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2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105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8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51.
变化光周期对丽斗蟋(Velarifictonus ornatus)若虫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弄清湖南株洲丽斗蟋若虫的季节适应策略,研究了恒定及变化光周期对其若虫发育的调控.结果表明,丽斗蟋若虫发育明显受变化光周期的影响.25℃温度条件下,3个光周期条件下的若虫发育都较慢,羽化也极不整齐,长日条件(LD 16:8h)、中间日照条件(LD 14:10h)和短日条件(LD 12:12h)的若虫发育历期(mean±SD)分别为(206.2±44.0)d、(236.6±93.3)d和(230.3±47.4)d,若虫从开始羽化到供试个体全部完成羽化所需时间分别为216、301和156d,经历短日条件的若虫转移至长日条件后能够促进其快速发育,羽化也很整齐,反方向转移则会抑制若虫发育,且羽化也不整齐.30℃温度条件下,恒定长日条件下的若虫发育明显快于短日条件,变化光周期对若虫发育的调控与25℃相类似.变化光周期对若虫发育的影响与光周期的变化方向及低龄若虫感受的光周期类型有关.丽斗蟋若虫复杂的光周期反应模式的生态意义在于调节其生活史与季节同步.  相似文献   
52.
朊病毒(priO)作为引起动物和人类朊病毒相关疾病的病原体,从上世纪初起就受到人们的高度关注.然而朊病毒不同于一般的病毒,细菌等病原体,它与免疫系统之间有着极其复杂的相互关系,因此对它的研究在免疫学领域历经坎坷.本文将着重介绍和讨论近年来朊病毒在免疫学领域的新发现,以及免疫学在朊病毒相关疾病的发生、发展上的新方法、新理论和应用状况,为研究朊病毒相关疾病在免疫学上的检铡、治疗方法提供新方向和新思路.  相似文献   
53.
糖芯片是一种分析糖-蛋白质相互作用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对目前糖芯片的各种制备方法进行了综述,并分析了影响糖芯片质量的一些关键因素及其对底片材料和固定方法的整体要求,进而对该领域发展方向和广阔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4.
Th17细胞分化、调节及效应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17细胞作为一个不同于Th1、Th2的细胞亚群,已经被证实在自身免疫病、感染等疾病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为了进一步认识Th17细胞的效应机制,近来对于Th17细胞的分化及调节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证实TGF-β与IL-6或者IL-21的协同作用是诱导Th17细胞分化的关键因素,而IL-23在促进IL-17分泌,增强Th17细胞效应功能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与Th1、Th2、Treg细胞特异性的转录调节因子T-bet、GATA3、Foxp3相对应,现证实ROR-γt(retinoid-related orphanreceptors-γr)是促进Th17细胞分化、调节其功能的特异性转录调节因子.Th17细胞通过分泌IL-17A、IL-17F、IL-21、IL-22、IL-6、TNF-α等细胞因子发挥效应功能.其中IL-21作为Th17细胞的一个自分泌调节凶子,在诱导Th17分化、抑制Th1、Treg功能方面发挥关键作用.而另一方面,近来发现,重要的T细胞生长因子IL-2在维持、促进Th1、Th2、Treg及CD8 T细胞功能活性的同时,却发挥着抑制Th17细胞分化的作用.Th1、Treg、Th17细胞的分化之间存在微妙的调节关系,TGF-β的水平、作用的时间决定着上述三群T细胞的分化结局.Th17细胞与Th1细胞均是自身免疫病及感染性疾病的重要效应细胞,二者的作用是否有时间、空间、功能方面的特异性?TGF-β如何调节两群效应细胞的分化方向及功能?以及Th17细胞在体内免疫平衡中的作用,是否可以通过Th17细胞诱导免疫耐受等,是人们急于回答的非常有意义的课题.  相似文献   
55.
为了探索爬行动物消化道内分泌细胞的分布规律和分泌类型,以改良龙桂开银染法对巴西彩龟、无蹼壁虎消化道嗜银细胞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两种动物从食管到大肠都有嗜银细胞的分布,均在胃幽门或十二指肠有突出的分布密度高峰,在小肠末段或大肠始段有次分布密度高峰,巴西彩龟在食管还有第3分布密度高峰;嗜银细胞多数为毛笔头样、高脚杯状、锥体形、长梭形、椭圆形、不规则形等,多数嗜银细胞可见有明显的突起伸向管腔方向和向管腔释放分泌颗粒的现象,少数可见有伸向基膜或其周围的突起和向基膜或其周围释放分泌颗粒现象,这提示消化道内分泌细胞有闭合型和开放型两种,但更多的是开放型.  相似文献   
56.
林带空间配置与布局优化研究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农田防护林(林带)的空间配置与布局是影响防护林结构和防护效益发挥并持续的关键因素.为达到农田防护林防护效益最大并持续的经营目标。在保证林分多样性和稳定性的条件下.林带必须具有空间上布局的合理性和时间上的连续性.经过多年防护林营林研究实践.在对1992年于辽宁省昌图县双井子乡设计营造的试验示范林带调查的基础上.对农田防护林单条林带方向的设置、带内树木的空间搭配方式、树种组成形式,多条林带或林网的带间距离以及大面积或区域防护林体系的空间景观布局等进行了综合研究.结果表明,单条林带和林网走向都应以垂直主害风作为设计的原则;林带内树木的空间搭配以“品”字型为佳,在不同树种混交的同一条林带中,可利用“边行优势”将生长相对缓慢的树种配置于边行.生长相对迅速的树种配置于内行;多条林带或林网空间配置参数——带间距离的设计应以林带达到初始防护成熟龄时的树高作为成林高.以林带结构变化规律和降低害风比例作为林带设计关键参数;区域防护林体系的空间布局应以景观生态学原理为基础.对林网体系进行评价与调控.  相似文献   
57.
在灵长类动物社会群体中,不具亲缘关系的个体存在着利他行为,如通过相互理毛换取互惠理毛、婴儿照顾、交配权、食物资源或攻击支持等.由此科学家提出了生物市场理论及逐步提高投资策略和等价回馈策略来解释这些行为。灵长类动物这些互惠利他的经济行为,为群体的生存发展提供了重要保证。通过对灵长类动物交换资源与服务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人类经济行为的演化史。  相似文献   
58.
59.
大多数研究者都会相信,调控神经元极性形成和轴突生长方向的机制在大部分神经元中是相同的。然而最近在果蝇上进行的一项研究表明,一些曾被认为起关键作用的蛋白在一些神经细胞中的确很关键,而在另一些神经细胞中却是可有可无的。  相似文献   
60.
细胞编程(programming)和重编程(reprogra-mming)的表观遗传机制是生命科学部十一五期间继植物激素作用的分子机理之后启动的第二个重大研究计划。该重大研究计划总投入1.5亿元人民币,分4-5次年度招标。该重大研究计划所确定的主要研究方向将主要以重点项目和培育项目的形式资助申请者,在2008年已进行了第一次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