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篇
  免费   89篇
  国内免费   1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目的:研究辅助使用管路封堵器后,采用输尿管镜下碎石术处理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自2012年6月至2013年2月需输尿管镜处理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病例198例,随机分为应用管路封堵器组98例和对照组100例。封堵器组术中输尿管镜发现结石后,封堵器组患者使用英诺伟IVX-SC10型管路封堵器超越结石远端封堵结石,再予钬激光碎石,对照组术中输尿管镜发现结石后,直接予钬激光碎石,术后留置双J管2至4周。记录并随访患者输尿管镜术后结石清除率及肾脏出血相关并发症。结果:管路封堵器组碎石成功率95.9%(94/98),对照组碎石成功率81.0%(81/100),两组有统计学差异(P=0.0011)。碎石成功后管路封堵器组出现3例(3.2%)肾脏破裂出血,而对照组无肾脏破裂出血,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1048)。结论:辅助应用管路封堵器能提高输尿管镜对于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碎石成功率;其使用并没有增加术后肾脏出血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2.
目的:探讨左房内径(LAD)、血清尿酸(UA)水平与老年心房颤动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6年7月在我院住院的60岁以上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共166例,其中持续性房颤组85例,阵发性房颤组81例,选择同期无房颤的高血压、冠心病老年患者83例作对照组。通过心脏彩超检查检测LA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DS)、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以≥40 mm为左房内径增大。并采用生化分析检测患者血清UA水平。结果:(1)持续性房颤组LAD、LVEF、左心房增大发生率均显著高于阵发性房颤组和对照组,而阵发性房颤组以上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持续性房颤组和阵发性房颤组患者血清UA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但持续性房颤组和阵发性房颤组之间血清U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心房内径大小、血尿酸水平与老年患者心房颤动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3.
陆火珍  雷春芳 《蛇志》2004,16(2):58-59
输尿管结石是泌尿外科常见病.在提倡微创腔内治疗技术的今天,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理想方法.我院自2002年1月至2003年12月,应用输尿管镜配合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患者80例,疗效满意,现将手术护理配合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4.
田丹 《蛇志》2004,16(4):54-55
由于饮食结构及生活方式等因素的影响,泌尿系结石在本地区已经成为常见病、多发病。其中部分群众由于医疗知识缺乏,健康意识欠佳,导致对疾病认识不足;许多病人因疾病初期无明显症状而忽视正规治疗,以致反复发作、反复感染、反复就诊,加重了病人的身心负担。为此.近年来我们在工作中加强对泌尿系结石患者的行为干预的重视.  相似文献   
95.
目的:研究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NHIE)血清尿酸(UA)、胱抑素C(Cys C)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变化及与脑损伤的相关性。方法:选择从2015年1月到2017年9月在上海市儿童医院接受治疗的NHIE患儿60例纳入观察组,其中急性期42例,恢复期18例;严重程度:轻度26例,中度21例,重度13例。另选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新生儿6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并对比两组及观察组疾病不同时期、不同严重程度患儿血清UA、Cys C、TNF-α水平、新生儿神经行为评估(NBNA)评分,分析NHIE患儿的NBNA评分与其血清UA、Cys C、TNF-α水平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的血清UA、Cys C及TNF-α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而NBNA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急性期患儿的血清UA、Cys C及TNF-α水平均高于恢复期,而NBNA评分低于恢复期(P0.05)。中度和重度患儿的血清UA、Cys C及TNF-α水平均高于轻度患儿,且重度患儿高于中度患儿,而中度和重度患儿的NBNA评分低于轻度患儿,且重度患儿低于中度患儿(P0.05)。根据Spearman法分析可知,NHIE患儿的NBNA评分与其血清UA、Cys C、TNF-α水平之间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NHIE患儿的血清UA、Cys C及TNF-α水平较高,且三者随着脑损伤病情严重程度呈升高的趋势,而NBNA评分则呈降低趋势,三者与NBNA评分互成负向联系,临床上可加以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96.
本文对30例肾绞痛患者的智能性肾图作了分析结果80%出现梗阻性肾面并伴有不同程度的肾功能损害。经X线或B超检查,与其相同的侧别有结石存在。梗阻解除后复查肾功能有恢复趋势。证实肾图检查能较正确显示结石有无梗阻和肾功能的情况。  相似文献   
97.
王荣华  孟丽峰  魏俏红  李建科 《昆虫学报》2022,65(10):1374-1388
脂肪体是昆虫体内的一种多功能器官,近似于脊椎动物的肝脏,分布于昆虫腹部、胸部甚至头部腔体中,以腹部脂肪体最为发达。蜜蜂脂肪体有外周脂肪体和围脏脂肪体两种类型,由营养细胞、尿酸盐细胞和绛色细胞组成。同其他昆虫中类似,脂肪体在蜜蜂的生命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形态和功能随发育阶段、季节和劳动分工的变化而变化。脂肪体结构相对简单,但生理功能非常复杂。脂肪体最主要的功能是能量物质的储存和代谢,其不仅是蜜蜂营养物质(即脂质、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的中央储存库,而且是营养代谢的中间站,具有多种能量和物质相互转换的酶系,承担代谢水的供应并合成嘌呤和嘧啶及许多重要的蛋白质。同时,脂肪体是昆虫发育和行为调控过程中各种激素和营养信号的交换中心,脂肪体激素和营养信号参与调控蜜蜂脂肪体发育、营养物质代谢、生殖及劳动分工。脂肪体兼具能量储存和释放、生物合成和分解、营养感知调节、代谢信号整合、内分泌调节、免疫和解毒、磁场感受、提高抗寒能力、保护体腔内器官等多种功能。鉴于脂肪体的重要作用,蜜蜂脂肪体形态和功能的研究成果可以对昆虫营养信号通路的解析、蜂产品高产良种的选育和蜜蜂病害防治的研究提供参考和思路。  相似文献   
98.
张丽春  汪莹  胡鹏飞  黄斌 《蛇志》2023,(1):59-61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快闪伪像与二维超声检查对泌尿系结石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19年6月至2022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86例疑似泌尿系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快闪伪像与二维超声检查。统计泌尿系结石检出情况,并以CT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计算彩色多普勒超声快闪伪像与二维超声检查诊断泌尿系结石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率。结果 86例疑似泌尿系结石患者经CT检查发现阳性60例,阴性26例。彩色多普勒超声快闪伪像诊断泌尿系结石的敏感度为91.67%及准确率为91.86%高于二维超声的76.67%及77.9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彩色多普勒超声快闪伪像与二维超声检查诊断泌尿系结石的特异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快闪伪像诊断泌尿系结石的敏感度及准确率高于二维超声,能降低误诊和漏诊率,提高泌尿系结石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99.
【背景】高尿酸症由血液中尿酸含量明显升高而导致,利用乳酸菌对人体的益生作用缓解高尿酸血症越来越受到关注。【目的】获得具有降解尿酸能力的乳酸菌复合菌系与纯培养菌株。【方法】以泡菜为样品来源,以尿酸为底物,采用MRS培养基筛选降解尿酸的乳酸菌复合菌系,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合菌系对尿酸的降解能力。【结果】得到一组乳酸菌复合菌系,当培养温度为37 °C、pH值为6.20、静置培养72 h后复合菌系对尿酸的降解率为12.08%;通过优化培养条件,当该菌系在以牛肉膏为单一氮源、初始pH值为5.00、温度为35 °C的条件下培养72 h,尿酸降解率上升至17.19%,降解率比优化前提高了42.3%;从该菌系中分离出两株具有尿酸降解能力的菌株UA-1与UA-2,它们的尿酸降解率分别为10.85%和8.65%;通过形态学观察和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经鉴定两株菌均为布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buchneri)。将两株单菌组合降解尿酸试验发现,UA-1与UA-2比例为2:1的尿酸降解率为20.2%,比原复合菌系的降解能力提高了67.22%。【结论】研究证明了乳酸菌复合菌系对尿酸的降解能力优于单个菌株,为后续利用乳酸菌复合菌系应用提供了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00.
目的:观察腹腔镜和开腹手术治疗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探讨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患者的康复情况并评价手术的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3年4月我院肝胆外科住院治疗的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及患者恢复情况等。结果:观察组手术治疗的有效率为96%,对照组为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出现胆心反射3例,腹腔出血1例,感染2例;对照组术后出现胆心反射3例,腹腔出血4例,感染5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治疗结石性胆囊炎较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术式疗效显著,术中出血较少,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患者术后痛苦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