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45篇
  免费   326篇
  国内免费   1106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119篇
  2022年   131篇
  2021年   123篇
  2020年   113篇
  2019年   127篇
  2018年   96篇
  2017年   96篇
  2016年   123篇
  2015年   132篇
  2014年   205篇
  2013年   158篇
  2012年   184篇
  2011年   168篇
  2010年   184篇
  2009年   187篇
  2008年   482篇
  2007年   141篇
  2006年   138篇
  2005年   157篇
  2004年   109篇
  2003年   95篇
  2002年   130篇
  2001年   103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59篇
  1998年   62篇
  1997年   47篇
  1996年   70篇
  1995年   48篇
  1994年   55篇
  1993年   42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5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61.
62.
正常人各年龄组染色体着丝粒点(Cd)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本文运用本室改良的Cd-NOR银染技术对80例4个年龄组的正常中国人的Cd变化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 结果表明:(1)正常人随年龄增加,Cd消失的频率、Cd变异及Cd-NOR融合频率也相应增加,特别是Ⅲ、Ⅳ组(中、老年组)增加的频率尤为显著;(2)首次对Cd消失的过程提出了独特的观点,即Cd消失首先表现为Cd变小, 随着变小程度的加大,最终导致Cd消失;(3)在本研究中首次观察到单个Cd的现象,作者认为是细胞分裂中期染色体着丝一分为二的延迟现象。各年龄组间单Cd出现频率无统计学差异,同一年龄组中,2号染色体和1号染色体上单Cd出现频率显著高于理论值;(4)随年龄增高,Cd各项观察值的增高在男性与女性间未见明显的差异。 Abstract:The Cd variation of human chromosome in four groups of different age has been investigated.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frequencies of Cd disappearing,size variation and Cd-NOR fusion increased with the age rising,especially in the group of aged people.We suggest that the variation of Cd shows the size changes first,and then disappears completely.We also observed some cells in which a few chromosomes shows only a single Cd in centromeric region.Cd variation in different age groups h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male and the female.  相似文献   
63.
内蒙古察哈尔丘陵啮齿动物种群数量的波动和演替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李仲来  张耀星 《兽类学报》1997,17(2):118-124
根据内蒙古自治区正镶白旗乌宁巴图苏木974-1993年随啮齿动物密度监测资料进行分析,得到如下结果。共捕啮齿动物13种,其中达乌尔黄鼠为优势种(67.85%)、一趾鼠为次优势种(10.16%),长爪沙鼠、布氏田鼠、达乌尔鼠兔为常见种,余为少见种。黄鼠密度与个体数呈正相关(P〈0.0001)、五趾跳鼠与个体数、黄鼠密度呈负相关(P〈0.001)。个体数与黄鼠、五趾跳鼠密度的回归模型为:(个体数)=1  相似文献   
64.
EB病毒相关疾病与免疫应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EB病毒感染引起的相关疾病有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X连锁淋巴细胞增殖综合征、伯基特淋巴瘤、鼻咽癌、移植后淋巴细胞增殖病、腮腺癌、霍奇金病等。针对EB病毒膜抗原gp85抗体有中和作用。针对gp350抗原的抗体与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有关。在限制EB病毒感染的B细胞增殖过程中,CD4^+T细胞和CD8^+T细胞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5.
66.
湖北斧头湖湖滨湿地植物的联结与相关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2×2列联表法结合X2检验对湖北武昌斧头湖湖滨湿地植物进行了联结分析,计算了种间的相关系数并检验了种间相关显著性。结果表明这些种组构成了一个连续体。文中还讨论了各种组的生态意义。  相似文献   
67.
本工作观察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对小鼠肠集合淋巴小结(PP结)T细胞和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GRP能明显抑制PP结T淋巴细胞的转化,并且这种作用与T细胞的分化增殖状态有明显关系。此外CGRP对腹腔巨噬细胞DNA和蛋白质的合成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以上结果提示CGRP可能作为一种抑制型的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肽而对肠道免疫功能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68.
利用免疫印迹(WB)分析了水稻(Oryza sativa) OsPR10A在其不同生长时期、不同组织部位及多种非生物逆境胁迫下的表达特征, 发现OsPR10A在干旱、盐胁迫以及茉莉酸甲酯(MeJA)和脱落酸(ABA)诱导下表达量明显升高, 表明该蛋白可能在干旱和盐胁迫应答过程中发挥作用。为证明这一推测, 我们构建了OsPR10A超表达载体, 经农杆菌介导转化水稻, 获得超表达OsPR10A的纯合株系。田间表型观察表明, 转基因株系株高变矮、穗长变短、结实率降低。用20% PEG6000在水稻种子萌发过程中进行干旱处理, 结果显示, OsPR10A超表达株系的根长和芽长均显著高于野生型, 证明超表达OsPR10A可增强水稻萌发期耐旱性。该研究有助于增进人们对水稻OsPR10A功能的了解。  相似文献   
69.
70.
本文根据湍流统计理论和野外观测数据,详细分析了林带背风面湍流自相关、空间相关和湍流积分尺度特征。在林带背风面的林缘附近,由于湍流尺度较小,使湍流相关系数不紧密。这时的时间尺度在2—3s(1.5m)和3—8s(5m),而空间尺度为10—20m左右。在远离林带以后,林带的作用减弱,随着湍流尺度增大,导致湍流相关系数增大。这时的时间尺度在15—20s,空间尺度在70—80m范围内,且湍流自相关系数服从2/3的指数定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