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0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3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91.
目的:探究卡马西平与丙戊酸钠对儿童癫痫部分发作患儿发作脑电图影响,并实施组间对照研究。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81例癫痫部分性发作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其接受治疗的差异将其分为卡马西平组(40例)和丙戊酸钠组(41例),对比两组患儿接受药物治疗后脑电图以及脑电地形图变化情况。结果:(1)卡马西平组患儿接受治疗后脑电图检测显示间歇期痫样活动减少≥50%者占比高达67.50%(27/40),而丙戊酸钠组占比仅为43.90%(18/41),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2)脑电背景活动变化比较显示,治疗后卡马西平组患儿α波无影响者占比65.00%,明显高于丙戊酸钠组36.59%,同时丙戊酸钠组患儿δ波数(20 s内)药物治疗后变化较卡马西平组更为明显;(3)脑电功率比较显示,卡马西平组患儿治疗后仅θ频段相对功率出现明显变化(P<0.05),但丙戊酸钠组患儿α频段相对功率、θ频段相对功率和θ频段绝对功率均出现明显变化(P<0.05)。结论:丙戊酸钠应用于儿童癫痫部分性发作时患儿脑电背景活动会明显变慢,甚至有出现间歇期痫样放电的风险,而卡马西平相对更为稳定,对患儿脑电图的影响更小,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92.
曹鹏冲  雷伟  高雁翎  颉强  程欢  刘帅 《生物磁学》2011,(6):1009-1012
目的:研究中药藏红花提取液对去卵巢大鼠股骨骨密度及血清骨代谢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选用48只4月龄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6组:假手术组、模型组、戊酸雌二醇组、藏红花低、中、高剂量组。术后4周各组分别给予相应制剂灌胃,术后12周处死,分别测定股骨骨密度、子宫指数、雌二醇、血钙、血磷、碱性磷酸酶。结果:与模型组相比,藏红花各剂量组股骨骨密度明显升高(p〈0.01),雌二醇测定值升高(p〈0.01),碱性磷酸酶显著降低(p〈0.01),血钙及血磷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戊酸雌二醇组比较,藏红花各剂量组子宫指数显著降低(p〈0.01)。结论:藏红花提取液有助于抑制去卵巢大鼠骨量的丢失,改善骨代谢,对骨质疏松症具有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93.
目的:比较奥氮平与碳酸锂分别联合丙戊酸钠治疗双相障碍躁狂发作的临床疗效,探讨提高双相障碍躁狂发作临床疗效的药物治疗方案。方法:选择双相障碍躁狂发作患者90例,随机均分为A组与B组,A组给予奥氮平联合丙戊酸钠治疗,B组给予碳酸锂联合丙戊酸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第2周、第4周、第6周躁狂量表(BRMS)评分、副反应量表(TESS)评分和治疗第6周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在上述方面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临床疗效好于B组。结论:药物治疗双相障碍躁狂发作时,应选择奥氮平联合丙戊酸钠治疗方案,可提高临床疗效,减少用药后副反应。  相似文献   
94.
目的:研究丙戊酸(VPA)浓度和干预时间对神经干细胞(NSCs)体外分化的影响。方法:以不同浓度的VPA(0.1、0.3、0.5、0.75和1.0mmol/L)处理原代培养的神经干细胞,以NB培养基组做对照,分别于神经干细胞分化后3天、7天、10天和14天用免疫荧光双标鉴定并计数微管蛋白-Ⅲ(β-tubllin III)和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阳性细胞的比例,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同一时相点组间比较,3天时各组中神经元分化比例无显著差异;7天时不同浓度VPA组与对照组分化神经元比例开始呈现差异;10天时这种差异继续增大,0.75 mmol/L VPA组中神经元比例为82.15±0.93%;14天时保持这种差异;但各时相点1.0 mmol/L VPA组与0.75 mmol/L VPA组神经元分化的比例无显著差异。不同时相点组内比较发现,3-10天内随着时间的延长,各组神经元分化的比例显著增加,但14天时神经元分化的比例较10天无显著变化。结论:0.75mmol/L VPA在10天时促神经干细胞向神经元分化的作用最佳。  相似文献   
95.
Transient and stable expression of transgenes is central to many investigations in plant biology research. Chemical regulation of expression can circumvent problems of plant lethality caused by constitutive overexpression or allow inducible knock (out/down) approaches. Several chemically inducible or repressible systems have been described and successfully applied. However, cloning and application-specific modification of most available inducible expression systems have been limited and remained complicated due to restricted cloning options. Here we describe a new set of 57 vectors that enable transgene expression in transiently or stably transformed cells. All vectors harbor a synthetically optimized XVE expression cassette, allowing I~-estradiol mediated protein expression. Plasmids are equipped with the reporter genes GUS, GFP, mCherry, or with HA and Strepll epitope tags and harbor an optimized multiple cloning site for flexible and simple clon- ing strategies. Moreover, the vector design allows simple substitution of the driving promoter to achieve tissue-specificity or to modulate expression ranges of inducible transgene expression. We report details of the kinetics and dose-dependence of expression induction in Arabidopsis leaf mesophyll protoplasts, transiently transformed Nicotiana benthamiana leaves, and stably transformed Arabidopsis plants. Using these vectors, we investigated the influence of CBL (Calcineurin B-like) protein expression on the subcellular localization of CIPKs (Calcineurin B-like interacting protein kinases). These analyses uncovered that induced co-expression of CBL3 is fully sufficient for dynamic translocation of CIPK5 from the cytoplasm to the tonoplast. Thus, the vector system presented here facilitates a broad range of research applications.  相似文献   
96.
97.
采用硅胶、凝胶柱层析方法对鸡场沼渣甲醇提取物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并结合波谱方法分析鉴定得到6个化合物,分别是:β-谷甾醇(1)、22β-羟基-12-齐墩果烯-3-酮(2)、21β-羟基-β-白檀酮(3)、29-羟基-12-土当归烯-3,22-二酮(4)、17β-雌二醇(5)和S(-)-雌马酚(6)。这些成分均首次从鸡场沼渣中分离得到。有研究表明,21β-羟基-β-白檀酮在IC5027.4μM就具有很好的抗肠贾第虫(Giardia intestinalis)活性。许多流行病学研究和动物实验、体外实验表明,S(-)-雌马酚有助于妇女更年期症状的改善、保护心血管、缓解骨质疏松症及抗乳腺癌、前列腺癌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8.
目的:研究435例产妇产后相关激素水平及可能发生闭经的风险,并探讨其与抑郁状况的关系,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3月到2019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35例产妇为研究对象,根据出血情况将产妇分为出血≥400 m L组(n=26)和出血400 m L组(n=409),根据生产产程将产妇分为产程≥36h组(n=34)和产程36h组(n=401),根据催产素应用情况将产妇分为催产素用量≥20U组(n=41)和催产素用量20U组(n=394),根据是否发生产后抑郁将产妇分为产后抑郁组(n=69)和无产后抑郁组(n=366),检测并对比所有产妇血清中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生成激素(LH)、泌乳素(PRL)以及雌二醇(E_2)水平。结果:出血≥400 m L组FSH、LH水平显著高于出血400 m L组,出血≥400 m L组E_2水平显著低于出血400 m L组(P0.05);产程≥36h组FSH、LH水平显著高于产程36h组,产程≥36h组E_2水平显著低于产程36h组(P0.05);催产素用量≥20U组FSH、LH水平显著高于催产素用量20U组,催产素用量≥20U组E_2水平显著低于催产素用量20U组,(P0.05);产后抑郁组FSH、LH水平显著高于无产后抑郁组,产后抑郁组的E_2水平显著低于无产后抑郁组(P0.05);不同组分的PRL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出血量≥400 m L、产程≥36h和催产素用量≥20U可能是闭经的风险因素,而产后抑郁可能降低产妇的卵巢功能。  相似文献   
99.
目的:研究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联合丙戊酸钠对脑卒中后癫痫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9年4月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江北院区神经内科住院的80例脑卒中后癫痫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的40例患者仅给予丙戊酸钠治疗,观察组的40例患者给予丹参多酚酸盐联合丙戊酸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脑电图检查结果、癫痫症状控制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明显高于对照组(97.50%vs. 80%,P0.05);两组的累及导联数、痫样放电、发作持续时间、发作次数较治疗前以及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 specific enolase,NSE)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以上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嗜睡、皮疹、头痛、感觉异常、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联合丙戊酸钠治疗脑卒中后癫痫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用丙戊酸钠治疗,其可更有效控制癫痫症状,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00.
目的:观察五加生化胶囊对药物(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致流产出血大鼠模型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建立大鼠药物流产出血模型,分为正常组(K)、受孕对照组(KY)、模型组(M)和给药(G)组,观测大鼠子宫出血时间、出血量、子宫指数、子宫形态和血液流变学改变,采用放射免疫法、ELISA法、免疫组织化学法和IPP6.0图像分析系统对比观察了大鼠血清雌二醇(E2)、血浆层粘连蛋白(LM)和纤维连接蛋白(FN)含量变化,以及子宫组织中FN、LM和雌、孕激素受体(ER、PR)表达的变化。结果:与M组比较,G组药物流产出血大鼠子宫血量由0.40±0.15**mL减少到0.22±0.16#m L,出血时间由124.4±22.0**h减少到71.3±10.4##h,血清E2含量在第14天由22.47±6.37pg/mL到39.57±5.19##pg/mL,子宫ERα表达OD值由0.036±0.025**升高到0.208±0.072##和PR的表达OD值由0.043±0.023*升高到0.095±0.035#,血浆和子宫组织LM和FN水平降低,血液流变性得以改善。结论:五加生化胶囊具有减少药物流产出血大鼠子宫出血量和出血时间的作用,其作用机制主要为降低了血浆和子宫组织FN的含量,起到使残留的蜕膜组织顺利排出的目的,减少了残留蜕膜对子宫的刺激;提高血清中E2含量和子宫组织中ERα和PR的表达,同时改善了血液流变性,使受损子宫组织局部血液循环得到改善加速了受损子宫的恢复速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