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33篇
  免费   595篇
  国内免费   2330篇
  2024年   42篇
  2023年   171篇
  2022年   183篇
  2021年   193篇
  2020年   158篇
  2019年   167篇
  2018年   140篇
  2017年   183篇
  2016年   173篇
  2015年   220篇
  2014年   335篇
  2013年   272篇
  2012年   282篇
  2011年   279篇
  2010年   270篇
  2009年   262篇
  2008年   1117篇
  2007年   205篇
  2006年   193篇
  2005年   219篇
  2004年   243篇
  2003年   198篇
  2002年   218篇
  2001年   139篇
  2000年   106篇
  1999年   96篇
  1998年   79篇
  1997年   92篇
  1996年   97篇
  1995年   79篇
  1994年   84篇
  1993年   59篇
  1992年   43篇
  1991年   58篇
  1990年   47篇
  1989年   64篇
  1988年   32篇
  1987年   27篇
  1986年   35篇
  1985年   49篇
  1984年   19篇
  1983年   15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3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温度对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增殖动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多角体计数、对流免疫电泳、单向免疫扩散及火箭免疫电泳测定的结果表明:26℃适于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EoNPV)的增殖。多角体含量或其相对值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长,并渐趋于平稳,两者间呈Logistic曲线关系。单位体重或单头幼虫所含的多角体数量(y_1或y_2)、扩散环直径(y_3)和火箭峰值(y_4)与时间(t)的关系式分别为:y_1=(8.1481)/(1 EXP(9.4210-0.0608t))×10~9PIB/克;y_2=(6.1596)/(1 EXP(5.4809-0.0376t))×10~8PIB/头,y_3=(1.4)/(1 EXP(2.710-0.015t))cm;y_4=(3.52)/(1 EXP(4.580-0.040t))cm。但30℃下,EoNPV增殖严重受抑制,饲毒后24~168小时内难以测出多角体,其后多角体含量也极显著低于26℃,乃至难以被三种免疫测定法测出。  相似文献   
52.
本实验用清醒麻痹的家猫观察到,皮层第二体感区(SⅡ区)的下行活动对尾核痛相关单位的自发放电和伤害性反应均有影响。在35个痛相关单位中,刺激SⅡ区后,62.7%的自发放电受到影响(p<0.05)。在72个痛相关单位中,刺激SⅡ区后,77.8%的伤害性反应受到抑制(p<0.01),其中抑制痛兴奋单位的伤害性反应最为明显。而用利多卡因局部阻滞SⅡ区后,33个痛相关单位中,51.5%的伤害性反应增强(p<0.01)。本结果提示:(1)SⅡ区的下行活动不仅对尾核痛相关单位的自发活动有影响,而且对痛相关单位的伤害性反应有以抑制为主的下行性调制作用。(2)在正常机能状态下,SⅡ区对伤害性信息向尾核的传递有一定的紧张性的下行性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3.
 用硫酸铵分段盐析、超滤膜分级分离及DEAE-纤维素、Sephadex A-25和Sephadex G-50三种柱层析方法从双胸蚓组织的粗提取液中分离纯化出一种纤溶酶,分子量为29kD,由一条肽链组成。此晦具有强烈的溶解纤维蛋白的作用,对家兎实验性血凝块也具有明显的溶解作用。此酶的最适pH为8.0,在pH7.6~8.4之间活力相差不到2%;酶在PH4.7—11.0范围内稳定;酶作用的最适温度为57℃;此酶热稳定性较好,于25~50℃保温3小时,酶活力基本不变,60℃时,活力保留65%。金属离子Na~(+)、K~(+)、Mg~(2+)等可提高此酶的活力,而Hg~(2+)、Ca~(2+)等金属离子对此酶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4.
 中国仓鼠卵巢细胞(CHO-K1)经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MNNG)诱变和6-巯基鸟嘌呤(6-TG)选择,得到稳定的次黄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HPRT)缺陷细胞株,酶活性仅为野生型的6.5%。用磷酸钙共沉淀法和电脉冲法向HPRT-细胞转移人宫颈癌细胞(HeLaS_3)基因组DNA,纠正了CHO细胞的HPRT缺陷。酶活性提高了6.9倍,达到野生型的45%。用Alu序列探针进行分子杂交,证实经过基因转移并连续传代15次以上的受体细胞中含人DNA序列。表明人的有关基因已稳定地整合到CHO细胞的染色体中。  相似文献   
55.
在灭菌自来水模拟水体中,研究了7种细菌的存活和生长规律。Klebsiella pneumo-niae,Enterobacter aerogenes,Agrobacterium tumefatciens,在7天内平板计数降至0,而水体中镜检细菌总数(AODC)和活菌直接计数(DVC)结果无大变化,说明细菌已变成活的非可培养状态。Micrococcus,flavus 和 Streptococcus faecalis 的可培养菌数也可降至0。Pseudomonas sp.在48小时内由10~5降至10~2cfu/ml,随即升至10~6 cfu/ml 并持续到实验终了(41天)。Bacillus subtilis 在48小时平板计数降至10~2cfu/ml 并维持在该水平至实验结束(38天)。研究结果表明仅用涂布平板法检测多种细菌在水环境中的生存和分布是不合适的。  相似文献   
56.
Triton X-100加KI能够有效地溶解燕麦根细胞质膜上K~+刺激的ATP酶(张堃等1989)。对这种溶解的K~+刺激的ATP酶进行甘油梯度离心,得到了一些结果:1.在pH 7.5甘油梯度离心,溶解的ATP酶活性损失约85%,在pH 4.5时活性仅损失约50%,这表明低pH条件对于ATP酶活性稳定的重要性,2.使用水平转子进行甘油梯度离心效果较好;3.甘油梯度离心纯化的ATP酶经SDS-PAGE分析,85%以上的酶蛋白分子量为34kD的多肽。这一低分子量的具有K~+刺激的ATP酶活性的多肽与100kD左右的ATP酶(Serrano 1984)之间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4.经甘油梯度离心纯化后,K~+刺激的ATP酶活性占K~+,Mg~(2+)-ATP酶活性的52%;而溶解的ATP酶活性中,K~+刺激的部分仅为35%(表1)。此结果类似透析对溶解的ATP酶的影响(张堃等1989)。表明溶解的ATP酶制剂中K~+的存在掩盖了K~+对ATP酶的刺激作用。  相似文献   
57.
本文用PEG模拟水分亏缺对春小麦红芒麦和绵阳11号胚芽伸长过程中生长、膨压、渗透势、水势和渗透调节能力与ATP含量、能荷变化及能量代谢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通过降低能荷,改变分解代谢与合成代谢的比率,使渗透调节物质积累,增加了幼苗的吸水能力,从而使其在一定的ATP能量水平上维持缓慢生长;抗旱品种红芒麦在水分亏缺下成苗速率较快,能保持一定的ATP能量水平和能荷值,渗透调节和吸水能力都比较强。  相似文献   
58.
正常小鼠高频心电图时域值和功率谱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用南京新博公司生产的NHE-1000型心电高频信息检测分析仪研究了正常小鼠(昆明种)高频心电图(HF-ECG)的时域值和QRS波群的功率谱。主要结果如下(以正导为例,-X±SD):心率603±88次/min(n=74);P-R间期相对较长。为34.9±4.7ms(n=58),占心动周期的34.9±4.9%,这与人类有很大的不同;QRS波宽9.2±1.2ms,占心动周期的9.2±1.4%(n=74),这一结果与以前的文献报道相差较大。T波宽10.3±3.2ms,占心动周期的10.3±3.2%;Q-T间期19.4±3.2ms,占心动周期的19.5±3.6%;QRS波群峰-峰值(Vp-p)为1.456±0.480mV;T波高0.336±0.115mV;73只动物Ⅱ导联高频切迹总数只有3个,扭挫26个。Ⅱ导联QRS波群的功率谱特点:0—80Hz的相对能量为45.48±15.32%;80—200Hz为43.97±9.95%;200—300Hz为8.89±7.38%;300—1000Hz为1.66±2.74%。  相似文献   
59.
遗传标记与数量性状基因间连锁关系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讨论标记基因与数量性状主基因连锁关系的一般分析方法,包括重组值的估计和有关遗传假设的测验。并以我们水稻遗传试验中两个具有互补和重叠作用的卷叶基因和一个矮秆基因试验结果的分析为例作了较详细的示范。  相似文献   
60.
甘蓝类无蜡粉亮叶性状遗传规律及其利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们于1987年从普通结球甘蓝“迎春”品种自交二代群体中,发现了无蜡粉亮叶甘蓝突变株, 经过多年对其遗传规律进行的研究,认为这一无蜡粉亮叶性状是由一对隐性纯合基因控制。利用这一性状可培育结球甘蓝及其它甘蓝类具有这同一性状的新类型、新品种,提高其品质,更可作一代杂种利用的标记性状,充分发挥一代杂种的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