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5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31.
目的通过观察缺氧缺血致脑损伤大鼠在不同时间段SCN8A基因的表达,探讨由于缺氧缺血导致脑损伤发生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新生7日龄Wistar大鼠10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缺氧缺血组,每组分为3 h、6 h、12 h、1 d、3 d、7 d六个时点,采用Rice法制作动物模型(HIBD模型),于缺氧缺血后不同时间段处死大鼠。采用HE染色和电镜观察大鼠脑组织损伤情况;Western-blot法检测SCN8A基因表达产物Nav1.6蛋白在膜结构中含量的差异,并比较不同时点各组的差异。结果 HE染色可见缺氧缺血后大脑皮质神经元层次不清,细胞周围腔隙扩大,局部神经元坏死、崩解,形成坏死灶,周围有胶质细胞增生,毛细血管显著扩张,血管周围腔隙扩大,并有红细胞泄露到腔隙中,且损伤程度随缺氧缺血时间延长而加重。电镜观察发现缺氧缺血时间越长,脑细胞损伤愈明显,细胞膜皱褶、破碎;线粒体堆积、嵴消失、空泡化,细胞核边集化、破损。缺氧缺血组与对照组、假手术组比较,Nav1.6蛋白表达水平在缺氧缺血3 d、7 d均升高(P0.05),缺氧缺血3 h、6 h、12 h和1 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缺氧缺血脑损伤后,脑组织SCN8A基因的表达提高,且在3 d、7 d时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缺氧缺血时Na+通道含量的改变,是造成脑细胞进一步损伤的分子生物学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2.
大鼠液压冲击脑损伤热休克蛋白70基因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大鼠侧位液压冲击脑损伤时HSP70的表达分布特点及时序性变化。方法:雄性SD大鼠,给以0.2MPa液压冲击,造成脑损伤,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观察冲击后不同时间HSP70在脑组织内的表达特点。结果:冲击侧大脑皮层和脑干SHP70阳性神经辊冲击后2h和4h出现,7并逐渐增强直至12h;冲击后4h,冲击侧海马HSP70免疫阳性细胞开始出现,4 ̄12h,海马HSP70免疫阳性细胞数无明显改变。结  相似文献   
33.
目的观察叶酸联合成体神经干细胞对创伤性脑损伤大鼠的治疗作用,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12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组,模型组,假手术组,叶酸注射组,成体神经干细胞移植组,成体神经干细胞移植+叶酸注射组。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神经干细胞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神经干细胞表面标记物CD105、CD45、CD44、CD29的表达;免疫荧光法检测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NSE成熟神经元的特异性标志)、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胶质细胞的标记物)的表达;平衡木实验检测大鼠运动协调与整和能力;Morris水迷宫实验测试各组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HE染色及Brdu免疫组化实验观察脑组织形态学变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大鼠脑组中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神经生长因子(NGF)的表达;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脑组织中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Caspase-3的表达。结果分离所得细胞能在体外传代培养,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细胞阳性表达CD44、CD29,阴性表达CD105、CD45,细胞经胎牛血清诱导分化后能形成NSE或GFAP阳性细胞。实验表明,叶酸与成体神经干细胞干预创伤性脑损伤大鼠模型后能显著改善其行为学变化,减轻脑组织的炎症反应,恢复受损神经细胞,增加脑组织内BDNF、NGF的含量,上调BCL-2的表达,下调Bax、Caspase-3的表达。结论叶酸联合成体神经干细胞干预创伤性脑损伤大鼠能显著改善中枢神经功能,对维持神经元微环境稳态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局部脑损伤对小鼠海马区Bax,Bel-2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40只BALB/c小鼠随机等分成正常组与脑损伤组,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检测小鼠海马区Bax,Bcl-2的表达情况.结果:Bax,Bcl-2的免疫性物主要分布于海马区,胞浆染色.小鼠创伤性脑损伤24小时后,神经元Bax,Bel-2的平均灰度分别为(43.6±3.3)和(54.6±4.2),低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损伤致海马区Bax,Bcl-2的表达下降.  相似文献   
35.
本文研究了脑穿刺损伤后伤灶组织中大胶质细胞的变化、性激素对脑损伤后星形胶质细胞反应的影响,以及反义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对Ast形态结构,反应性胶质化及胶质瘢痕形成的作用。结果表明,胶质瘢痕中增生的大胶质细胞主要是Ast,GFAP对维持Ast的形态结构及功能具有重要作用;少突胶质细胞在胶质瘢痕形成过程中不是反应活跃的细胞成分;性激素对Ast的反应性胶质化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  相似文献   
36.
体力运动减缓慢性应激对海马的损伤作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Ma Q  Wang J  Liu HT  Chao FH 《生理学报》2002,54(5):427-430
为探讨体力运动对慢性应激引起的海马损伤的影响,在大鼠整体水平检测海马长时程增加(long-term potentiation,LTP)和血浆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s,GCs)水平,结果发现,8周的跑轮运动(wheel running)会明显减缓随后21d的慢性束缚应激对海马齿状回(dentate gyrus,DG)LTP的抑制,且可维持血浆GCs水平正常,结果提示,长期体力运动对海马有保护作用,可减缓慢性应激引起的损伤。  相似文献   
37.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ypoxic-ischemic brain damage,HIBD)是导致新生儿死亡和婴幼儿伤残的主要原因,发病机制包括细胞能量代谢衰竭、血管源性脑水肿、兴奋性氨基酸神经毒性、氧化应激、炎症反应等的交互作用,其中炎症反应是重要的病理生理过程,涉及NLRP3(NOD-like receptor thermal protein domain associated protein 3)/caspase-1/IL-1β信号通路的激活,促进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等炎症因子成熟与释放,诱导神经细胞焦亡。本文就NLRP3/caspase-1/IL-1β信号通路的概述、激活途径、介导HIBD的作用机制及HIBD治疗的相关新进展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HIBD的神经保护策略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38.
成年哺乳动物大脑中的脑室室下区(subventricular zone, SVZ)和海马齿状回颗粒层下区(subgranular zone, SGZ)存在持续的神经发生。成年内源性神经发生不仅在正常脑功能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也在脑损伤或脑疾病的修复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综述成年内源性神经发生过程及其在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 TBI)和缺血性脑卒中修复中的应用,讨论激活成年内源性神经发生修复脑损伤的策略及其促进脑损伤后功能恢复的意义。  相似文献   
39.
40.
蛋白质芯片技术检测脑损伤大鼠血清差异蛋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大鼠脑损伤后血清中蛋白质表达谱的变化及其特点.方法:采用弱阳离子交换芯片(WCX2)结合表面增强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分析大鼠闭合性脑损伤后4 h、8 h、12 h、24 h、48 h血清中蛋白质表达谱的改变.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脑损伤后血清中有2个蛋白质的表达谱发生改变.其中差异蛋白5648Da,在4 h、8 h和12 h组表达降低(P<0.01),24 h和48 h组表达恢复;差异蛋白9681Da在对照组、24 h和48 h组几乎不表达,而4 h、8 h和12 h组表达增加(P<0.05).结论:脑损伤可引起血清中蛋白质表达谱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