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0篇
  免费   126篇
  国内免费   33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大肠杆菌O157:H7感染流行概况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大肠杆菌O157:H7是肠出血性大肠杆菌的主要病原血清型,可引起腹泻、出血性肠炎,极易继发溶血性尿毒综合症和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两种严重的并发症,死亡率高.1982年被发现以来,大肠杆菌O157:H7已在世界多个国家引起过爆发流行,呈现了流行的世界性,中国也于上世纪90年代末在局部地区出现了爆发,死亡率极高,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本综述试图通过对大肠杆菌O157:H7在世界范围流行状况的描述,提高公众对该病的认识,为相关疫苗的研发提供流行病学资料.  相似文献   
62.
目的评价制霉菌素片、克霉唑栓及硝酸咪康唑栓治疗复发性阴道念珠菌病(RVVC)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A组,克霉唑栓150mg;B组,硝酸咪康唑栓400mg;C组,制霉菌素片100万单位。均于每晚睡前清洗外阴后置入阴道内,疗程均为7d。于停药后第3d、下次月经干净后3~5d及停药两个月后观察疗效及复发情况。结果3组患者经治疗后症状积分均有明显下降(P〈0.01),A、B、C组治愈率分别为61.70%(29/47)、74.0%(37/50)和93.88%(46/49),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的总体疗效比较Ridit均值显示A组疗效最差,C组疗效最好(RA组SN 1673-3827  相似文献   
63.
目的:探讨晚期肝门部胆管癌的治疗方法.方法:肝门部胆管癌9例,肿瘤局部切除,胆肠吻合,吻合口后壁采用血管吻合线无创吻合,残余肿瘤125I组织间植入持续、精确、适形的放射治疗.结果:所有患者术后恢复良好,黄痘于1-2月后基本消退,未出现胆漏及胆管炎等并发症,随访2-18月,全部存活.结论:肝门部胆管癌肿瘤局部切除,胆肠吻合时后壁采用血管吻合线吻合,可以简化手术;125I组织间植入治疗残余肿瘤安全,有效,操作简单,对于胆管癌行肿瘤姑息性切除者,可降低术后复发,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64.
腋部多汗症的临床诊断与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腋部多汗症(axillary hyperhidrosis)是临床常见病,多见于青少年,虽对健康不产生严重危害,但对患者的社会交往和日常生活产生较大影响.目前对于该病的治疗方法较多,疗效各异.A型肉毒毒素局部注射治疗腋部多汗症临床操作简捷,起效快,不影响日常生活,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本文对A型肉毒毒素局部注射治疗腋部多汗症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5.
中华眼镜蛇咬伤致局部组织损伤三种疗法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对中华眼镜蛇咬伤致局部组织损伤的各种治疗方法进行疗效优劣比较,找出最佳治疗方法。方法总结我院569例中华眼镜蛇咬伤致局部组织损伤的各种治疗方法。结果治疗方法从优到劣依次是:抗蛇毒血清局部注射-糜蛋白酶局部注射-蛇伤药酒外敷-坏死组织早期切除-局部烧灼法-局部组织切开冲洗。结论中华眼镜蛇伤致局部组织损伤的治疗方法应首选抗蛇毒血清局部注射和糜蛋白酶局部注射,其次选用蛇伤药酒外敷。  相似文献   
66.
韦燕 《蛇志》2005,17(2):83-83
1病例介绍患者,男,58岁,因发现颈前无痛性肿块20年,伴呼吸困难1个月,于2005年10月25日入院。无甲亢病史。查体:体温38.6℃,脉搏120次/分,呼吸21次/分,血压14.7/9.3kPa,各浅表淋巴结未触及,无皮肤潮红、肿胀及溃疡,未见血管曲张,甲状腺右叶触及约8.0cm×6.0cm×6.0cm大小的肿块,质硬,边界欠清,活动度差,无触痛,局部皮温不高,肿块可随吞咽上下移动,未闻及血管杂音。B超:颈前区实质性占位。CT:右侧甲状腺癌累及喉及气管上段,诊断为甲状腺癌侵及喉及气管。于2004年11月2日行甲状腺癌根治术、颈段气管、喉切除术、气管造口术。术后病理结合免疫…  相似文献   
67.
乳腺癌保乳术后局部复发的相关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保乳手术的开展及保乳病人的增多,相应出现了一些保乳术后局部复发的病例,而切缘阴性或阳性、术后全乳照射与否、年龄、病理类型、病例的选择、新辅助化疗后保乳术切除范围、SLNB(前哨淋巴结活检)等都与保乳术后局部复发有关。因此确保严格选择适应症病例、手术切缘阴性、术后全乳照射、病理类型为非EIC(广泛导管内癌成分)、新辅助化疗后手术范围的准确以及提高SLNB的准确率都可降低保乳手术的局部复发。本在此就乳腺癌保乳术后局部复发的相关因素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8.
目的 探讨大肠癌术后复发的原因,以期达到早期诊断提高术后复发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倾性分析从1999~2004年25例大肠癌术后复发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吻合口复发12例,腹腔、盆腔种植复发8例,局部复发3例,复壁切口复发3例。非手术治疗2例,手术治疗23例。根治性切除10例,姑息性切除8例。根治性切除和非根治性切除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28个月和10个月。结论 大肠癌术后复发的预防重在术中无瘤操作,定期随访是早期诊断的关键。应积极手术治疗,以延长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9.
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