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1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1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31.
本文介绍了应用甲基丙烯酸甲酯灌注法,制作金黄地鼠颊囊微血管铸型的方法及其在肿瘤研究中的初步应用。制作之铸模清晰地显示了该组织微血管的立体构筑并能较好地显示血管新生的功能性变化和肿瘤情况下微血管系统的病理性改变。是一种研究微血管构筑及病理情况下微血管变化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32.
王勇 《动物学杂志》1994,29(5):8-10
应用扫描电镜观察卫氏并殖吸虫体表乳突,小鼠体内滞育童虫见有大、小两型丘状乳突;位于口吸盘周缘的12个乳突和腹吸盘内缘的6个外缘的12个乳突,相对稳定。猫体内虫体,除丘状乳突外,还见有花瓣状乳突存在,后者见于虫体背、腹面,散在分布。62日龄成虫,口吸盘周缘6个乳突外周,还有10个乳突分布,腹吸盘周缘仍保留着6个乳突。两种宿主体内虫体乳突的数量,均随虫随增长而渐少。结果提示:1.无论小鼠体内处于发育停  相似文献   
133.
黄颡鱼受精早期精子入卵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扫描电镜对黄颡鱼(Pseudobagrus fulvidraco)成熟精、卵及授精早期精子入卵过程进行了观察。成熟精子为鞭毛型形态,全长为11·2~12·4μm,头部直径1·1~1·3μm,鞭毛长10·0~11·3μm。成熟的黄颡鱼卵呈圆形,具单一受精孔,卵膜上以受精孔为中心分布有无数辐射状沟嵴。授精前,受精孔暴露在外面;授精2s时,受精孔被纤维状物质覆盖,之后大量精子很快黏附在覆盖物上;至授精10s,漏斗状受精孔又暴露出来。黄颡鱼在授精10s~1min内完成精子入卵过程,可观察到几乎所有样品的精孔区出现一圈环状隆起。大量精子处于隆起外侧,只有少数越过隆起到达受精孔前庭。授精1·5min,精孔区的隆起变成两圈,精子鞭毛解体。授精3min,可见迟到的精子被挡在外面。授精5min,精孔区的精子头部解体,受精孔几乎被分泌物覆盖,受精塞清晰可见。至授精20min,精子几乎全部解体。讨论了精子入卵的动力作用、精卵识别和单精受精机制。  相似文献   
134.
大吴风草属、假橐吾属花粉表面纹饰及其分类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察了千里光族款冬亚族中大吴风草属,假橐吾属及其相关类群5属共8种植物在扫描电镜下的花粉性状,所有种类的花粉外壁均为刺状纹饰,但在刺的长短,刺部是否膨大、刺基膨大上的纹饰以及刺基之间的纹饰等方面存在差别,大吴风草的花粉外壁性状不同于橐吾属,从而不支持它与后者有较近亲缘关系的观点它与花粉超薄结构同为“向日葵型”的多榔菊属的花粉外壁性状也不相同,假橐吾属不同于橐吾属和垂头菊属的花粉外壁性状,研究结果支持本单种属的成立。  相似文献   
135.
本文对蠕形螨扫描电镜样本制备方法做了一定改进,结果制得的山羊蠕形螨扫描电镜样本观察效果显著优于原有方法,该改进方法特别适用于于结节脓疱型蠕形螨扫描电镜样本的制备。  相似文献   
136.
本文采用恒温干燥的方法制备出了不同状态的天然色素扫描电镜样品,用扫描电镜观察其超微结构并进行了对应比较,结果表明国内研制的β胡萝卜色素纯度较高,具有良好的开拓前景。  相似文献   
137.
白杨派新无性系气孔生理生态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张守仁  高荣孚 《生态学报》1998,18(4):358-363
采用液氮现场固定叶样,扫描电镜直接观察(照相)结合气体交换测定白杨派2个新无性系气孔形态,分布,日变化,导度及非均匀关闭等情况,结果表明,三倍体无性系在气孔形态指标上比二倍体无性系大,但密度相反,无性系ZH4的气孔对环境的敏感程度比无性系BL1大,依据气孔开度的平均值和标准差,笔者提出一个修正的光合过程中计算叶肉细胞间CO2浓度值的公式。  相似文献   
138.
谷子穗分化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扫描电镜对复合品种冀谷11号的穗分化进行了系统观察,比较了夏谷和春谷穗分化的异同。提出了谷子穗分化划分为穗分化前期、生长锥伸长期、枝梗分化期、小穗和刚毛分化期以及小花分化期共5个时期,就谷子刚毛起源穗分化与栽培育种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9.
以还原型辅酶Ⅱ黄递酶(NADPHd)组织化学技术及扫描电镜(SEM),对正常组与高血压组大鼠肾动脉内皮的一氧化氮合酶(NOS)及表面结构进行了观察。结果表现:正常组肾动脉内皮细胞胞浆中可见蓝黑色斑块状的NOS阳性反应产物,但在高血压组肾动脉内皮细胞胞浆中的NOS反应明显减弱。扫描电镜显示高血压组肾动脉的部分内皮轮廓不清且凸凹不平,可见指压样印迹以及红细胞和单核细胞粘附。由此我们认为,高血压大鼠肾动脉内皮的结构和功能均发生了改变。  相似文献   
140.
云南盘鮈口吸盘发育、表面亚显微结构及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盘鮈口吸盘发育可划分为5个时期,这一过程在盘鮈属中具有一定代表性。吸盘发育过程或多或少暗示了盘鮈的起源和演化,为进一步探索它们的起源提供了一点线索。吸盘的一些细微结构不失为好的分类性状,有助于系统分类和进化研究。在野外观察和室内饲养观察相结合、宏观和微观形态比较相结合的基础上,阐述口吸盘的功能和适应意义。口吸盘是抵御急流冲击的吸附器官和运动辅助器官,在取食活动中的作用更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