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8篇
  免费   380篇
  国内免费   35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65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60篇
  2020年   62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61篇
  2014年   96篇
  2013年   81篇
  2012年   67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21.
目的:研究脐血管前置产前超声表现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34例脐血管前置孕妇临床资料,均进行产前超声检查,将结果与产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分析超声表现。结果:同产后病理检查结果相比较,34例孕妇的产前超声诊断准确率、误诊率分别为97.06%、2.94%,数据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前超声检查显示的胎盘及脐带入口情况主要为帆状胎盘、脐带胎盘边缘附着、边缘性前置胎盘、低置性前置胎盘、副胎盘等。结论:产前超声检查具有较高的脐血管前置诊断准确率,可为临床分娩结局的改善提供指导,适合推广应用在临床中。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腔内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endovenous obliteration,RFO)联合点式剥脱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共320例(320条肢体),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200例和对照组120例。观察组200例(200条肢体)采用超声引导下腔内射频消融联合点式剥脱进行治疗,对照组120例(120条肢体)采用传统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曲张静脉点式剥脱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术后1年下肢静脉的彩超随访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术后皮肤瘀斑、皮下血肿、隐神经损伤、切口感染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1年复查,其复发率及大隐静脉主干闭塞情况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曲张静脉点式剥脱治疗相比,超声引导下腔内射频消融联合点式剥脱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疗效及安全性均更高,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经会阴二维超声对自然分娩女性产后盆底三腔室运动和早期盆底功能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19年7月于我院进行自然分娩的产妇284例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于我院接受诊治的未育女性20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进行经会阴二维超声检查,比较两组静息期、张力期、缩肛期的肛管直肠连接部(ARJ)、宫颈外口(CV)、尿道膀胱连接部(UVJ)的位置及运动变化情况,对比两组静息状态下以及最大Valsaval动作下盆底超声参数。结果:研究组静息期、张力期、缩肛期的CV距离水平参照线的垂直长度(CV-VD)、UVJ距离水平参照线的垂直长度(UVJ-VD)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研究组张力期对应静息期垂直长度△r-s CV-VD、△r-s UVJ-VD均高于对照组,而缩肛期对应静息期垂直长度△r-s CV-VD、△r-s UVJ-VD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研究组静息状态下膀胱颈位置(BNP)低于对照组,而膀胱尿道后角(PUA)高于对照组(均P0.05);研究组最大Valsaval动作下膀胱颈移动度(BND)、PUA、尿道旋转角(URA)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经会阴二维超声可对自然分娩女性产后盆底三腔室运动和早期盆底功能进行有效观察,有助于评估女性盆底结构、功能变化,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4.
目的:研究超声心动图与血浆脑钠肽(BNP)、和肽素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的评估价值。方法:将我院从2017年3月~2020年3月收治的100例CHF患者纳入研究。将其按照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标准分成Ⅰ级33例,Ⅱ级21例,Ⅲ级25例,Ⅳ级21例。对所有患者均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分析相关参数的差异。检测并对比所有患者血浆BNP、和肽素以及hs-CRP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超声心动图相关参数与血浆BNP、和肽素及hs-CRP水平的关系。结果:心功能分级Ⅰ~Ⅳ级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呈逐渐降低趋势,而左房内径(LAD)及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均呈逐渐升高趋势(P0.05),血浆BNP、和肽素及hs-CRP水平均呈逐渐升高趋势(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可得:CHF患者LVEF与血浆BNP、和肽素及hs-CRP均呈负相关(r=-0.621、-0.534、-0.635,P0.05),而LAD、LVEDD与血浆BNP、和肽素及hs-CRP均呈正相关(r=0.582、0.602、0.511,r=0.547、0.592、0.615,P0.05)。结论:超声心动图及血浆BNP、和肽素、hs-CRP用于评估CHF患者心功能均效果显著,且联合检测具有协同互补的作用,实现对CHF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更为精准的评估。  相似文献   
25.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切口超声乳化术联合小梁切除术对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患者视力、角膜内皮细胞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4月~2019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50例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A组(n=75,单切口超声乳化术联合小梁切除术)和B组(n=75,双切口超声乳化术联合小梁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眼压、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角膜内皮细胞、生活质量及并发症。结果:两组术后3个月健康调查简表(SF-36)各维度评分均升高,且B组高于A组(P<0.05)。两组术后3个月眼压均降低,且B组低于A组(P<0.05);两组术后3个月裸眼视力和最佳矫正视力均升高,且B组高于A组(P<0.05)。两组术后3个月角膜内皮细胞面积均增加,但B组小于A组(P<0.05);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均下降,但B组高于A组(P<0.05)。B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A组(P<0.05)。结论:与单切口超声乳化术联合小梁切除术相比,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患者采用双切口超声乳化术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在改善患者眼压、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角膜内皮细胞、生活质量及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方面的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26.
摘要 目的:比较低剂量与常规剂量扫描在CT引导下经皮穿刺肺活检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我院行CT引导下经皮穿刺肺活检术的患者9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低剂量组和常规剂量组,每组48例,两组分别在低剂量扫描、常规剂扫描下行CT引导下经皮穿刺肺活检术,比较两组扫描范围、X射线剂量、图像质量、穿刺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低剂量组CT吸收剂量加权指数(CTDIw)、平均剂量长度乘积(DLP)显著低于常规剂量组(P<0.05),两组扫描范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低剂量组图像质量1级1例、2级1例、3级46例;常规剂量组1级0例、2级1例、3级47例,两组图像质量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低剂量组穿刺成功率87.50%,常规剂量组穿刺成功率89.58%,两组穿刺成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低剂量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2.50%,常规剂量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42%,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剂量扫描相比,在CT引导下经皮穿刺肺活检术中应用低剂量扫描可以有效降低辐射剂量,但不影响图像质量和穿刺成功率,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也未增加,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7.
摘要 目的:探讨经会阴实时三维盆底超声评估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后女性前腔室结构和盆膈裂孔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0月在我院接受检查的100例产妇的诊治资料。根据分娩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经阴道分娩组(n=55)和剖宫产分娩组(n=45)。比较两组产妇在静息状态和Valsalva状态下的前腔室和盆膈裂孔超声参数。结果:在静息状态下,两组的膀胱颈位置、逼尿肌厚度、膀胱后角和尿道倾斜角相比无差异(P>0.05)。经阴道分娩组在Valsalva状态下的膀胱颈移动度和尿道旋转角均大于剖宫产分娩组,尿道内口漏斗形成率和膀胱膨出率均高于剖宫产分娩组(P<0.05)。在Valsalva状态下,经阴道分娩组的盆膈裂孔前后径、左右径、面积和周长均大于剖宫产分娩组(P<0.05);在静息状态下,两组的上述指标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经会阴实时三维盆底超声技术观察产妇前腔室结构和盆膈裂孔的参数变化,可评估产妇盆底功能受损的程度,经阴道分娩对其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28.
绵马贯众是中国传统常用中药,本研究以温度、时间、超声功率、液料比为影响因子,多糖得率为评价指标,通过响应面法优化超声辅助提取绵马贯众多糖的工艺条件,同时测定其基本理化性质及抗氧化活性。研究结果表明,绵马贯众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温度64℃、时间60 min、超声功率210 W、液料比27 mL/g。此时多糖得率为9.57%,与预测值接近。理化性质分析表明绵马贯众多糖为含少量蛋白的酸性多糖。体外抗氧化研究表明绵马贯众多糖具有很强的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IC50值为0.29 mg/mL;较好的羟基自由基清除活性,其IC50值为1.10 mg/mL;对DNA的氧化损伤有显著的保护作用。绵马贯众多糖可以作为一种潜在的抗氧化剂应用于食品和化妆品等领域。  相似文献   
29.
超声波作为一种机械振动波,兼具波动效应、力学效应和热效应.这3种效应在临床中均有较大应用价值,可用于疾病的成像诊断、辅助给药、调控以及热消融治疗等.超声技术所具有的非侵入性、穿透力强、空间分辨率高等特性,使其在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而抑郁症作为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其诊断和治疗都面临很大的困难.因此,大量学者将超声技术应用于抑郁症诊疗.本文主要从超声成像、超声定点给药、超声调控、超声诱导抑郁几个方面总结近十年来超声技术在抑郁症中的应用,以期为研究抑郁症发病机制及诊疗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相似文献   
30.
目的分析互联网教育对超声专业住培医师教学的影响。方法将我科接受超声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50名住培医师为研究对象,其中以2019年1~4月的住培医师为对照组,以2020年1~4月的住培医师为实验组。对照组以传统教学方式教学,实验组以互联网教学为主要教学方式,两组住培医师通过考试成绩(笔试及技能)及问卷调查方法评估不同时期超声规范化培训的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组的笔试和技能考核成绩低于对照组(P<0.05),考试通过率低于对照组(P<0.05)。从两组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实验组的住培医师认为在激发学习兴趣、提升交流能力、提高技能操作、满意带教老师、师生互动良好5个方面的肯定评价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住培医师在关注人文关怀、临床思维培养2个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培养自学能力方面的肯定评价比较,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教师对实验组的教学气氛活跃、住培医师态度积极性及检查操作规范、报告书写规范4个方面的评价较低(P<0.05);教师对两组的课程安排与进度合理性的评价无差异性(P>0.05)。结论短期研究结果显示,以互联网教学为主的教学方式对超声住培教学质量造成一定负面影响,需加以教育经验总结,为今后教学工作的改进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