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0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3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91.
目的研究金银花水提取物通过调整微生态失调,对梗阻性黄疸大鼠导致菌群失调及肠源性内毒素血症(IETM)的调节作用。方法8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梗阻性黄疸组,梗阻性黄疸组随机分成四个治疗组:金银花组、丽珠肠乐组、金银花与丽珠肠乐合剂治疗组和梗阻性黄疸模型组(自然恢复组),分别以金银花、丽珠肠乐、金银花与丽珠肠乐合剂、生理盐水灌胃,于灌胃4、8d分别处死大鼠检测肠道菌群、内毒素水平和IgA+细胞数。结果模型组血中内毒素明显增高,并伴有肠道菌群失调,IgA+细胞减少,与假手术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各治疗组经治疗后肠道菌群恢复,IgA+细胞增多,明显降低了内毒素水平,金银花与丽珠肠乐合剂治疗组效果最佳。结论梗阻性黄疸伴有肠道菌群失调,肠道屏障破坏是肠源性内毒素血症(IETM)的主要因素。中药金银花从调整微生态失调的角度来防治内毒素血症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92.
通过以培养基配方、IPTG浓度、金属离子复合液浓度、镁离子浓度、表达时间、接种量、诱导时间点等发酵的重要条件对重组蛋白表达量影响的研究,确定多表位恶性疟疾疫苗M.RCAg-1蛋白最佳表达条件为以改良TB培养基培养、最优Mg2+,诱导剂IPTG和金属离子复合液浓度分别为10mmol/L,0.5mmol/L,6μl/ml,接种量为10%,表达时间为4.5h,将优化后的参数用于50L发酵罐进行连续3批中试规模的发酵,最终收获菌体湿重平均为31.8±1.78g/L,目的蛋白表达量可占菌体总蛋白的50%左右,试验确定了恶性疟疾多表位随机组合蛋白M.RCAg-1在大肠杆菌中的最优表达条件,该条件能够适合大规模培养需要。  相似文献   
93.
Malignant gliomas represent the majority of primary brain tumors. The current standard treatments for malignant gliomas include surgical resection, radiation therapy, and chemotherapy. Radiotherapy, a standard adjuvant therapy, confers some survival advantages, but resistance of the glioma cells to the efficacy of radiation limits the success of the treatment. The mechanisms underlying glioma cell radioresistance have remained elusive. Autophagy is a protein degradation system characterized by a prominent formation of double-membrane vesicles in the cytoplasm. Recent studies suggest that autophagy may be important in the regulation of cancer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ion and in determining the response of tumor cells to anticancer therapy. Also, autophagy is a novel response of glioma cells to ionizing radiation. Autophagic cell death is considered programmed cell death type II, whereas apoptosis is programmed cell death type I. These two types of cell death are predominantly distinctive, but many studies demonstrate a cross-talk between them. Whether autophagy in cancer cells causes death or protects cells is controversial. The regulatory pathways of autophagy share several molecules. PI3K/Akt/mTOR, DNA-PK, tumor suppressor genes, mitochondrial damage, and lysosome may play important roles in radiation-induced autophagy in glioma cells. Recently, a highly tumorigenic glioma tumor subpopulation, termed cancer stem cell or tumor-initiating cell, has been shown to promote therapeutic resistance. This review summarizes the main mediators associated with radiation-induced autophagy in malignant glioma cells and discusses the implications of the cancer stem cell hypothesi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future therapies for brain tumors.  相似文献   
94.
童光志  李弘 《病毒学报》1998,14(2):144-150
应用本实验建立的三组套式PCR(PCR1、2、3)和一组以前报道的套式PCR(PCR4),对59份外周血淋巴细胞(PBL)DNA样品进行了恶性卡他病毒核酸序列的检测。这些样品来自51只羊,以及与羊接触而发病的6头牛和2只鹿。除PCR4外,其它三组PCR都能扩增现有4个角马型MCFV分离株。有6只羊在4组PCR中都呈阴性,其余53份样品经PCR4检测均呈阳性。PCR1只有从45只羊体检出MCFVDN  相似文献   
95.
96.
利用381-A型DNA合成仪,参照恶性疟原虫子孢子CS抗原决定簇相应氨基酸的核苷酸序列,设计了CS-Ⅰ和CS-Ⅱ两个片段。以噬菌体M13mp18质粒作为载体,将两片段进行磷酸化、退火、连接和克隆,经过原位杂交,序列分析,获得了(NANP)_(10)重复串联基因的重组质粒M13mp18-CS。再以酶切,从重组质粒中回收(NANP)_(10)次的片段,将其片段基因与CT-B基因融合,最后将融合基因CT-B-CS插入载体PMC055中,成功地得到含有(NANP)_(10)与CT-B基因融合的重组质粒pMC055-CS。  相似文献   
97.
本文应用Intensifiedkinyoun(IK)改良抗酸染色和结核菌抗休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了51例恶性淋巴瘤组织功片内结核菌及其L型感染率。结果发现51例恶性淋巴瘤组织功片中,IK染色阳性25例(49%),免疫组化染色阳性26例(50.9%),并发现结核菌L型感染与恶性淋巴瘤的疗效有关(P<0.01)。故认为恶性淋巴瘤中,结核菌L型感染是一个值得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98.
摘要 目的:探讨CT增强在结肠癌分期中的应用及联合血清CEA、CA199、 CA724及microRNA-21对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将我院2018年3月至2022年3月确诊的85例结肠癌患者纳入观察组,选取同期85例结肠良性肿瘤患者纳入对照组。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CT增强分期对结肠癌患者T、N、M分期的诊断价值,并比较两组的血清CEA、CA199、 CA724、microRNA-21水平,同时评估CT增强及血清CEA、CA199、CA724、microRNA-21单独及联合诊断结肠癌良恶性病变价值。结果:CT增强T分期准确率为88.2%,一致性较高(Kappa值=0.812);CT增强N分期准确率为63.5% ,一致性一般(Kappa值=0.449);CT增强M分期准确率为90.6%,一致性较高(Kappa值=0.739)。观察组血清CEA、CA199、CA724、microRNA-2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结果显示:CT增强及血清CEA、CA199、CA724、microRNA-21单独及联合诊断结肠癌良恶性病变的ROC曲线下的面积(AUC)(0.95CI)分别为0.783、0.722(0.497~0.944)、0.694(0.475~0.916)、0.704(0.434~0.977)、0.687(0.393~0.967)、0.917(0.829~0.982)。CT增强及联合血清CEA、CA199、CA724、microRNA-21检查恶性结肠癌患者75例,诊断灵敏度88.2%,特异性90.6%,准确性89.4%。结论:CT增强可以应用于结肠癌分期,并且CT增强结合血清CEA、CA199、CA724及microRNA-21可以有效、准确地判断结肠癌的良恶性病变情况,对提高结肠癌的诊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9.
口服“金双歧”治疗新生儿黄疸32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观察双歧杆菌制剂"金双歧”对新生儿黄疸的治疗作用.方法将87例新生儿疸病例随机分为治疗观察组和常规治疗对照组;观察组加用"金双歧”口服.结果2组的黄疸消退的时间分别为(4.0±2.0)d,(5.5±2.5)d(P<0.01).第5天血清总胆红素浓度分别为(45.6±17.34)μmol/L、(82.5±32.6)μmol/L(P<0.01).结论[HTSS〗金双歧对新生儿黄疸有显著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0.
目的 探讨异硫氰酸 1-萘脂 (ANIT)所致黄疸时 ,量化小胆管上皮细胞体积的意义及与机能的关系。方法 在以ANIT所致大鼠黄疸模型上的大黄退黄疸研究中 ,通过空白组、大黄 ANIT组和ANIT组 ,观察小胆管上皮细胞在不同条件下的体积变化 ,与显示组织细胞机能的肝肠通过时间、肝细胞摄取指数、胆汁分泌量、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活性、总胆红素和甘胆酸含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方差与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方差显示各项目的组间 ,除肝肠通过时间与胆汁分泌量为空白组与大黄 ANIT组之间无差异外 ,余均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量化的小胆管上皮细胞体积的变化与各项机能变化具有复相关 ,与肝肠通过时间和肝细胞摄取指数呈偏相关 ,有极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 小胆管上皮细胞的变性是ANIT所致黄疸的病理学基础 ,量化小胆管上皮细胞能以数字阐述这种组织形态变化。大黄 ANIT组的统计学结果揭示了大黄的药理特性 ,因此试验中多角度设置项目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