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3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20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新疆药用苔藓植物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首次报道了台藓芭用植物资源18种,并阐述了他们的地理分布,生境及主要功效。  相似文献   
122.
新疆三工河流域苔藓植物生活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将新疆三工河流域苔藓植物的生活型划分为:漂浮型、石生固着型、附生固着型、水生根着型、中生根着型和旱生根着型等类型。其中,中生根着型种类最多,占该流域苔藓植物种数的89.81%,主要分布于森林带;其次为旱生根着型,占该流域苔藓植物种数的11.57%;漂浮型种类最少,只占该流域苔藓植物种数的1.38%,且分布范围十分有限。从分析结果还可知,新疆三工河流域苔藓植物的种类和生活型类型是比较丰富的,反映出该流域独特而复杂的苔藓植物多样性特点。  相似文献   
123.
新疆出血热(Xinjiang hemorrhagic fever,XHF)在国际上称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Crimean-Congo hemorrhagic fever,CCHF),是由经蜱传播的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毒(CCHFV)引起的烈性传染性疾病,流行于中国新疆南部、俄罗斯北部、中东、南部欧亚大陆及非洲撒哈拉地区,平均病死率在20%~70%[1-4].中国的CCHF于1965年第一次诊断于新疆南部的巴楚县(病死率高达90%),时称巴楚出血热[5];后因在北疆地区亦查出抗体,故改称为新疆出血热(XHF),并在国内广泛沿用[6].  相似文献   
124.
新疆紫草中抗生育化学成分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新疆紫草(Arnebia euchroma(Royle)Johnst.)的根部分得四种酚类化合物,经波谱分析,确定为rabdosiin二钾盐(dipotassium rabdosiin 1),迷迭香酸钾盐(potassium rosmarinate 2),迷迭香酸钠盐(sodium rosmarinate 3),阿魏酸钠盐(sodium ferulate 4).其中rabdosiin二钾盐具有显著的抗生育活性,而迷迭香酸钾盐、迷迭香酸钠盐和阿魏酸钠盐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获得.  相似文献   
125.
新疆石竹属野生种核糖体DNA的ITS序列与亲缘关系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新疆是我国石竹属植物分布和分化中心,种质资源丰富。通过采用PCR直接测序法,对新疆石竹属(Dianthus)植物野生种共8个种及外类群(Lychnis coronata Thunb)rDNA的ITS区(包括ITS-1,5.8S,rDNA和ITS-2)进行序列测定。研究结果说明,新疆石生属植物的ITS序列总长度为617-621bp,长度变异较小,仅相差4bp,种间序列同源性很高,达97.6%-99.8%,外类群的序列同源性为80%左右。ITS区序列在石竹属内是相当保守的,石竹属物种间序列变异位点基本上是转移多于颠换,且转移率较高,转换/颠换率为1.0-3.0。系统地位和亲缘关系分析表明分布于中国的石竹属植物3个组即齿瓣组(sect.Barbulatum Williams)和石竹组(sect.Dianthus),遂瓣组(sect.Fimbriatum Williams)的亲缘关系较远,而sect.Dianthus与sect.Fimbriatum Williams的亲缘关系较近。ITS系统发育树揭示了石竹组起源早于遂瓣组和齿瓣组,其结果与传统形态学论述存在很大差异。  相似文献   
126.
五彩河采风     
钟健民 《生命世界》2002,(6):9-9,F002
2002年国庆假期,笔者相约几位摄影友租车去新疆北端的布尔津五彩河岸摄影采风。 五彩河岸是一处由棕色、红色、橘黄色、浅黄色、绿色、紫黑色、乳白色的泥岩、砂岩组成的雅丹地貌。五彩斑斓的山丘河岸约  相似文献   
127.
新疆栏养野马的繁殖状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普氏野马在养条件下15年的繁殖和种群发展状况。至2001年底,野马在册记录达180匹,合计繁殖149匹,繁殖成活124匹,平均繁殖成活率为85%。  相似文献   
128.
根癌农杆菌转化紫草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紫草 (LithospermumerythrorhizonSieb .etZucc)是传统中药。其根部含有萘醌类化合物—紫草素及其衍生物 ,具有显著的抗菌、抗炎、抗癌以及促进伤口愈合等生理活性。紫草素同时也是一种名贵化妆品染料。科学家对紫草的研究兴趣是基于其资源的缺乏及紫草植物本身所具有的一些特点 ;如 :紫草素及其衍生物的颜色特性可凭借肉眼观察 ,紫草素及其衍生物只在紫草的根部积累 ,紫草素合成的次生代谢途径受多种酶和外界条件 (光照 ,营养等 )的调节等。紫草细胞培养 (Fujita等 ,1983;叶和春等 ,1991)可以产…  相似文献   
129.
对710名(男328人,女382人)新疆蒙古族进行了糖精和乙酰水杨酸尝味能力的检测分析。结果表明,蒙古人群中的糖精味盲率为4.648%,没有尝味能力的隐性基因频率为0.2156,具有尝味能力的显性基因频率为0.7844,平均尝味阈值为8.009±1.34(0.108mol/L)。乙酰水杨酸的尝味阈值分布出现了非常明显的双峰一谷分布,表明该性状是单基因决定的性状,谷底7号液(3.00×10-4 mol/L)是味盲的界限,味盲的峰值在1号液(1.7×10-2mol/L),尝味者的峰值在11号液(1.25×10-5mol/L),味盲率为90.282%,。经χ2检验,男、女性的味盲率无显著差异(P>0.90),表明决定乙酰水杨酸尝味能力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对该基因的显隐性等特点尚需通过家系分析进行确定。 Abstract:The saccharin and aspirin tasting abilities have been detected and analyzed in 710 individuals (328men,382women)of Xinjiang Mongol.It is showed that the saccharin taste- blindness ratio among Mongolians was 4.648%,frequency of the recessive gene determining taste-blindness and the dominant gene determining taste ability was 0.2156,and 0.7844 respectively,and its mean testable threshold was 8.00±1.34 (0.108mol/L).Distribution of aspirin tasting threshold appeared a distinct curve with double peaks and single bottom,and demonstrated the aspirin tasting ability was a monogenic character.Solution NO.7 (3.00×10-4mol/L) at the bottom in the curve was the boundary of taste-blindness.The peak of taste-blindness was at the solution NO.1 (1.7×10-2mol/L),and the peak of tasters was at the solution NO.11 (1.25×10-5mol/L),The ratio of aspirin taste-blindness was 90.28%.The χ2 test has been used to evaluate the statistical difference in aspirin taste-blindness ratio between male and female,the result showed tha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90),and the gene determining for aspirin tasting ability located on autosomes.  相似文献   
130.
新疆棘豆属一新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假长毛棘豆 新种 图 1OxytropispseudohirsutaQ .WangetC .Y .Yang ,sp .nov .Fig.1SpeciesnovaaffinisO .assiensiVass.,sedcorollaaurea,vexillo 1 7~ 2 0mmlongo ,rostrocarinae 2~ 2 .5mmlongodiffert.Perennis,5~ 1 2cmalta ,basistipulisetpetiolispersistentibusdensevestita,subacaulis.Fo lia 3~ 8c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