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5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32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41.
中国枝背蚱亚科的新属和新种(直翅目:蚱科)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本文报道采自四川和云南两省蚱科枝背蚱亚科2新属3新种,即蛾眉拟扁蚱Pseudogignotettix emeiensis sp.nov.,拟后蚱属Pseudepitettix gen.nov.,云南似后蚱P.yunnanensis sp.nov.,云南蚱属Yunnantettix gen.nov.,版纲云南蚱Y.banaensis sp.nov.。  相似文献   
42.
1980—1981年自北京、福州、三明、泉州、漳州、厦门和昆明等地双孢蘑菇[Agaricusbisporus(Lange)Sing]病菇上和不出蘑菇的培养料内,分离到一种真菌。在 PDA 培养基上的培养性状,肉眼观察与蘑菇轮枝菌(Verticillium psalliotae Tresch.)极难区别。根据其分生孢子和瓶梗的形态及其在匐匍气丝上的排列情况等,鉴定为珠网丝枝霉。因具短棒状原瓶梗,认为是一新变种,定名为珠网丝枝霉中国变种 Aphanocladium aranearum(Petch)W.Gams var.sinense J.D.Chen var.nov.它是双孢蘑菇的重要害菌之一。这个“属”和“种”都是我国的新记录。在猴头(Hericium erinaceus)、香菇(Lentinus edo-des),糙皮侧耳(Pleurotus ostreatus)上和水稻土中也有少量分布。  相似文献   
43.
甜茶,悬钩子属一新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李树刚   《广西植物》1981,(4):17-19
本文报道蔷薇科悬钩子属的一个新种,Rubus suavissimus。 、  相似文献   
44.
蝙蝠寄生长吸盘属一新种(吸虫纲:枝腺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论述长吸盘属Longitrema一新种——杭州长吸盘吸虫,新种Longilremahangz-houensissp.Nov.,模式标本采自浙江省桐庐县大足鼠耳蝠的小肠中。对新种与近似种梨形长吸盘吸虫Longitremapiriforme(Yamaguti,1939)Chen,1954作了详细的描述。  相似文献   
45.
在甜菜组织培养中,获得体细胞胚状体的报道极少,而且频率很低。同样,从愈伤组织诱导器官发生也较困难。迄今为止,成功地获得再生植株的报道并不多。本文报道的是幼胚愈伤组织的诱导和植株再生以及少量胚胎发生。试验所用材料为哈尔滨甜菜研究所提供的糖用甜菜(Beta vulgaris)“双丰8号”,选取直径约2mm的幼果,经消毒后用解剖针将幼胚挑出,置于各种组合的培养基上。培养  相似文献   
46.
本文报道了采自甘肃、新疆及宁夏的轮藻植物,计有:2个新种(兰州轮藻Chara lanzhouensis sp. nov., 拟球状轮藻 Chara pseudoglobularis sp. nov.),1个新记录(弯枝轮藻Chara arcuatifolia Vilhelm.)。  相似文献   
47.
【目的】本研究旨在明确外源保幼激素(juvenile hormone, JH)在中华通草蛉Chrysoperla sinica滞育快速解除过程中的使用剂量及最佳使用时期。【方法】测定点滴不同剂量(0, 5, 15, 25和35 μg/成虫)外源JH后中华通草蛉滞育成虫的产卵前期、产卵历期、雌虫寿命及单雌产卵量,以及15 μg/成虫外源JH处理对不同日龄(0, 5, 10, 20, 30和40日龄)滞育成虫处理后这4个指标的变化。【结果】在不同点滴剂量处理中,15和25 μg/成虫外源JH处理的中华通草蛉滞育成虫的产卵前期分别为6.82和6.29 d,显著短于点滴丙酮的对照组(10.55 d),且15 μg/成虫外源JH处理组产卵历期、雌虫寿命及单雌产卵量均最大,均显著大于对照组。不同日龄的中华通草蛉滞育成虫点滴15 μg/成虫外源JH,0, 5, 10和20日龄处理的成虫产卵前期均显著短于未经外源JH处理的对照组。10, 20和30日龄处理的成虫产卵历期和雌虫寿命均与未经外源JH处理的对照组无显著差异,但10, 20和30日龄处理的成虫生殖力显著降低,而20日龄处理时对照组和外源JH处理组均有较高的生殖力。【结论】综合考虑产卵前期、产卵历期、产卵量和雌虫寿命4个指标,15 μg/成虫的外源JH剂量是中华通草蛉快速解除滞育的最佳剂量;最佳使用时期为滞育20 d的成虫,此时对中华通草蛉成虫滞育解除后的生殖能力影响最小。本研究解决了中华通草蛉滞育解除耗费时间长的瓶颈问题,为成虫滞育天敌的高效存储利用与滞育的快速解除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48.
叶片是植物与外界环境进行能量、水气交换的主要器官,对环境变化较敏感且可塑性较大。该研究以民勤不同年代梭梭同化枝为研究对象,采用石蜡切片法,分析不同年代梭梭同化枝解剖结构变异特点及其与土壤条件的关系,旨在探讨梭梭同化枝在干旱环境的生态适应机制。结果表明:(1)除角质层和导管孔径,不同年代梭梭同化枝解剖结构指标差异显著(P<0.05),变异系数变化范围为5.19%~21.53%。(2)随着生长年限的增加,梭梭同化枝直径变小,其他解剖结构指标占半径比例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3)土壤养分含量随年代的增加表现为不断降低的趋势,土壤含水率则因地点不同表现出较大差异。(4)角质层、栅栏组织与速效磷含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维管柱直径与电导率呈显著负相关(P<0.05)。研究认为,梭梭同化枝解剖结构与土壤条件存在密切关系,通过改变叶片结构更好地适应干旱荒漠环境,以期为该区梭梭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9.
产紫杉醇内生真菌枝状枝孢霉MD2的发酵条件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优化内生真菌枝状枝孢霉MD2的发酵条件,提高10-去乙酰巴卡亭Ⅲ (10-DAB)和紫杉醇(Taxol)的产量.[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分析不同的培养基初始pH值、培养温度、摇床转速和培养时间对10-DAB和紫杉醇产量的影响,优化枝状枝孢霉MD2的培养条件;以YES为基本培养基,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分析添加苯甲酸钠、苯丙氨酸、丝氨酸和甘氨酸4种前体物对10-DAB和紫杉醇产量的影响,优化枝状枝孢霉MD2的培养基组分.[结果]优化后发酵条件为:在初始pH为5.0的300 mL YES培养基中,添加15 mg/L苯甲酸钠、25 mg/L苯丙氨酸、5 mg/L丝氨酸、15 mg/L甘氨酸,接种1 mL枝状枝孢霉MD2的孢子悬液(107-10s个孢子/mL),28.0℃、220 r/min发酵培养12d.在此条件下,枝状枝孢霉MD2的生物量、10-DAB和紫杉醇的产量分别为15.5 g/L、471.5 μg/L和569.5 μg/L,与初始发酵条件相比,分别提高了1.3、3.6和3.4倍.[结论]首次获得了枝状枝孢霉MD2生产10-DAB和紫杉醇的较适摇瓶发酵条件,可为进一步放大发酵培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0.
[目的] 研究樟绒枝霉(Malbranchea cinnamomea) CAU521利用农业废弃物固体发酵产木聚糖酶的发酵条件.[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法优化影响菌株产酶的各个条件,包括碳源种类、氮源种类、初始pH、初始水分含量、培养温度及发酵时间共6个因素.[结果]获得的最佳产酶条件为:稻草为发酵碳源、2%(W/W)的酵母提取物为氮源、初始pH 7.0、初始水分含量80%和发酵温度45℃.在此条件下发酵6d后木聚糖酶的酶活力达到13 120 U/g干基碳源.[结论]樟绒枝霉固体发酵产木聚糖酶的产酶水平高,生产成本低,具有潜在的工业化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