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金银花水提物对肠道微生态失调大鼠的调整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金银花水提取物作为微生态调节剂对肠道微生态失调大鼠肠道菌群的调整作用。方法结扎大鼠胆总管造成肠道菌群失调模型后分别以金银花、丽珠肠乐、金银花与丽珠肠乐合剂、生理盐水灌胃,于灌胃4d后测定各组大鼠肠道菌群组分、乙酸含量及肝脏中肠杆菌易位情况。结果大鼠肠道菌群失调得到恢复,肠道内乙酸含量增加,易位至肝脏的肠杆菌数量减少,与自然恢复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金银花与丽珠肠乐合剂组效果最佳。结论金银花水提物作为益生元对大鼠肠道菌群失调具有调整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党参合剂通过调整菌群失调,修复肠屏障功能,控制细菌、内毒素易位,提高机体免疫力,对多器官功能障碍大鼠肠源性感染及内毒素血症(IETM)进行防治。方法采用肠缺血再灌注的方法制造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模型,分别以党参合剂、丽珠肠乐对动物进行灌胃治疗。取肠内容物、肝、脾、肠系膜淋巴结,门静脉血,分别做无菌培养,内毒素及sIgA的测定。结果各治疗组通过扶植肠道有益菌、抑制有害菌的生长繁殖并促进其排泄,保护肠黏膜屏障,明显降低了细菌易位,控制内毒素血症,改善了相关免疫指标。结论党参合剂从调整微生态失调的角度来防治MODS取得较好效果,优于丽珠肠乐。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香菇多糖通过扶植肠道正常菌群生长,控制内毒素易位,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肠道微生态失调进行调整,从微生态学角度防治溃疡性结肠炎。方法 Wistar大白鼠48只,随机取8只作为正常对照组,其余40只造模。之后以香菇多糖和丽珠肠乐灌胃,14 d后处死。取肠内容物、血液,分别进行细菌培养、检测挥发性脂肪酸、内毒素。结果经过香菇多糖和丽珠肠乐治疗后,大鼠肠道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的数量明显上升,大肠埃希菌、肠球菌的数量明显下降;肠内容物挥发性脂肪酸含量显著上升;血中内毒素含量显著下降。结论香菇多糖和丽珠肠乐均具有扶植正常菌群生长,调整菌群失调,提高机体免疫力,防治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香菇多糖和丽珠肠乐联合应用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4.
肝病肠道菌群失调与肠源性内毒素血症   总被引:26,自引:3,他引:23  
当今肝病肠道菌群失调与肠源性内毒素血症(intestinal endotoxemia,IETM)的关系日益受到重视.在肝病时发生肠道菌群微生态失调,部分革兰阴性菌大量增殖,后者导致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发生率升高,而内毒素血症在肝病的维持和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加重肝病.因此,肝病-肠道菌群失调-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其中关键的一个环节就是肠道菌群失调所致肠源性内毒素血症.本文将就肝病时肠道菌群失调所致肠源性内毒素血症以及微生态疗法阻断此环节的研究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纳米党参合剂通过调整菌群失调,修复肠屏障功能,控制细菌、内毒素易位,对多器官功能障碍大鼠肠源性感染及内毒素血症(IETM)进行防治。方法采用肠缺血再灌注的方法制造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模型,分别以纳米中药、常态中药对动物进行灌胃治疗。取肠内容物做无菌培养,内毒素、sIgA的测定,CD4+、CD8+T细胞计数。结果各治疗组通过扶植肠道有益菌、抑制有害菌的生长繁殖并促进其排泄,保护肠黏膜屏障,明显降低细菌易位,控制内毒素血症,改善相关免疫指标。结论党参合剂从调整微生态失调的角度来防治MODS取得较好效果,纳米中药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6.
益生元对抗生素引起的肠道菌群失调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益生元菊糖和大蒜多糖在治疗肠道菌群失调中的作用.方法 72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6组,随机取出12只作为正常对照组,其余灌胃盐酸林可霉素和头孢曲松钠混合抗生素溶液3d,建立小鼠肠道失调模型后,以生理盐水灌胃作为自然恢复组,其余4组分别灌胃菊糖、低剂量大蒜多糖、高剂量大蒜多糖以及丽珠肠乐5d.受试小鼠无菌取粪,观察各组肠道菌群的数量变化、测量血清IgG,粪便内毒素含量、有机酸含量变化.结果 菊糖和大蒜多糖高剂量灌胃能加速恢复抗生素导致的小鼠肠道菌群失调,这两种益生元对内毒素的清理、免疫力的恢复也有积极的效果,效果均优于丽珠肠乐和自动恢复.结论 益生元有加快肠道菌群恢复和降低抗生素的破坏效果,有益于小鼠肠道健康.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红花多糖对肠道微生态失调小鼠的调节作用,探讨红花多糖改善微生态失调与肠黏膜免疫、血浆内毒素及肠道菌群的关系.方法 应用盐酸林可霉素灌胃建立肠道微生态失调小鼠模型,然后用红花多糖进行治疗,同时设正常对照组(n=5)、自然恢复组(n=5)和丽珠肠乐组(n=5).于给药7d后处死小鼠,进行肠黏膜sIgA、血浆内毒素...  相似文献   

8.
复方树舌液对肠道微生态失调小鼠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复方树舌液作为微生态调节剂对肠道微生态失调小鼠进行调节。方法用盐酸林可霉素造成菌群失调模型,用复方树舌液进行治疗,在治疗期间分别检测各组小鼠的肠道优势菌群、乙酸、内毒素含量及肝脏肠杆菌易位。结果小鼠肠道菌群失调得到恢复、小鼠肠道内乙酸含量增加、内毒素含量下降、易位至肝脏的肠杆菌数量减少,与自然恢复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树舌组优于丽珠肠乐组。结论复方树舌液作为益生元对小鼠肠道菌群失调具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从微生态学角度研究石斛多糖治疗肠道微生态失调小鼠的作用及初步机制.方法 盐酸林可霉素灌胃制备肠道菌群失调小鼠模型,应用石斛多糖进行治疗,同时设正常对照组、丽珠肠乐组、阴性对照组,给药7d后处死小鼠,应用PCR-DGGE法检测肠道菌群丰富度、血清IL-2.结果 应用盐酸林可霉素灌胃3d后,小鼠肠道菌群丰富度、血清IL-2降低,持续治疗7d后,石斛多糖治疗小鼠肠道菌群丰富度、血清IL-2增高.结论 石斛多糖具有扶植肠道正常菌群生长,调整菌群失调,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丽珠肠乐治疗直肠癌术后肠道菌群失调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本文对42例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后服用丽珠肠乐进行肠道菌群分析及观察术后患者合并腹泻等影响康复的变化情况。结果:口服丽珠肠乐病人菌群失调恢复明显,优于治疗组,术后腹泻时间缩短,降低了感染率。表明丽珠肠乐有改善直肠癌病人菌群失调及免疫功能,增强定植抗力,加快病人术后康复的使用。  相似文献   

11.
纳米锁阳对肝性脑病肠道菌群及免疫功能的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纳米中药锁阳对内毒素诱发肝硬化大鼠发生肝性脑病的肠道菌群与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肝硬化大鼠行小剂量内毒素腹腔注射造成肝性脑病模型。观察常态、纳米中药锁阳对肠道菌群,血清IL-2水平及血浆中血氨含量影响。结果肝性脑病大鼠血浆内毒素及血氨明显升高,正常对照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常态锁阳治疗组与纳米锁阳治疗组血浆中血氨、内毒素均明显降低,肠道菌群失调症有明显改变。常态锁阳治疗组与自然恢复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纳米中药治疗组与常态中药治疗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高血氨是内毒素诱发肝性脑病发生的主要诱因。应用中药锁阳从调整微生态失调角度来治疗肝性脑病,取得较好疗效,纳米中药锁阳的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2.
八珍制剂对~(60)Co辐射小鼠微生态失调的促恢复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中药八珍制剂对60 Co辐射小鼠微生态失调的调整作用。方法 60 Co辐射昆明种小鼠制成微生态失调模型 ,用中药八珍制剂对其进行调整 ,检测肠道膜菌群与腔菌群中双歧杆菌、乳酸杆菌、肠杆菌、肠球菌及肝脏细菌易位数量 ,血浆内毒素水平 ,小肠黏膜中二胺氧化酶的活性和丙二醛的含量等指标 ,观测中药对辐射性微生态失调的调整作用。结果 :中药八珍制剂具有调整小鼠肠道菌群失调 ,降低肠道菌易位和血浆内毒素水平 ,减少丙二醛含量 ,升高肠黏膜中二胺氧化酶的活性。中药治疗组各项指标与自然恢复组相比 ,差异均有显著性(P <0 .0 0 1或P <0 .0 1或P <0 .0 5 )。结论 八珍制剂对60 Co辐射小鼠微生态失调有促恢复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梗阻性黄疸大鼠肠道细菌移位状况及经胃肠道给予双歧杆菌对肠道细菌移位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SO组)、梗阻性黄疸组(OJ组)及双歧杆菌组。模型制备后第10天检测各组肝功能指标及血浆内毒素水平,取肝、脾、肠系膜淋巴结等肠道外器官组织行细菌培养,光镜观察末端回肠黏膜变化。结果 OJ组较SO组肝功能指标明显改变(P〈0.05),双歧杆菌组肝功能指标较OJ组改善。SO组血浆内毒素水平为(0.26±0.22)EU/ml,OJ组内毒素水平为(1.99±0.31)EU/ml,较SO组明显升高(P〈0.01),双歧杆菌组血浆内毒素水平为(0.74±0.20)EU/ml,较OJ组明显降低(P〈0.01)。OJ组肝、脾、肠系膜淋巴结中细菌移位率高于另两组,其中肠系膜淋巴结细菌移位率为90%,明显高于SO组及双歧杆菌组(P〈0.05)。光镜显示OJ组肠黏膜萎缩,绒毛水肿,部分上皮细胞脱落;双歧杆菌组肠黏膜上皮改变较OJ组明显减轻。结论梗阻性黄疸时出现明显的细菌移位与内毒素血症。应用微生态制剂可保护梗阻性黄疸时小肠黏膜屏障功能,减少肠源性细菌移位及内毒素血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梗阻性黄疸大鼠行胆汁内、外引流术后血浆二胺氧化酶的活性变化与肠粘膜屏障的关系。方法:取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四组:梗阻性黄疸组(OJ)、胆汁外引流组(ED)、胆汁内引流组(ID)及假手术对照组(SH),各组均15只;SH组、OJ组在术后第7天处死大鼠并采集标本,ID组、ED组于引流术后7天处死大鼠并采集标本,检测各组大鼠血浆DAO的活性,光镜下观察末端回肠组织粘膜形态学变化。结果:OJ组大鼠肠粘膜损伤明显,粘膜变薄、绒毛稀疏、上皮完整性受到破坏并伴有炎性细胞浸润,ID、ED组大鼠肠粘膜有不同程度的恢复,ID组更接近SH组;OJ组血浆DAO水平显著升高,明显高于SH、ID、ED组(8.183±0.211 vs 3.570±0.280、3.978±0.269、5.051±0.328 U/L,P0.01),ID组较ED组下降更明显,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D组血浆DAO水平略高于SH组,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血浆DAO变化与肠粘膜组织病理学变化一致。结论:胆汁内、外引流术可降低梗阻性黄疸大鼠血浆DAO水平,内引流术效果优于外引流术;血浆DAO的变化可反映梗黄大鼠肠粘膜屏障损伤及修复情况。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中药马齿苋多糖对衰老小鼠微生态调节作用。方法皮下注射D-半乳糖建立衰老小鼠模型,用马齿苋多糖进行治疗,同时设正常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用药30d后处死小鼠,进行肠道微生态指标检测。结果用D-半乳糖造模以后,小鼠肠道双歧杆菌及乳酸杆菌数量降低(P〈0.05),而肠杆菌及肠球菌数量增加说明模型建立,血内毒素含量也升高(P〈0.05)。用马齿苋治疗后,益生菌数量升高而肠杆菌和肠球菌数量减少,血内毒素含量也降低(P〈0.05)。结论马齿苋多糖对衰老小鼠的肠道菌群和血内毒素具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布拉氏酵母菌能否通过改善肠源性内毒素血症、肠道环境改善四氯化碳诱导的肝硬化模型大鼠肝纤维化的程度。方法5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8只)、模型组(20只)、预防组(14只)和治疗组(8只)。预防组在制模同时给予喂服布拉氏酵母菌制剂,治疗组在制模成功后开始给予喂服布拉氏酵母菌制剂,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同等生理盐水喂服。实验过程中每周称量所有大鼠体重,观察其日常生活习性,实验在18周末处死所有大鼠,HE染色观察肝脏病理改变,测定血清中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丙二醛(MDA)和白蛋白(ALB)水平及血浆内毒素含量,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法检测大鼠肠道菌群情况。结果正常组[(0.052±0.005)EU/mL]、预防组[(0.058±0.028)EU/mL]和治疗组[(0.230±0.027)EU/mL]大鼠血浆中的内毒素明显低于模型组[(0.310±0.039)EU/mL](P〈0.05)。预防组和正常组大鼠血浆内毒素含量有区别,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通过变性梯度凝胶电泳发现正常组大鼠肠道菌群数量明显好于模型组,肝硬化大鼠肠道菌群失衡。而治疗组介于预防组和模型组之间。结论布拉氏酵母菌对于改善肝硬化模型大鼠肠道菌群情况,减少肠源性内毒素血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血必净注射液对梗阻性黄疸大鼠血清内毒素(ETX)及肿瘤坏死因子-alpha(TNF-alpha)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雄性SD 大 鼠60 只,随机分为假手术(A)组、梗阻性黄疸(B)组、血必净干预(C)组,每组20 只。A组不结扎胆总管,B、C两组结扎胆总管。术后 七天,C 组每日皮下注射血必净4 mL/Kg,A 组、B 组用等量生理盐水替代,持续用药一周。实验两周后,检测和比较各组大鼠血清 ETX、TNF-alpha、总胆红素(TBIL)及直接胆红素(DBIL)水平。结果:术后两周,A组血清TBIL、DBIL 水平显著低于B、C两组;B组血 清TBIL、DBIL 水平显著高于C 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血清ETX和TNF-alpha水平显著高于A、C 组,差异均有统计 学意义(P<0.05)。结论:血必净注射液可能通过降低血清ETX和TNF-alpha含量改善梗阻性黄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