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0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21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0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菌株L342分离自中国四川省的废弃白蚁巢,rDNA序列分析表明L342为蚁巢膝束霉Geniculisynnema termiticola。抗氧化活性评价结果显示其PDB发酵产物的乙酸乙酯提取物具有很强的还原能力和中等强度的DPPH清除能力。采用硅胶柱色谱、ODS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HPLC等分离方法,从G. termiticola的PDB发酵粗提物中分离鉴定了6个化合物:3,4-Dihydro-6,8-dihydroxy-3-methylisocoumarin (1), regiolone (2), (3S, 4S)-3,4,6,8-tetradydroxy-3,4-Dihydronaphthalen-1(2H)-one (3), ergosta-4,6,8(14),22-tetraen-3-one (4), cerebroside A (5), and cerebroside C (6)。其中化合物4-6具有中等强度的铁离子还原能力,化合物4还具有一定的HeLa细胞毒活性(IC50=98.3μmol/L)。G. termiticola发酵产物具有产生有生物活性次级代谢产物的潜力,有望开发成为一种新型的功能性食品。  相似文献   
112.
构建含Endostatin基因的腺病毒载体,将Endostatin基因导入培养的角朊细胞,并采用套皿法共培养角朊细胞与内皮细胞,测定培养液中Endostatin含量、内皮细胞增殖周期各时相比例、内皮细胞凋亡及细胞抑制率。结果表明转染Endostatin基因的角朊细胞可有效表达并分泌Endostatin,连续培养3天后,培养液中Endostatin含量可达226ng/ml;与转基因角朊细胞共培养的内皮细胞凋亡百分数与抑制率分别为(32.7±7.1)%、(60.5±8.3)%,均显著高于对照组[(7.3±2.0)%,(13.8±1.6)%],且G0/G1期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而S期、G2/M期比例及增殖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因此,转染Endostatin基因角朊细胞与内皮细胞共培养时,角朊细胞可通过分泌Endostatin促进内皮细胞凋亡,并抑制其增殖。  相似文献   
113.
记述片角叶蝉亚科中国1新纪录属,皱背叶蝉属Rhytidodus Fieber,1新纪录种,黄斑皱背叶蝉R.melanthes Anufriev,2新种:杨皱背叶蝉R.poplara Li et Yan,sp.nov.和扎兰屯皱背叶蝉R.zalantunensis Li et Zhang,sp.nov.。新种模式标本保存在贵州大学昆虫研究所。  相似文献   
114.
中国裸齿角石蛾属三新种(毛翅目,齿角石蛾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描述了裸齿角石蛾属3新种,即脊状裸齿角石蛾Psilotreta vertebrata sp.nov.(广东)、方背裸齿角石蛾Psilotreta cuboides sp.nov.(云南)和凹入裸齿角石蛾Psilotreta excavata sp.nov.(江西)。模式标本保存于南京农业大学昆虫标本馆。  相似文献   
115.
中国角菌甲属分类研究及一新种记述(鞘翅目,拟步甲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中国的角菌甲属Ischnodactylus Chevrolat,1877进行了分类整理,给出了已知种的识别检索表并描述了1新种。模式标本保存于河北大学博物馆。尖角角菌甲,新种Ischnodactylus storthus sp.nov.(图1 ~10)正模♂,海南乐东尖峰岭, 2007-05-17 ,巴义彬和朗俊通采。副模: 2 ♂♂,2♀♀,记录同正模。新种在外形上与台湾角菌甲I.formosanus Gebien,1925近似,两者的主要区别为: 1)前者身体较宽短,而后者则较长; 2)前者额角基部粗大,端部具毛;而后者的额角弱S形弯曲,端部无毛; 3)前者鞘翅斑纹小,呈蝶结状,位于第2 ~5行间;而后者翅斑大,非蝶结状,位于第2 ~8行间。词源:种名取自额中央有1对并列的钉状齿。  相似文献   
116.
蚜小蜂和粉虱座壳孢对烟粉虱的控制作用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烟粉虱两种寄生性天敌桨角蚜小蜂(Eretmocerus sp.)和粉虱座壳孢(Aschersonia aley-rodis)单独使用和联合使用时对烟粉虱种群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在单独进行控制时,在一个世代内按5×10^6个孢子·ml^-1喷施粉虱座壳孢2次,对烟粉虱种群的控制作用达95.74%,按每株植株3头雌蜂的密度释放桨角蚜小蜂2次,对烟粉虱种群的控制作用达57.58%。在两者联合控制时,一个世代内喷施粉虱座壳孢2次,再释放桨角蚜小蜂1次或2次,对烟粉虱种群的控制作用达97.02%~97.91%,烟粉虱种群增长趋势指数低于1,种群数量逐渐下降,联合使用时,桨角蚜小蜂和粉虱座壳孢间无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17.
庄剑云  魏淑霞 《菌物系统》2003,22(2):177-181
对我国5种单胞锈菌的名称作了订正。有4种是我国的新记录,即异形单胞锈菌(Uromyces aberrans,假木贼单胞锈菌U.anabasis,异芒菊单胞锈菌U.blainvilleae和盐角草单胞锈菌U.salicorniae。基于无性型标本描述的芽单胞锈菌Uromyces gemmatus被改订为巴西单胞锈菌Uromyces brasiliensis。  相似文献   
118.
王鹏  丛明亮  吕龙石 《昆虫知识》2009,46(4):602-604
采用测定苹果梨和苹果的花粉量以及对其主要营养成分进行定量分析的方法,探椭角额壁蜂Osmia cornifrons(Radoszkowski)在苹果梨园生活力下降的主要原因。结果表明,苹果梨花粉的花粉量约为苹果花粉的1/3,是角额壁蜂在苹果梨园的繁殖比明显低于苹果园的主要原因;苹果梨花粉与红富士等苹果花粉相比,在主要营养物质方面具有高糖、高纤维,低蛋白、低水分的特点,在矿质营养方面,苹果梨花粉具有高Ca和Mg,低Fe和Zn的特点。这些差异是引起连续使用苹果梨园的角额壁蜂出茧率和活动能力逐年下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9.
休眠孢子的形成对于赤潮藻种群的保存、延续以及分布扩散等均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单因子营养限制研究氮、硅对赤潮藻扁面角毛藻(Chaetoceros compressus)休眠孢子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培养基中氮的初始浓度对休眠孢子的出现时间有一定影响。氮的初始浓度越低,休眠孢子出现的时间越早:反之,氮的初始浓度越高,休眠孢子出现的时间越晚。氮缺乏是硅藻形成休眠孢子的必需条件之一,当培养基中氮含量低于10μmol·L^-1时,扁面角毛藻可以形成休眠孢子。氮缺乏诱发的休眠孢子的形成需要大量的硅,当培养基中硅含量低于23μmol·L^-1时,即使氮缺乏,扁面角毛藻也几乎不再继续形成休眠孢子。这说明硅藻休眠孢子的形成不仅受氮浓度的影响,还与硅浓度有关。  相似文献   
120.
参照GenBank中长角血蜱致病性Okayama株卵泡抑素基因的核苷酸序列(GenBank Accession No.DQ248886)设计合成一对引物,从本实验室保藏的单克隆洁净长角血蜱饥饿成蜱中快速提取总RNA,通过RT-PCR扩增出814bp的卵泡抑素基因,序列比对结果显示:与长角血蜱致病性Okayama株的核苷酸序列及氨基酸序列一致性分别为97.8%和99%,将其亚克隆到表达载体pGEX-4T-1中进行表达,GST融合重组蛋白预期分子量为57kD。表达重组蛋白经MagneGSTTM蛋白纯化系统纯化后作为抗原分别与抗不同发育阶段长角血蜱(卵、幼蜱、若蜱、成蜱)多克隆抗体作为一抗进行免疫印迹,结果表明:与长角血蜱卵制备的多克隆抗体有很强的免疫反应,而与其他发育阶段(幼蜱、若蜱、成蜱)饥饿长角血蜱制备的多克隆抗体反应性很弱。以上结果表明:长角血蜱卵泡抑素蛋白在长角血蜱产卵及卵成熟发育时期的表达水平较其他发育阶段(幼蜱、若蜱、成蜱)的蛋白表达水平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