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9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1.
为研究金属离子诱导下感受态细胞形成的机理及揭示转化发生的机制,分别用Ca~(2+)和Sr~(2+)(0~140mmol/L)制备大肠埃希菌感受态细胞并转化。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Ca~(2+)和Sr~(2+)诱导的感受态细胞的效价不同,两种金属离子对大肠埃希菌细胞内外膜的通透性均有较大影响,但细胞内外膜的改变程度与转化率无直接关系;电镜结果显示,未处理的细胞呈簇聚集发生粘连现象,感受态细胞整体呈分散状态,局部发生聚集,而转化后的细胞独立存在,边缘异常清晰。  相似文献   
12.
少量制备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条件探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为了获得重复性好、转化率高的少量制备感受态细胞的方法,利用不同生长时期的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进行转化比较。方法:根据普通实验室的实验条件,常规方法提取质粒,氯化钙法转化不同生长时期的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比较转化率。结果: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转化率与OD值显著相关,在OD600nm为0.39和0.55时转化率最高,在OD600nm为0.28~0.55之间均可得到理想的转化效果。结论:少量制备感受态细胞方法操作中无需添加任何保护试剂和细胞复苏培养,操作简便、重复性好,实验成本低廉。  相似文献   
13.
根据质粒转化实验的教学要求选择了氯化钙转化法,并结合高校实验教学条件,对其进行了改进。改进后的方法具有单人操作的可行性,实验结果清晰明了,仅需常规设备,教学成本较低,适合于高校本科实验课教学。  相似文献   
14.
大肠杆菌最佳感受态细胞制备的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对4种大肠杆菌菌株在不同生长时期的转化效率分别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在细菌的生长繁殖过程中,其转化效率是有很大变化的.对于不同的菌株,它们获得高转化率时的活菌数不同.同时,得到了这4种大肠杆菌菌株制备最佳感受态细胞的条件.  相似文献   
15.
田辉  王帅  刘波 《生物技术进展》2021,11(6):741-748
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作为食品级安全菌株,因其具有理化特征清晰、培养发酵方便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异源蛋白质的高效表达以及高附加值物质的合成。传统的B. subtilis遗传转化方法存在操作流程繁琐、效率低等缺点,因此,开发方便高效的遗传转化系统具有重要意义。转录因子ComK被证实能调控B. subtilis感受态的形成,并在B. subtilis高效转化中有重要作用。构建1个含有木糖诱导启动子Pxyl调控comK表达的穿梭质粒pUBC01?Pxyl?comK的菌株B. subtilis K1,经木糖诱导条件优化后,质粒pHY300?p43?egfp的转化效率达到4.8×103 CFU·μg-1。此外,质粒pUBC01?Pxyl?comK可在无胁迫条件下连续培养及消除。木糖诱导感受态体系及质粒消除极大地提高了芽孢杆菌基因编辑和菌株改造的便捷性,同时增强了菌株尤其是生产菌株的性状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
制备高效大肠杆菌电转化感受态细胞和电转化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旨在建立一种高效大肠杆菌电转化感受态细胞的制备方法,研究了摇瓶装液量,菌体生长阶段,转化电场强度,转化后复苏时间以及感受态细胞存放时间等对转化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基液量为400 mL/2L,菌体在OD600值为0.452时收集所制备的感受态细胞,在电场强度12.5 kV/cm条件下电击5 ms,转化后复苏时间2h,转化效率可达到1010CFU/μg DNA.此条件下制备的感受态细胞转化效率高,质量稳定,重复性好.  相似文献   
17.
胁迫诱导抗性基因转移导致细菌耐药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性基因转移是细菌形成耐药性的重要原因.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胁迫因子可通过多种机制诱导抗性基因转移.DNA损伤可导致细菌产生SOS应激反应,进而诱导接合DNA介导的抗性基因转移.在一些缺乏SOS系统的细菌中,抗生素胁迫可诱导细菌建立自然转化感受态.此外,作者最近的研究表明普通胁迫应答因子RpoS调控一种由双链质粒DNA介导的固体基质表面的抗性基因转移方式.本文在总结SOS依赖和非依赖型胁迫因子诱导细菌接合和转化介导的DNA转移以及RpoS调控固体基质表面双链质粒DNA转移的基础上,提出今后需重点研究胁迫因子如何激活关键调控蛋白以及这些调控蛋白如何影响DNA转移相关基因表达等关键问题.解决上述问题将为寻找合适的分子靶标用于防控抗性基因转移导致的细菌耐药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大肠埃希菌DH5α感受态细胞转化率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本实验室保藏的E.coli DH5α,对该菌株在不同生长时期的转化效率变化情况进行测定,确立了一个能制备高转化率感受态细胞的实验方案。结果表明:在细菌的生长繁殖过程中,其转化率有很大变化;得到了E.coil DH5α菌株制备感受态细胞的最佳条件。  相似文献   
19.
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了植物细胞全能性理论的创立和实验论证,介绍了近年来植物细胞全能性在细胞学和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研究,对植物组织培养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20.
肺炎链球菌转化模型的建立与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肺炎链球菌转化模型,优化转化体系,提高转化率,以便于进一步研究其致病的分子机制。制备肺炎链球菌感受态,首先在不同菌密度下转化外源DNA,计数抗生素筛选平板上的转化菌落,比较其转化率,确定转化的最适菌密度;然后在此菌密度下比较CSP诱导不同时相的转化率,同时用RT-PCR检测感受态调控基因comE的表达。对所用血清3型菌株而言转化的最适菌密度在OD550=0.09~0.10之间;CSP-2诱导10 min后转化率最高,可达(15.6±3)%;comE的表达也在CSP-2诱导10 min后达到最高。在实验室条件下,肺炎链球菌转化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必需控制好各种因素,选择最优条件才能获得稳定、高效的转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