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6篇
  免费   96篇
  国内免费   602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50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75篇
  2013年   67篇
  2012年   66篇
  2011年   70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85篇
  2008年   105篇
  2007年   82篇
  2006年   74篇
  2005年   84篇
  2004年   77篇
  2003年   70篇
  2002年   66篇
  2001年   61篇
  2000年   55篇
  1999年   51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54篇
  1994年   42篇
  1993年   40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43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76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4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CT所见肝脏肿大占据左右上腹,纠正了既往把肝左叶当做脾大的结论;B超发现前所没有报道的二尖瓣赘生物将给患者终生致残;标准品DS行双向电泳,首次发现其分离为DS1与GS2两个斑点;杂合子、患者尿GAG均出现DS1斑点,而正常人则不出现。实验显示,DS1的出现在杂合子检出和患者确诊上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2.
异源八倍体小冰麦体细胞无性系的建立及其染色体变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5个异源八倍体小冰麦(Triticum -Agropyron)的叶片、幼穗及成熟胚诱导愈伤组织,建立体细胞无性系,获得大量再生植株。附加一个冰草染色体组的异源八倍体小冰麦杂种无性系中37.5% 表现变异,其中非整倍体植株变异较多,很多变异的再生植株形态与小麦近似,同时出现一定数量染色体重排、交换、易位、断裂、融合等变异。结果表明,通过杂种无性系变异进行染色体基因转化及遗传修饰是一条可行的途径。实验还观察了小冰麦愈伤组织分化过程中绿点的形成过程,首次提出两种类型绿点,即芽绿点和根绿点,并描述了两者的差异  相似文献   
43.
蓟属两种植物的染色体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鄢本厚  尹祖棠   《广西植物》1995,15(2):172-175
本文对蓟属(Cirsium)的两个形态相似的近缘种大刺儿菜和小刺儿菜进行了染色体研究,其中后者为首次报道。观察结果表明:两个种的染色体数目均为2n=2x=34:它们的核型是:大刺儿菜.2n=2x=34=20m+12sm+2st:小刺儿菜.2n=2x=34=22m+10km(2SAT)+2st。通过核型比较,认为它们是两个独立的种.而且后者比前者进化。  相似文献   
44.
菝葜属和肖菝葜属11个种的染色体数目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相似文献   
45.
活血莲的核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活血莲的染色体数目及核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活血莲的染色体数目为2n=60,其核型公式为2n=2x=60=46sm+12st+2m。没有观察到带随体的染色体。  相似文献   
46.
本文对引自日本的一株粗糙化学型变异株明尼苏达沙门氏菌Re595(J)和引自美国的一株Re595(A)对小鼠异源性G~-杆菌主动和被动保护作用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两株菌对异源G~-杆菌的大肠杆菌和变形杆菌攻击均有良好的保护作用,但Re595(J)对抗肺炎克雷伯氏杆菌攻击的保护作用明显优于Re595(A),而Re595(A)抗绿脓杆菌攻击的保护作用则明显优于Ke595(J)。表明两株Re595的免疫原存在着差异。  相似文献   
47.
利用体细胞克隆变异培育菊花新品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菊花(Dendranthema morifolium)是我国的传统名花,原产于我国。现代栽培的菊花,是由东北至华北的野黄菊和华北至华南的小红菊,经过长期的天然种间杂交和人工选择培育而成的。菊花在遗传组成上是高度杂合体。细胞学检查证实,现代栽培的菊花大多属于多倍体和非整倍体。如4X=36、5X=45、6X=54、6X-1=53、8X-1=71、8X-4=68等。菊花细胞在减数分裂时,常常因染色体的联会配对不正常而产生败育的配子,造成菊花生理性不孕或不能自然地通过有性过程繁殖后代。尤其是一些观赏价值较高的名优品种,大部分的小花为性退化的单性花,能育的两性花少,而且被众多的舌状、匙状、管状花瓣层层包围,不能接受花粉。因此仅依靠传统  相似文献   
48.
野生大豆地理群体的性状变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克晶 《生物学通报》1991,(11):20-21,34
中国是栽培大豆(Glycine max)的故乡,其原始种野生大豆(Glycine·soja)在我国大陆有大面积分布。种子富含蛋白质,是世人所瞩目的野生高蛋白基因资源。分布范围大约北纬24°—53°N,东经98°—135°E。其白花变种(G·soja var. albiflora)广见于东北和华北两大遗传多样性中心。狭叶白花变型(G·soja f. angustifolia)主要见于东北;华北和南方少见。狭叶变型(G·soja f. lanceolata)北方分布较多。野生大豆种子极小,一般百粒重在3克以下。在天然野生群体中通常还存在一类G·soja向G·max进化的中间过渡型半野生种(G·gracilis),种子较大,百粒重一般达到3—7克。电泳测定,天然野生群体中的酶或蛋白质标记基因证明,野生大豆是较严格的自花授粉植物,天然异交率  相似文献   
49.
江西5种毛莨属植物核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江西毛茛属5个种的染色体数目及核型,其中猫爪草Ranuncunlus ternatus Thunb.(2n=4x=32;2n=2x=16=8m+2sm+6st),肉根毛茛R.Polii Franch.(2n=2x=16=8m+2sm+6st)和杨子毛茛R. sieboldii Miq.(2n=8x-1=63=15m+18sm+22st+8t)的染色体核型为首次报道。我们认为:(1)R. ternatus Thunb.和R. polii Franch.的核型十分相似,显示出有较近的关系。(2)毛茛属Ranunculus L. 中存在较多的多倍体复合体。(3)根据王文采(1980)系统划分的美丽毛莨组(Sect.Auricomus)植物的核型属2A型;石龙芮组(Sect.Hecatonia)植物的核型属2B型;毛茛组(Sect.Ranunculus)植物核型为3A或3B型。三个组在核型上的关系和形态上的关系相似。  相似文献   
50.
江西5种毛茛属植物核型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