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65篇
  免费   307篇
  国内免费   1090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99篇
  2022年   81篇
  2021年   111篇
  2020年   94篇
  2019年   104篇
  2018年   96篇
  2017年   95篇
  2016年   127篇
  2015年   156篇
  2014年   232篇
  2013年   213篇
  2012年   213篇
  2011年   231篇
  2010年   218篇
  2009年   200篇
  2008年   434篇
  2007年   218篇
  2006年   167篇
  2005年   219篇
  2004年   161篇
  2003年   195篇
  2002年   146篇
  2001年   114篇
  2000年   88篇
  1999年   74篇
  1998年   70篇
  1997年   64篇
  1996年   57篇
  1995年   70篇
  1994年   56篇
  1993年   39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32篇
  1989年   32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5年   1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21.
武汉东湖磷含量的变动及其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总结了武汉东湖水体中磷含量(均以PO4计算)的周年逐月季节和年际变动及其分布上的差异(1973-1985年)。按面积加权法计算总磷的平均含量为0.244毫克/升(1983-1985年),总溶解磷和溶解活性磷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121毫克/升和0.051毫克/升(1981-1984年),总磷和总溶解磷周年中出现两次高峰含量,即春季(3-5月)和夏末秋初(8-9月)。低含量出现在水温最低的冬季(12-2月),周年中溶解活性磷高峰含量出现在冬末春初(1-3月),低含量多数出现在春天夏初(5-7月)。东湖水体中磷含量平面分布有明显的差异,而垂直分布表层和底层差异小,各种形态磷的组成中颗粒磷所占比较最大(1983-1984年平均值),平均占总磷63.4%,溶解非活性磷所占比较最小,平均占总磷12.0%。  相似文献   
22.
香椿等植物食用部分氨基酸含量及营养价值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23.
本文报道一株能积累赖氨酸的酿酒酵母S1为原始菌株,经10-3mol/L的s-(β-氨基乙基)L-半胱氨酸(SAEC)处理,选得SAEC抗性突变株。再经二次紫外诱变,选得7株SAEC~r突变株,其中3株具有较高积累赖氨酸能力,并对其培养条件进行了研究。突变株MSU1的游离赖氨酸含量为菌体干重的7.83%,而突变株MSU5平均赖氧酸含量可达8.91%。  相似文献   
24.
25.
在低温吸胀阶段,经PVA(聚乙烯醇)和PEG(聚乙二醇6000)预处理的大豆胚轴蛋白质合成和ATP含量均比对照高。在萌发阶段,胚轴生长增快,蛋白质合成明显加快,ATP迅速被消耗,而对照胚轴则相反。试验结果表明,预处理大豆种子萌发和生长与其蛋白质合成、ATP水平和消耗能力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6.
本文用PEG模拟水分亏缺对春小麦红芒麦和绵阳11号胚芽伸长过程中生长、膨压、渗透势、水势和渗透调节能力与ATP含量、能荷变化及能量代谢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通过降低能荷,改变分解代谢与合成代谢的比率,使渗透调节物质积累,增加了幼苗的吸水能力,从而使其在一定的ATP能量水平上维持缓慢生长;抗旱品种红芒麦在水分亏缺下成苗速率较快,能保持一定的ATP能量水平和能荷值,渗透调节和吸水能力都比较强。  相似文献   
27.
蚜虫的分子系统学研究概况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黄原  袁锋 《昆虫知识》1996,33(5):306-310
蚜虫是一类重要经济昆虫,大多是经济植物害虫,但有些是重要的资源昆虫,如五倍子蚜,由于其体小、生活周期复杂、有多态现象及生物型的分化,故仅依靠形态特征常难以区分近缘种类,更不用说种下生物型的区分。从70年代以来,生化和分子生物学方法被广泛地用于蚜虫的系统学研究,本文对采用过的蚜虫分子系统学方法、研究过的蚜虫种类、研究内容和主要结果进行了综述。1蚜虫分子系统学的研究方法纵观蚜虫分子系统学的研究史,可以分成前后两个阶段。从对年代后期到80年代后期的10余年间,以酶蛋白的电泳分析为主,从80年代后期以来,则以核…  相似文献   
28.
克鲁斯假丝酵母及其近似种的脉冲电泳核型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钳位均匀电场脉冲电泳(CHEF)系统分析了克鲁斯假丝酵母(Candida krusei),郎比可假丝酵母(C. lambica)和粗状假丝酵母(C. valiad)的模式菌株的电泳核型,发现这三种表型相似的假丝酵母却具有互不相同的染色体DNA分子带型,为其分类学研究提供了可靠的鉴别依据。在常规分类学研究的基础上,测定了AS 2.75(原定种名为(C. incospicua),AS2.1182(原定种名为 C. lambica)和AS 2.1772(未定种)等三株假丝酵母的G+C含量和脉冲电泳核型。通过对已报道的C. inconspicu的G+C含量及上述三种假丝酵母模式菌株的脉冲电泳核型的比较分析证明,AS 2.75和AS 2.1772为粗状假丝酵母(C. valida),AS 2.1182为克鲁斯假丝酵母(C. krusei)。  相似文献   
29.
李仁德  陈强 《动物学报》1996,42(3):247-252
研究在不同实验温度下驯化的荒漠沙蜥和密点麻蜥的血红蛋白浓度、血浆总蛋白浓度以及血浆清蛋白与球蛋白比例的变化,结果表明:在5℃下驯化的两种蜥蜴的血红蛋白浓度都很低;而在15-30℃之间驯化的蜥蜴血红蛋白浓度较高且比较稳定;35℃时蜥蜴的血红蛋白浓度则下降。在同温度下密眯麻蜥的血红蛋白浓度高于荒漠沙蜥。同种蜥蜴中,雄性的血红蛋白浓度高于雌性。两种蜥蜴的血浆总蛋白浓度均随驯化温度的升高而增加;荒漠沙蜥在  相似文献   
30.
在荔枝和龙眼种子发育过程中,内源ABA水平先是上升,至大约78~80DPA时出现高峰,之后两者ABA含量均不断下降。果实成熟时采收的种子,ABA含量比高峰时分别下降近6倍。另外,随着种子的发育,种子及其胚轴对外源ABA的敏感性(SABA)亦持续下降。10-4mol/LABA可以完全抑制90DPA前的荔枝和龙眼种子的萌发,但对成熟种子10-2mol/LABA亦不能抑制其萌发。龙眼种子离体胚轴的SABA高于荔枝。ABA含量与敏感性的这种变化可能是两种顽拗性种子成熟时萌动,进而不耐脱水贮藏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