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8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11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5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高等植物性别分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寿森炎  汪俏梅 《植物学报》2000,17(6):528-535
高等植物性别分化研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性别分化特异大分子标记物的鉴定(分化程序);诱导信号(如植物激素)的分析和性决定基因的分离与分析。近年来,植物性别分化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本文主要介绍这一研究在分化程序、诱导信号和性决定基因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2.
利用飞行磨系统对实验种群橘小实蝇的1、6、11、16、21、26、31日龄的7个雌雄个体分别进行22h连续吊飞试验,测定其累计飞行距离、累计飞行时间、平均飞行速度。橘小实蝇原始种群采自湖南长沙,经室内连续饲养约30代,成为试验种群。试验环境条件为连续光照条件,温度25℃,RH 60%—80%,光照强度为990 lx。整个吊飞过程不补充食物和水份。共得到179组吊飞数据,其中雌虫86组,雄虫93组,每个日龄处理不少于9头。结果显示随着日龄的增加,橘小实蝇雌蝇和雄蝇的飞行能力均逐渐增加,到达16日龄后雌蝇飞行能力迅速下降,表现为单峰型;雄蝇的飞行能力在16—31日龄一般维持较高水平,但在26日龄有一定波动。16日龄雌蝇和雄蝇的累计飞行距离分别是(2485.6±2287.2)m和(2152.3±1773.3)m。其中1头21日龄雄性个体的累计飞行距离最大,完成了8795.80 m的飞行。雌蝇累计飞行距离最远的发生在16日龄,为8116.6 m。日龄对橘小实蝇的累计飞行距离和平均飞行速度的影响都达到了显著水平(前者,F=2.88,P0.05;后者,F=4.98,P0.01)。雌蝇和雄蝇的平均飞行速度的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F=4.10,P0.05)。日龄和性别的互作对平均飞行速度的影响也达到了显著水平(F=2.74,P0.05)。尽管实验种群不能完全代表野生种群,研究结果对研究橘小实蝇扩散规律及综合防治,特别是改进橘小实蝇雄性不育技术仍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3.
距骨在传导体重和运动中起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然而对距骨的研究尚嫌不足。纵观国内外文献,国内仅有对成年距骨长、宽和高的测量(任光金,1983)和对3—17岁X线片距骨长和宽的测量(张福金,1984)。对该骨的性别判别分析检索国内外资料,竟是空白。为此,为积累国人资料和探讨距骨的性别判别分析,特进行此研究。1 材料和方法本文所用材料为青岛医学院人类学研究室专供科研用的东北出土成套的成年距骨94副(男51,女43)。按人类学测量方法(吴汝康等,1984;贾兰坡,1954;邵象清,1985),对距骨进行了8项测量,即最大长(X1)、最大宽(X2)、最大高(X3)、距…  相似文献   
104.
皮纹密度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吴乐斌 《人类学学报》1990,9(2):130-138
本文对ab、ad、td、Δatd四种皮纹密度进行了初步分析与研究,结果表明,四种皮纹密度有明显的年龄差异,其性别差异随年龄增大而明显,左右手差异随年龄的增大而减弱。四种皮纹密度与七项测量性特征呈不同程度与性质的相关。  相似文献   
105.
剂量补偿是使X连锁基因的表达水平在两性间达到平衡的过程。生物界实现剂量补偿的策略有很多种,真兽亚纲哺乳动物是随机失活雌性的一条X染色体。X失活开始于XIC,然后传播到整条染色体。XIST基因定位于XIC中,参与X失活的启动,可能是X失活决定基因。最近在人和小鼠中发现了逃避X失活的基因。探讨这些基因逃避X失活的机制有助于理解X染色体失活是如何对基因表达进行调控的。人和小鼠中有一些基因的X失活状态不同,提示了性染色体的持续不断的进化改变 。  相似文献   
106.
在同一环境条件下,单雌性株茎端ABA含量显著高于雌雄同株的,而GA_4水平却正好相反。 较高的ABA/GA_4比值有利于黄瓜雌性分化,反之则有利于雄性分化。促进黄瓜雄性分化的生长物质GA_3和AgNO_3会引起黄瓜茎端ABA/GA_4比值的下降,而促进其雌性分化的生长物质乙烯利(Ethrel)则会引起ABA/GA_4比值的上升。  相似文献   
107.
高等植物性别表达的单激素调控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其军  韩玉珍 《生命科学》1999,11(A01):84-87
  相似文献   
108.
蔬菜作物的性别分化及其在生产上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综述了不同开花系统的蔬菜作物在性别分化的分化程序、诱导信号和性决定基因三个层次上的研究进展及在生产上的应用,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9.
杜仲雌雄株细胞学,顶芽及叶含胶量的比较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杜仲(EucommiaulmoidesOliv.)为严格的雌雄异株植物,其雌雄株的比例近似于1:1,说明其性别可能由性染色体决定。但在形态上看不到特异的性染色体,雄株花粉母细胞整个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配对和分离是正常的。偶尔可发现个别细胞有染色体桥和环状或链状四价体。从1993年和1994年的12月到翌年4月芽完全展开前对顶芽的测量说明,雄株顶芽的长度和最大直径都明显大于雌株的(P<0.01),而整个生长季节中雌株叶子的杜仲胶含量却明显高于雄株的(P<0.01)。不管雄株还是雌株,其叶的含胶量都随季节变化和叶子的长大而降低。实践证明可用芽的大小鉴别杜仲幼株的性别。  相似文献   
110.
Liu LP  Yang L  Zhao Z  Chen Q 《生理学报》2005,57(6):749-754
本研究旨在探讨长QT综合征(long QT syndromes,LQTS)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性别差异及其电生理机制,初步观察了不同性别兔LQT2模型左心事原已存在的电生理异质性和心事复极动力学的特征。实验分为3组,上下常组以标准台氏液灌流;LQT2模型组给予含100gmol/L dl-sotalol的台式液灌流;LQT2模型+低钾组给了含3.0mmol/LKCl、100μmol/L dl-sotalol的台式液灌流。采用冠状动脉旋支灌注兔左室心肌楔形组织块标本,应用浮置玻璃微电极记录技术进行记录。给予基础刺激周长(basic cycle length,BCL)为500、l000和2000ms的S1刺激,同步记录心事肌内膜侧、外膜侧细胞动作电位,并记录跨壁心电图:在BCL为500和1000ms时加用S2程序刺激以记录动作电位时程(action potential duration,APD)恢复曲线。研究发现:在不同刺激频率时,3组实验雌兔心肌细胞的跨壁复极化离散(transmural dispersion of repolarization,TDR)、APD恢复曲线斜率均大于雄兔,有显著性差异(P〈0.05),并呈频率依赖性;LQT2模型组及LQT2模型+低钾组雌雄兔TDR、APD恢复曲线斜率较正常组明显增人(P〈0.01)。BCL为1000ms时,LQT2模型组雌兔7例中1例发生尖端扭转性窀性心动过速(torsade de pointes,TdP);LQT2模型+低钾组雌兔7例中5例诱发TdP,雄兔7例中2例诱发TdP,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提示:LQT2模型心肌原已存在的电生理异质性和动态异质性均有明显的性别差异,并≯频率依赖性。存LQT2模型中,TDR以及APD恢复曲线斜率的增大可能是雌性动物较雄性更易发生尖端扭转性心律失常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