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51.
采用间歇和持续训练相结合的方法,纵向观察13周不同频率的训练对最大吸氧量、左室功能和亚极量运动能力的影响。结果提示,采用持续和间歇训练相结合的方法并用相同的强度进行训练,其训练频率只影响最大吸氧量和左室功能增进进程的速度,而不影响它们的最终程度;亚极量运动能力受训练频率的影响,频率高,亚极量运动能力提高的幅度亦大,对最大吸氧量、左室功能和亚极量运功能力的同步观察结果表明,最大吸氧量与左室功能密切相关,而Vo_(2max)、左室功能与亚极量运功能力并不完全同步,当训练引起最大吸氧量、左室功能达到最大适应后,其亚极量运动能力仍可继续提高。  相似文献   
52.
目的:探讨血清D-二聚体(D-D)与老年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左室肥厚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EH患者158例为研究对象,均行心脏超声检查,依据左室质量指数(LVMI)将患者分为左室肥厚组(LVH组,n=72例)和非左室肥厚组(非LVH组,n=86例);分析比较两组患者血清D-D水平及相关实验室检查指标的差异。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血清D-D水平与左室肥厚的关系,用ROC曲线分析血清D-D水平预测老年EH患者发生左室肥厚的价值。结果:LVH组患者血清D-D水平[(315.54±45.70)μg/L]高于非LVH组[(148.29±37.65)μg/L](t=13.456,P0.05);D-D增高组患者LVMI[(137.25±16.94)g/m~2]高于非LVH组[(104.39±14.84)g/m~2](t=12.876,P0.05);D-D增高组中有发生左室肥厚的比例显著高于D-D正常组(65.1%vs 38.3%,X2=4.567,P0.05)。血清D-D与LVMI呈正相关(r=0.354,P0.05),与NT-pro BNP亦呈正相关(r=0.394,P0.05)。血清D-D水平(OR=1.239,95%CI:1.134~1.548,P0.05)是老年EH发生左室肥厚呈的独立相关因素。血清D-D预测发生左室肥厚的曲线下面积(ROCAUC)为0.879;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是89.8%及78.7%,最佳诊断截点为295.54μg/L。结论:老年EH患者血清D-D水平可能是左室肥厚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血清D-D指标对于评价高EH患者左室肥厚的发生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3.
目的:肛管、直肠癌扩大根治切除的同时,利用股薄肌肛门成形,以取得肛门节制力,避免了腹壁人工肛门。方法:肛管、直肠癌扩大根治切除,将结肠拉至会阴部并将已从右大腿游离好的股薄肌环绕一周并固定于右坐骨结节。肌肉、肠管间断缝合后肠管断端与会阴部皮肤间断缝合。结果:12例术后三个月肛门功能Ⅰ级(排便如常人);3例功能为Ⅱ级;2例Ⅲ级;1例围手术期死亡。结论:肛管、直肠癌扩大根治切除(R3手术),手术彻底,不影响生存期。利用股薄肌移植,于原肛门处形成一有节制力的新肛门,尽管手术有相当的难度,但只要掌握住拉出肠管血循良好、环绕的股薄肌又不致过紧造成远端肠管坏死,而导致手术失败,则不仅保证了患的生存期,又在原位形成一个有节制力的肛门,应是值得提倡、推广的手术。  相似文献   
54.
周四桂  高洁  符佳佳  方健  覃嘉  刘培庆 《蛇志》2008,20(2):94-98
目的 比较两肾两夹和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左心室肥厚的异同.方法 采用不同周龄两肾两夹高血压和自发性高血压大鼠模型,测定动脉血压和心肌肥大指数, 超声心动图观察左心室结构和功能,左心室插管检测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 不同周龄两肾两夹高血压和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的血压及心肌肥大指数均显著高于周龄匹配的对照大鼠.与对照组相比,手术后4周的两肾两夹大鼠及8、12、16周龄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其室间隔及左室后壁厚度均明显增加,左室内径显著减小,呈现出明显的向心性肥厚.而手术后8周及12周的两肾两夹大鼠,其室间隔及左室后壁厚度均明显减小,左室内径显著增大,呈明显的离心性肥厚.同时,手术后8周、12周的两肾两夹大鼠以及16周龄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其射血分数、缩短分数、室内压最大上升和下降速率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左室舒张末压及等容舒张期压力下降的时间常数明显升高.表明随时间延长,二者心功能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结论 两肾两夹高血压和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左心室肥厚,但其肥厚表型不同.  相似文献   
55.
为了阐明金钱豹(Panthera pardus)和猪獾(Arctonyx collaris)心冠状动脉的分支分布特征及血供情况,为心脏生物学及动物学研究提供结构基础资料,利用血管铸型和组织透明方法观察研究了金钱豹与猪獾心左、右冠状动脉的分支分布.结果表明,金钱豹和猪獾的心均由左右冠状动脉营养.金钱豹左冠状动脉分为室间隔支、前降支和旋支.前降支又分出左室上支、左室中支和左室下支.右冠状动脉沿途分出右室前支、右室后下支和右室后上支.猪獾左冠状动脉分为前降支和旋支.前降支又分出室间隔支和左室前支,旋支又分出左缘支和左室后支.其右冠状动脉沿途分出右室前支、右缘支和右室后支.金钱豹和猪獾心的室间隔均由发自左冠状动脉的独立的室间隔支营养,二者左右冠状动脉在膈壁的分布属于均衡型.  相似文献   
56.
罗松  林璋  李锦  魏大勇  王世红 《蛇志》2021,(1):44-46
目的评价伊伐布雷定治疗高龄老年射血分数中间值心衰(HFmrEF)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治疗的120例高龄老年HFmrEF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规范化抗心衰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伊伐布雷定治疗。随访6个月后,比较两组治疗前后静息心率(RHR)、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6 min步行距离(6MW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Ds)、左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的差异,并比较两组治疗后的心衰再住院率及药物不良反应(ADR)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RHR、NT-proBNP、6MWD、LVDd、LVDs、LVEF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的RHR、NT-proBNP、6MWD、LVDd、LVDs、LVEF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均P<0.05),且观察组各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的心衰再住院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伊伐布雷定能有效改善高龄HFmrEF患者心功能及左室重构,降低心衰再住院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7.
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为脑钠肽(BNP)生成过程中产生的无活性肽段残片,其与BNP等摩尔量分泌。近年来,NT-proBNP的检测在心血管领域的作用越来越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NT-proBNP在心血管疾病的诊断、预后、分级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价值。本文主要介绍NT-proBNP在心血管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8.
李文  张鸿举  丁少娟  梁毅  刘孝钧 《生物磁学》2011,(14):2747-2749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脑钠肽(BNP)水平与左室重构及预后的关系。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测定AMI患者早期血浆BNP水平;用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左室收缩末容积(ESV)、左室舒张末容积(EDV)、射血分数(EF)并通过计算得左室质量(LVM)。并根据左心室容积指标分组,左心室容积增加率〉20%为左心室重构组,否则为非重构组,比较两组血浆BNP水平。结果:重构组恢复期左心室舒张末期及收缩末期容积指数均高于非重构组(P〈0.01),亦高于急性期左心室容积(P〈0.01)。重构组早期血浆BNP浓度明显高于非重构组(P〈0.01),恢复期也较非重构组高(P〈0.01)。重构组早期BNP浓度与恢复期左心室容积及容积变化量之间呈正相关。结论:AMI早期BNP升高与急性期左室重构密切相关,血浆BNP浓度可以作为溶栓治疗再通的观察指标及预后判断依据。  相似文献   
59.
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为脑钠肽(BNP)生成过程中产生的无活性肽段残片,其与BNP等摩尔量分泌。近年来,NT-proBNP的检测在心血管领域的作用越来越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NT-proBNP在心血管疾病的诊断、预后、分级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价值。本文主要介绍NT-proBNP在心血管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0.
目的:研究在压力负荷下辛伐他汀对钙调神经磷酸酶介导的心肌肥大的影响.方法:选用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n=10)、单纯模型组(n=10)和辛伐他汀组(n=10).大鼠通过腹主动脉缩窄建立压力超负荷模型,8周后测定左室重量指数,B超检测左室形态结构,Westernblot检测心肌CaN蛋白表达,RT-PCR法检测心肌CaNmRNA水平.结果:①单纯模型组和辛伐他汀组心肌肥厚指数明显高于假手术组,辛伐他汀组心肌肥厚指数明显低于单纯模型组(P<0.05).②单纯模型组和辛伐他汀组心肌CaN蛋白及CaNmRNS表达水平高于假手术组(P<0.05),辛伐他汀组低于单纯模型组(P<0.05).结论:辛伐他汀可能参与干预钙调神经磷酸酶介导的通路从而抑制心肌肥厚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