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6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9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31.
细胞的有丝分裂与细胞的增殖、分化及胚胎发育、组织器官形成、损伤组织的修复和疾病的发生有关.各种物理因素、细胞所处的微环境(包括细胞外基质、细胞粘附)等,以及胞内的多种信号因子均能对细胞的有丝分裂方向产生影响.大量文献表明,应力纤维的排列为有丝分裂中心粒分离和定位提供轨道,最终影响纺锤体和有丝分裂的定向.本实验室的micro-pattern和静态单轴拉伸应变实验进一步提示了应力纤维的排布方式是影响有丝分裂方向的重要因素.本文围绕着应力纤维的排布对有丝分裂方向的影响这一研究观点,综述分析了整合素介导的细胞外粘附-黏着斑的组装-应力纤维的排布-有丝分裂纺锤体定向等一系列影响贴壁哺乳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定向的过程.并根据酵母模型,对哺乳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定向过程的分子机制进行了介绍;在该过程中肌球蛋白、动力蛋白和kar9等蛋白质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2.
《细胞生物学杂志》2006,28(3):495-495
南方医科大学附属珠江医院肿瘤中心(原第一军医大学全军肿瘤中心)国家肿瘤学硕士学位授权学科,肿瘤学博士培训点,肿瘤学博士后临床工作站。中心现有教授3名,副教授4人,博士10人,硕士12人,博士后3名。拥有床位100张,设有空气层流治疗室,适形放疗中心和大学重点专业实验室。拥有国际上先进的流式细胞仪、血细胞分离机、程序降温仪、造血干细胞保存装置,在亚洲率先引进氩氦刀靶向治疗技术;较早安装了伽玛刀、光子刀、射频热疗、激光治疗,微波治疗,直线加速器等先进的肿瘤治疗设备。2000年以来中心先后被指定为国际生物治疗协会亚洲培训中心;中…  相似文献   
33.
羽衣甘蓝小孢子胚胎发生观察及再生植株倍性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5个不同基因型羽衣甘蓝品种为试材进行游离小孢子培养,研究小孢子发育时期与花蕾形态的关系、基因型对小孢子出胚率的影响、胚成苗及再生植株加倍和倍性鉴定。结果表明:(1)适宜于羽衣甘蓝游离小孢子培养的花蕾形态指标为:蕾长3.5~4.5mm、花瓣/花药为0.85~1.10。(2)在5个供试品种中,‘4105’出胚率最高,每蕾2.45个,其次是‘7341’,每蕾2.18个,‘7340’和‘7348’小孢子出胚情况较差,分别为每蕾1.36和0.51个,而‘7342’没有出胚。(3)采用150mg.L-1秋水仙碱浸泡幼苗根部24h,结合流式细胞仪快速检测植株倍性,发现二倍体总加倍率为78.4%,大大提高了小孢子再生植株的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34.
吴素明  卢颖  王秀娟 《蛇志》2012,24(1):71-72
目的探讨经皮黄疸仪对新生儿胆红素测定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JH20-1A型经皮黄疸仪对我院2009-2010年出生的新生儿进行经皮黄疸测定,并与使用前的2005年及2006年比较。结果使用前的2005年、2006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O.05),使用后的2009年、2010年比较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使用前后(2005-2006年与2009~2010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经皮黄疸仪测定胆红素的方法简便易行,是筛查及动态观察新生儿黄疸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35.
涡度相关观测的能量闭合状况及其对农田蒸散测定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渡  李俊  于强  同小娟  欧阳竹 《生态学报》2012,32(17):5309-5317
涡度相关法被认为是测定农田蒸散量的标准方法。然而,能量不闭合现象在涡度相关测量中普遍存在。分析能量不闭合对涡度相关观测的影响,对于提高涡度相关观测精度具有重要意义。以蒸渗仪法为参照,探讨涡度相关观测的能量闭合状况对农田蒸散测定的影响,在导致涡度相关观测能量不闭合的诸多因素中,寻找对蒸散测定有影响的因素。结果表明:涡度相关观测的白天能量平衡比率(EBR)呈秋冬高、春夏低的变化特征,麦季日均EBR范围在0.26—2.84之间,平均1.15;玉米季日均EBR范围在0.19—2.59之间,平均0.78。无论麦季或玉米季,涡度相关法测定的平均蒸散量(ETec)均明显低于蒸渗仪法观测值(ETL),但两者显著相关(P<0.01),并有相似的季节变化。平均蒸散比(ETec/ETL)麦季约为0.61,玉米季约为0.50。在冬小麦田和夏玉米田,ETec/ETL均与EBR显著相关(P<0.01)。麦田种植密度大,下垫面较均匀,蒸散比与EBR成正比(P<0.01),且不受叶面积指数(LAI)大小影响;反之,玉米田种植密度小,只有当LAI>1,下垫面变得较均匀后,蒸散比与EBR的关系才变得显著(P<0.01)。风速小时ETec/ETL与EBR显著相关,风速增加时二者相关性减弱。尤其在玉米田,当摩擦风速(u*)大于0.3 m/s时,ETec/ETL与EBR的相关性不再显著。风速小时,大气湍流微弱,湍流的涡旋较大。在有限的观测时段(0.5h)内,涡度相关仪的传感器难以捕捉足够的湍涡能量,所测湍流能量偏低,导致能量不闭合。以上结果为应用能量平衡比率校正农田蒸散提供了可能途径。  相似文献   
36.
微核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微核试验作为检测染色体损伤最常用而有效的细胞遗传学检测方法之一,经济、简便、快速,在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方面,与经典的染色体畸变分析方法基本相当。主要综述国内外微核检测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尤其是微核的自动化检测技术。其中流式细胞仪自动化检测和激光扫描细胞仪自动化检测,以及微核试验高内涵筛选方法由于其特有的优势,应用和发展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37.
目的 本文分析使用经皮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外伤性周围神经损伤的临床疗效,探讨经皮电刺激对神经周围微循环的影响.方法 采用丹迪Keypoint型肌电图仪对40例上肢周围神经不全损伤的患者,行经皮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配合运动疗法.治疗中使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LDF)检测电刺激前、后神经周围微循环血流改变情况,并分析电刺激对微循环的影响.同时在治疗前、后行神经电生理检查对比检测,并对不同病程患者治疗后的效果作对比分析.利用以上分析手段观察受损神经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 40例臂丛神经、正中神经、桡神经、尺神经不全损伤的患者,经2-10个疗程的治疗后,受损神经功能治愈率达63% (25/40),有效率为90% (36/40).LDF检测结果显示电刺激后神经周围微循环血流量较刺激前增加23.36%-26.96%,改善受损神经局部微循环,神经肌电检测结果显示较治疗前有明显好转.在不同病程的患者中进行比较,病程越短者,效果越好.结论 经皮神经肌肉电刺激在外伤性周围神经损伤的治疗中,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可提高受损神经肌肉的兴奋度,促进受损神经局部的血液循环,有利于周围神经的再生.运动疗法的干预,能改善肌萎缩,增强肌协调力,预防关节僵硬,保持关节活动度,最终取得对外伤性周围神经损伤的满意疗效.应用激光多普勒血流成像技术,测得电刺激前、后神经周围微循环出现明显的血流量增加,证实电刺激能改善受损神经局部微循环.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对H2O2损伤L6大鼠成肌细胞的修复.方法:取1、0.5、0.1、0.05mmol/L H2O2损伤成肌细胞建立模型,再取2 000、1 000、500、250、125、62.5mg/mL黄芪注射液实施保护.应用MTT法、流式细胞仪及荧光抗体Bax和Bcl-2检测,使用SPSS 15.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结果:经0.1mmol/L H2O2损伤成肌细胞存活率由94.4±5.7%降至32.6±3.8%,凋亡率由0增至32.45±2.9%.黄芪注射液处理实验组细胞存活率64.5±4.8 ~82.2±9.6%较模型组32.6±3.8%增加,凋亡率也从32.45±2.9%减至2.96±0.5 ~9.29±2.7%,荧光抗体检测Bcl-2细胞数57.7±4.3~74.2±6.9,Bax细胞数42.3±4.0~60.2±5.1.结论:黄芪注射液对大鼠成肌细胞H2O2损伤经由p38MAPK信号通路实施保护.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讨ATB(Automatic testing bacteriology)法和FCST(Flow Cytometry Susceptibility Testing)法在检测常见几类酵母样真菌对抗生素敏感性中的一致性。方法应用ATB法和FCST法检测153株酵母样真菌氟胞嘧啶、氟康唑、伏立康唑、伊曲康唑和两性霉素的敏感性。结果白假丝酵母菌对氟胞嘧啶、氟康唑、伏立康唑、伊曲康唑和两性霉素的Kappa检验值分别为0.593、1.000、0.542、0.624、0.467(P〈0.01);其他酵母样真菌一致性较好。结论相对于ATB常规药敏试验,FCST具有快速、准确、稳定等优点,有着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0.
目的了解全自动血型鉴定系统用于检测ABO血型和Rh(D)血型的效果。方法采用深圳爱康AK03A型数字血型仪对北海市中心血站2010年5月—2011年12月无偿献血者20702份样本进行ABO血型和Rh(D)血型鉴定,并与手工试管法进行对比验证。结果发现正反定型不一致的有75例,ABO初筛血型错误的36例,Rh(D)阴性的53例。结论全自动血型鉴定系统检测血型快捷、方便、高效,能降低检测人员的工作强度,但判读结果时需要与手工试管法结合进行验证,才能得出正确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