆了枯草芽孢杆菌缺陷型原噬菌体PBSX阻遏基因及其温度敏感型等位基因。核苷酸序列分析发现,野生型及其温度敏感型阻遏基因之间的碱基变异较大,但却存在几乎完全相同的开放读框,尤其是开放读框orfⅠ,可能编码着113个氨基酸的阻遏蛋白,并且还推定了开放读框的启动区和核糖体结合位点。通过互补实验,证实了野生型阻遏基因的产物能够抑制温度诱导PBSX原噬菌体,表明克隆的基因有着正常的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107.
一个恢复力受单基因控制的水稻CMS育性回复突变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 ̄(60)Co-γ射线对具有印尼水田谷细胞质的籼稻细胞质雄性不育系Ⅱ-32A干种子进行诱变处理,获得了一育性回复突变体T24。育性基因未纯合的突变体分离出可育株和完全不育株,比例为3∶1;其与Ⅱ-32A和珍汕97A测交,F1代分离出1∶1的可育株和不育株。育性稳定株系与Ⅱ-32A和珍汕97A杂交,F2分离成3∶1的可育株和不育株。表明其育性回复是由一对基因显性突变所致。这一突变体对不育系的育性恢复机制不同于明恢63、20964等恢复系,后者表现为两对显性恢复基因作用。未观察到T24与亲本Ⅱ-32A除育性以外的其他性状的差异,因而两者构成育性恢复基因的近等基因系。本文还对不育系育性回复类型和T24的理论意义与育种价值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8.
人类T细胞白血病病毒I型(HTLV-I)是成人T细胞白血病(ATL)的病因。HTLV-I基因组中的pX基因区域编码p40^tax和p27^rex蛋白,前者可反式激活病毒的LTR和IL-2R及c-fos、TGFβ1等细胞基因,加强转录过程,在白血病发生中发挥重要作用。p27^rex蛋白则在转录后水平进行反馈性调节。白血病的发生机理是多因子参加的多步骤过程。  相似文献   
109.
尖三刺角蝉的核型与性二型现象:同翅目:角蝉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尖三刺角蝉Thicentrusacuticornis的雌雄均只有10条染色体,性别决定为XY型,是角蝉科已知最为独特的核型特征,该种具有明显的性二型现象,由于雄性不具有上肩角,极易被误认为是秃角蝉属CentrotoscellusFunkhouser的种类。本文根据染色体特征,首次确定了该种的雄性,并对其形态特征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110.
通过纯化和分析人胎盘催乳素,发现其有两个等电点,与文献报道不一致,利用等电聚焦制备电泳分离了两个等电点组分,免疫学活性测定的结果表明,两个组分均有活性,且活性有差别,等电点高的组分,免疫学活性强,通过N端氨基酸分析发现,两组分的N端均为缬氨酸,推测人胎盘催乳素存在亚型,为进一步研究人胎盘催乳素的结构和功能以及临床上正确地利用此激素提供了有价值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