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9篇
  免费   116篇
  国内免费   37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91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9 毫秒
101.
牛蒡子HPLC指纹图谱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不同市售地的牛蒡子药材进行指纹图谱的比较研究,以期建立牛蒡子药材的质量评价方法;采用HPLC法,建立了11个不同市售地牛蒡子药材样品的指纹图谱;方法学考察表明,本研究建立的分析方法有较好的重现性,不同市售地牛蒡子药材共有峰的峰面积比有一定的差异;HPLC指纹图谱分析方法可用于评价牛蒡子药材的内在质量。  相似文献   
102.
采用正交设计研究回流法苦瓜皂苷的提取工艺。考察提取温度、乙醇浓度、固液比和提取时间等因素在不同水平下对苦瓜皂苷提取率的影响,并对结果进行方差分析和显著性检验。结果显示乙醇提取法最佳工艺组合为A3B1C2D3,即70%乙醇,固液比为1:15,100℃回流提取1.5h,重复提取3次。  相似文献   
103.
胡芦巴水溶性甾体皂苷的提取分离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薯蓣皂苷元的提取率为指标,应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优化了从脱多糖、脱脂胡芦巴豆粉中提取甾体皂苷的工艺条件,并且筛选了ZTC澄清剂对胡芦巴甾体皂苷水提取液的澄清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影响水提取的主次因素为:提取次数>提取温度>固液比>提取时间;最佳水提取条件为:固液比为1:10,在70℃下提取3次,每次120min得出胡芦巴种子水提取液的澄清条件如下:ZTCl 1澄清剂的加入次序是先加B组分再加入A组分;澄清剂B和A的最佳用量分别为1.0g/L和O.5g/L;加入组分A或B后在80℃下作用30min即可达到澄清目的。  相似文献   
104.
云锦杜鹃的开花动态与繁育系统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边才苗  金则新 《广西植物》2005,25(2):169-173
对3个云锦杜鹃种群的开花动态和传粉方式等野外定位观测结果显示:花芽在花朵开放后形成雏 形,经过8~9月的生长后成形,次年4月复苏,形成含6~12朵花的总状伞形花序,5月初开花,花期接近25 d。花生命周期为5~8d,其中种群G的周期最短,平均为5.8d,主要原因是光照时间长,湿度相对较低,花形 态较小。开花后第二天到第三天,花药开裂,散出粘连成串的花粉,悬挂在花柱的中上部,同时柱头进入可授 期;第五天到第六天,花瓣与花托分开并前移到花柱,使花柱倒垂,花粉串能粘附到柱头上。根据人工授粉试 验和花粉落置观察的结果,云锦杜鹃的繁育系统为混合交配型,自然条件下为花后自花授粉,主要借助花瓣脱 落来传播花粉;但根据杂交指数估算和花粉-胚珠比测定,云锦杜鹃的繁育系统为异交,自交亲和,需要传粉 者,说明云锦杜鹃可能是由虫媒传粉向自花传粉演化。  相似文献   
105.
比哈小爪螨实验种群生命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比哈小爪螨5个温度梯度的实验种群生命表.结果表明15 ℃时内禀增长率和周限增长率均最小,分别为0.0235和1.0238,种群倍增时间最长(29.47 d);35 ℃时内禀增长率和周限增长率均最大,分别为0.3069和0.3592,种群倍增时间最短(2.26 d),说明高温有利于该螨种群的增长.25 ℃时净增殖率最大(56.30).35 ℃的世代生长周期最短(11.97 d).15 ℃时其寿命最长(98.90±20.77 d),35 ℃时寿命最短(19.00±3.11 d).最高平均产卵量71.60粒/雌和最高日平均产卵量4.10粒/雌/天均在25 ℃时出现.15 ℃时平均产卵量最低(8.80粒/雌),日平均产卵量仅有0.34粒/雌/天.最大日产卵量出现在35 ℃时(12.00粒/雌/天).  相似文献   
106.
不同手机对鼠脑的电磁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翟丹 《生物磁学》2004,4(3):41-43
本研究是评估手机对鼠脑的电磁影响。将23只120—125g的wilstan Albino雌性老鼠分成两组。在第一组里,使九只实验用的老鼠受手机影响,每天两次,每次30min,保持四周。确定其中5只老鼠大脑的比重,测试其余4只的血脑屏障活动。将实验结果与没受手机辐射影响的老鼠做比较,试验组老鼠和对照组老鼠没有明显的差剐。在第二组里,使6只实验用老鼠受手机影响,观察其脑部温度的变化。它们受手机和螺旋型天线(由900MHz,2W,RF信号发生器馈电)影响,持续6分钟,用皮下的和距耳朵上部硬脑膜下2mm深的荧光热探针记录不同的温度变化。每次辐射后要间隔五分钟,以使其脑组织保持热平衡。大脑最高增加温度为0.31℃,皮下为0.93℃。由不同磁场(EM场)下所测的温度,可得比吸收率(SAR)值。  相似文献   
107.
密穗型水稻品种籽粒垩白性状改良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采用籽粒长宽比较大、穗部着粒密的散穗型材料(EG23)改良粳稻密穗型品种的籽粒垩白性状.结果表明,经改良后得到的密穗型品系EA6,与原亲本浙粳20比较,其穗部长度缩短,每穗总粒数增加,着粒密度增大,而籽粒垩白特性得到明显的改善,表明在穗部长度和着粒结构未得到改良的情况下,调节籽粒长宽比对改善密穗型品种籽粒垩白性状具有可能性.穗部不同粒位籽粒垩白性状改良的效果不同,穗顶部和穗中部的改良效果明显优于穗基部.设计的4个不同杂交配组方式中,以反回交配组方式(浙粳20/ EG23//浙粳20)选育效果最好.EA6具有较好的农艺性状,既可作为优异种质资源利用,也可直接应用于生产.这一结果从育种实践上较好地协调了密穗型品种高产与优质的矛盾,对于培育既有密穗型的高产株型又有优良籽粒外观品质的水稻品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8.
维生素E对萼花臂尾轮虫繁殖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杨家新 《生态学报》2004,24(8):1663-1670
15℃下 ,添加 Ve浓度为 2 0~ 80 ng/ m l时 ,种群密度与培养时间呈显著相关 ,其中 2 0 ng/ ml和 4 0 ng/ ml组最大种群密度分别为 76 .4 0 ind/ ml和 6 5 .2 0 ind/ ml,显著高于对照组 (最大密度 12 .0 0 ind/ ml)。最大混交雌体百分率低于 10 % ,对照组最大混交雌体比率为 4 0 %。轮虫卵雌比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但维生素浓度为 10 0 ng/ ml时 ,对种群增长不利 ;2 5℃下 ,对照组和各添加组最大密度依次为 6 8.0 0 ,12 2 .0 0 ,12 4 .0 0 ,16 8.0 0和 2 36 .0 0 ind/ ml。最大卵雌比依次为 1.2 1,1.2 5 ,1.2 2 ,1.4 1和 0 .6 9,混交雌体百分比分别为 2 7.6 9,19.89,18.4 2 ,17.0 2和 12 .88% ;30℃下 ,最大密度依次为 113.80 ,12 1.0 0 ,12 2 .80和 15 1.2 0 ind/ ml,最大卵雌比依次为 1.5 0 ,1.4 2 ,0 .6 4和 0 .96。混交雌体百分比分别为 1.76 ,32 .2 6 ,37.5 0和 32 .0 0 %。  相似文献   
109.
武汉和天津园林植物叶片热值比较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天津和武汉两地一些园林植物叶片的春季干重热值、灰分含量和去灰分热值进行了比较 ,结果发现 ,无论在武汉还是天津 ,所测园林植物的干重热值均表现为乔木 >灌木 >草本的递减趋势 ,灰分含量则呈现相反的趋势即草本 >灌木 >乔木 ,去灰分热值在武汉与干重热值的趋势一致 ,但在天津却是乔木 >草本 >灌木。同一类型的植物干重热值都是低纬度的武汉高于高纬度的天津 ,灰分含量相反 :天津高于武汉 ;乔木和灌木的去灰分热值也是武汉高于天津 ,草本植物例外。两地共有的 7种植物平均值相比 ,干重热值和去灰分热值都是武汉 >天津 ,同一植物种相比 ,7种植物中 ,有 5种植物的干重热值和去灰分热值的地区差异与平均值一致 ,即武汉 >天津 ,只有刺槐和白三叶例外。  相似文献   
110.
大气氮沉降和采脂会引起树木生长和代谢的变化,从而影响土壤养分循环和酶活性.土壤酶和酶化学计量可以揭示土壤碳、氮循环和微生物生长代谢过程的养分限制,但目前亚热带湿地松人工林土壤酶和酶化学计量对氮添加和采脂的响应还不清楚.以亚热带北缘的湿地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设置采脂(resin tapping,RT)和未采脂(no r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