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8篇
  免费   55篇
  国内免费   22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不同营养层次挥发物对燕麦蚜茧蜂寄主搜寻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7,他引:9  
“Y”型管嗅觉计及风洞测定试验明,小麦植株,麦长管蚜(Sitobion avenae),禾谷缢管蚜(Rhopalosiphum padi)对燕麦蚜蜂(Aphidius avenae)雌蜂的吸引作用较小,而有蚜植株及蚜害植株对其吸引作用较大,并以麦长管蚜有蚜植株的吸引作用最强,尽管该蜂对禾谷缢管蚜的寄生率极你,工作量 由其危害诱导产生的挥发性信息化僵物对该蜂仍具有较强的吸引作用,GC-MS鉴定结果表明,麦蚜取食诱导的挥发性信息化合物主要是2-莰烯,6-甲基-5-已烯-2-酮,顺-3-已酰酸酯有水杨酸甲酯,其中6-甲基-5-已烯-2-酮和6-甲基-5-已烯-2-醇对燕麦蚜划蜂的吸引作用最强,水杨酸酯无明显吸引作用。  相似文献   
92.
镍钛聚髌器治疗髌骨骨折的电测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应用电阻测度应变技术,得到镍钛聚髌器这一记忆合金内固定器的应力-应变关系曲线,较为精确地测定了镍钛聚髌器动态聚合加压髌骨于解剖位的生物力学力值,结果表明:镍钛聚髌器可从9个方向产生向心聚合力,纵向为主,记忆加压力值为13.67Kg,侧向为辅,永加压力值为5.19Kg,并具有一定的耐疲劳性。本实验为临床使用及指导病人术后功能锻炼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并为研究动态记忆力学下的骨愈合机理提供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93.
在回转模拟微重力条件下 ,研究了鸡胚负重软骨细胞骨架的微管系统和碱性磷酸酶活性两项指标的变化 ,以及 1mg/L亚硒酸钠和 5mmol/LMg2 + 对这些指标的影响 .流式细胞仪对微管含量的测定显示回转后微管蛋白含量的减少 ,说明微管系统受到不良影响 .碱性磷酸酶活性比对照组明显降低 ,表明模拟微重力能降低软骨细胞的钙化能力 .如果在回转前加入SeO2 -3 和Mg2 + ,发现SeO2 -3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拮抗模拟微重力引起的微管蛋白及碱性磷酸酶活性改变 ,而Mg2 + 基本上可以完全拮抗模拟微重力对这两项指标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94.
95.
介绍并分析了前人在纤毛虫研究中使用过的黑色素染色法,得出作者自己的改进法及其复染法。报告了黑色素改进法的步骤及操作细节,并示出此法显示纤毛虫和鞭毛虫的效果。  相似文献   
96.
树莓和蓝莓香味挥发物的构成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了树莓和蓝莓中香味挥发物的组成、浓度变化及其与品种、果实成熟度、采前和采后环境的关系。  相似文献   
97.
刘芳  娄永根  程家安 《昆虫知识》2003,40(6):481-486
综述了植物、植食性昆虫及其天敌相互作用的进化过程。虫害诱导的植物挥发物的特征和功能是植物-植食性昆虫-天敌之间长期进化的结果。在植物、植食性昆虫与天敌相互作用的进化过程中,3个不同营养级,包括植物、植食性昆虫和天敌有着各自的调节和利用虫害诱导的植物挥发物的策略。但有一些问题,如通过实验研究得出的诱导防御在田间是否真正能起到保护作用等需进一步研究、阐明。  相似文献   
98.
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较全面地观察了铁线莲属(Clematis)植物和邻近类群和叶表皮特征,并对其系统学意义进行了讨论。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了铁线莲属12组63种5变种及其同族邻近类群3属9种;在扫描电镜下,观察了铁线莲属7组27种2变种及其邻近类群2属6种植物的成熟叶表皮细胞及气孔器的特征,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见:叶表皮细胞形状(表面观)为多边形、不规则形,垂周壁式样为较平直,浅波状和波状,气孔器普遍存在于下表皮,少数种的上表皮也有分布,其类型均为无规则型,在扫描电镜下可见:叶片通常具有条纹或有颗粒状或鳞片状附属物,气孔器外拱盖内缘通常为浅波状或近平滑。在黄花铁线莲组(sect.Meclatis(Spach)Tamura)和灌木铁线莲组(sect.Fruticella Tamura)中,叶表皮具有双面气孔器的特征对于组下亚组的划分有一定意义。并且叶表皮特征对于一些种的分类学处理也有一定的价值,同时也为属下组间的系统进化关系提供了一些线索。  相似文献   
99.
100.
植物创伤诱导的挥发物及其信号功能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植物在受到动物或病原侵害时,会释放特异的挥发作作为信号,这些信号分子是植物防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对植物创伤诱导挥发物的种类,诱导因子及生理作用等的研究进展,以及这一领域的研究潜力和发展方向作了评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