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5篇
  免费   187篇
  国内免费   163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61篇
  2021年   90篇
  2020年   101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66篇
  2013年   57篇
  2012年   73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6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摘要 目的:探究白三烯调节剂及沙美特罗治疗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呼气一氧化氮(fractional exhaled nitric oxide,FeNO)、血清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e-10,IL-10)和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接受沙美特罗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白三烯调节剂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FeNO、血清IL-10、hs-CRP水平、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the percentage of 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predicted value,FEV1 %)、呼气峰流量(peak expiratory flow,PEF)和哮喘控制测试(asthma control test,ACT)的变化及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FeNO、血清hs-CRP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血清IL-10水平、FEV1 %、PEF和ACT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三烯调节剂联合沙美特罗对支气管炎哮喘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能够显著改善患者机体炎性状态,同时调节患者的肺功能,且治疗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52.
摘要 目的:探讨与研究老年肺炎患者血清Apelin-13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2018年3月到2021年2月选择在延安大学咸阳医院住院诊治的老年肺炎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检测血清Apelin-13水平,使用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Ⅱ)、CT严重程度指数(CTSI)、序贯性器官功能衰竭评分(SOFA)评定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随访患者的预后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随访到2021年7月1日,平均随访时间为18.47±2.82个月,死亡18例(死亡组),占比23.1 %。死亡组的性别、年龄、生活行为、体重指数、病程、合并疾病等与非死亡组对比无差异(P>0.05),但血清Apelin-13表达水平具有差异,且死亡组较非死亡组低(P<0.05)。死亡组的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CTSI评分高于非死亡组(P<0.05)。在78例患者中,Pearson分析显示血清Apelin-13水平与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CTSI评分存在负相关性(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Apelin-13水平(OR=3.770)、APACHEⅡ评分(OR=3.624)、SOFA评分(OR=2.422)、CTSI评分(OR=1.842)都为影响患者预后死亡的重要因素(P<0.05)。结论:老年肺炎患者血清Apelin-13水平呈现低表达状况,与患者的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CTSI评分等疾病严重程度指标存在相关性,也是影响患者预后死亡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3.
黄优华  沈涛  徐强  石红建  王祁 《生物磁学》2013,(34):6711-6714
目的:对比分析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与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十栓塞术治疗中晚期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期间收治的76例中晚期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38例,对照组38例。观察组患者行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联合栓塞术治疗,对照组患者行单纯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治疗。分别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同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4.21%,对照组为64.7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总不良反应率为23.67%,对照组为21.0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经对症处理后,均得到有效改善。结论: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联合栓塞术治疗中晚期肺癌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纯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54.
目的:探讨血浆脑钠肽(BNP)和心肌肌钙蛋白(cTn1)在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钠肽(BNP)和心肌肌钙蛋白(cTn1)的变化情况及、肺炎未合并心衰患者及健康对照组中的不同表达,探讨血浆脑钠肽(BNP)和心肌肌钙蛋白(cTn1)与疾病变化的关系及在肺炎合并心力衰竭中的临床诊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42例肺炎合并心衰患者,同期收治的肺炎末合并心衰患者34例为阳性对照组,以及同期在门诊进行体检的30例健康患者为阴性对照组.在入院后24h之内评估心脏功能并检测血浆BNP及cTn1水平变化,以及心衰合并肺炎患者入院24h急性期及心衰恢复期BNP和cTn1水平的变化,比较BNP和cTn1在的不同表达.结果:心衰组、阳性对照组、阴性对照组患者BNP(378.14,142.53,0.74±0.15)和cTn1 (0.84,0.32,0.18)比较,在统计学上具有显著性意义(H=140.67,H=30.14,P<0.001).心衰急性期与心衰恢复期BNP(378.14,140.32)和cTn1(0.84,0.04)水平比较,在统计学上具有显著性差异(t=2.044,t=2.051,P< 0.05).结论:BNP与cTn1在肺炎合并心衰患者为高表达,显著高于肺炎未合并心衰患者,合并心衰与未合并心衰组的BNP与cTn1水平也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表明BNP与cTn1的表达与病情呈正相关.且在肺炎合并心衰急性期的表达高于恢复期,表明BNP、cTnⅠ水平变化可为诊断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肺炎合并心衰为急性期或慢性提高依据,可以为早期心功能衰竭提高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55.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延期开学,但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各学校教师利用各种网络资源开展在线教学,也为深入挖掘"互联网+教育"教学新模式带来了契机。本文以《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移动交互式数字教材(云教材)应用为例,介绍如何应用移动交互式数字教材创设合理的学习情境,从而实现交互式学习,提升线上学习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6.
陈向东 《微生物学通报》2020,47(4):1001-1003
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使得网上在线教学成为这段时间的唯一教学方式。这一方面给高校的广大师生提出了新的挑战,但同时也给近年来一直进行的高等教育开放式教育教学改革发展潮流按下了加速键。《微生物学通报》以"第十七届全国微生物学教学和科研及成果产业化研讨会"为契机邀稿组织出版的这期"高等院校教学主题刊",很好地反映了近年来在开放式教育形势下我国微生物学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的最新进展和发展态势,其中也有文章介绍了疫情期间选择和使用线上教学技术的经验。期望该主题刊的出版有助于进一步促进广大微生物学教师强化互联网意识,打造"互联网+"思维,重塑课堂教学形态,通过广大教师间的教改经验交流与合作,进一步促进我国微生物学课程建设水平与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57.
包括过氧化氢(Hzoz)在内的活性氧通过引起细胞内钙的变化而造成细胞损伤。然而,不同浓度的H202可以导致细胞内不同的钙变化,并激活不同的信号通路。细胞内钙振荡是其中的一种钙信号变化形式,钙振荡可以调控转录因子NF—KB的活性。该研究探讨可以诱导支气管上皮细胞内钙振苏发生的H2o2浓度。体外培养人支气管上皮细胞,采取钙离子荧光探针Fura_2标记细胞。并使用离子成像系统,观测不同浓度的H:0:(0~1000μmol/L)作用下细胞内钙浓度的变化。结果发现,低于50μmol/L的H202仅仅引起“钙火花”;50~500μmol/L的H202导致细胞内钙振荡的发生;而1000μmol/L的H202引起细胞内持续的高钙;同时也证实150μmol/L的H202诱发明显的钙振荡,而钙振荡随后引起了NF—KB活性的升高。该研究提示,适当浓度的H:0:可以诱发支气管上皮细胞内钙振荡的发生,推测可能是活性氧导致慢性气道炎症损伤的一个机制。  相似文献   
58.
目的 探讨艾滋病患者中卡氏肺孢菌性肺炎的临床特征、诊断方法及治疗预防措施.方法 对36例艾滋病患者合并卡氏肺孢菌性肺炎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描述和分析.结果 艾滋病患者CD4+T淋巴细胞低于200/μL时,易发生卡氏肺孢菌性肺炎机会感染.36例患者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气促、低氧血症、呼吸衰竭,7例找到肺孢子菌包囊,确诊PCP,其余29例为临床诊断.通过复方磺胺甲恶唑联合卡泊芬净并辅以糖皮质激素治疗,取得较好疗效,9例痊愈,27例症状明显好转,无死亡病例.结论 艾滋病患者若出现快速进展的低氧血症伴CD4+T淋巴细胞低于200/μL及乳酸脱氢酶升高者应警惕卡氏肺孢菌性肺炎,早期诊断、早期应用以复方磺胺甲恶唑联合卡泊芬净为基础的综合治疗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59.
【摘 要】 目的 评价庆大霉素、妥布霉素及阿米卡星三种氨基糖苷类抗生素(AGs)对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 对902株大肠埃希菌和404株肺炎克雷伯菌,采用VITEK-2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配套的AST-GN13药敏卡进行庆大霉素、妥布霉素及阿米卡星的体外药敏试验。结果 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检出率分别为40.8%和36.6%;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对庆大霉素、妥布霉素及阿米卡星的敏感率分别为42.4%、39.1%和96.5%,与非产ESBLs菌株比较,敏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产ESBLs的肺炎克雷伯菌对庆大霉素、妥布霉素及阿米卡星的敏感率分别为64.2%、62.8%和91.9%,与非产ESBLs菌株比较,敏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阿米卡星对产与非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均高度敏感,敏感率均在91%以上。结论 本地区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菌株流行严重,ESBLs的产生可使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AGs的耐药情况加重,提示ESBLs和AGs引起的耐药可能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60.
目的 建立环介导恒温扩增(LAMP)检测肺炎链球菌的方法.方法 用LAMP技术扩增肺炎链球菌菌株,并应用50例临床标本采用传统培养法、PCR法、LAMP法进行检测,比较3种方法的检出率,同时检测方法特异性和灵敏度.结果 所测肺炎链球菌均获扩增产物,对其他非肺炎链球菌无交叉反应.LAMP检测灵敏度可达102 CFU/mL.50例临床标本使用LAMP法检出9例肺炎链球菌阳性(18.0%),使用传统培养法检出阳性4例(8.0%).结论 LAMP法较传统培养检测方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操作方便、快速,适合临床标本的肺炎链球菌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