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1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430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69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57篇
  2004年   76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72篇
  2001年   59篇
  2000年   51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2篇
  1965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1篇
  1953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20 0 2年 6~ 7月 ,在甘肃省莲花山自然保护区对云南柳莺的孵卵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雌鸟孵卵的日活动期为 (80 0 5± 42 8)min (n =1 5 ) ,每天离巢 (3 2 7± 3 9)次 (n =1 5 ) ,每次离巢时间 (6 6±1 8)min (n =5 99) ,每次坐巢时间 (1 8 4± 9 2 )min (n =5 83 ) ,坐巢率为 (73 1± 1 9) %。雌鸟每次坐巢时间和离巢时间的长度均与气温显著相关。日活动期雌鸟在巢的平均卵温为 3 2 3℃ ,夜晚的平均卵温为3 2 7℃。整个孵卵期卵温在发育临界值 2 8℃以上的时间比例为 92 7%。在孵卵后期卵温有逐渐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72.
四代棉铃虫卵、幼虫在棉株上的分布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燕涛  王东华 《昆虫知识》1998,35(5):286-287
1994~1996年,笔者结合棉铃虫的系统观察,调查了四代棉铃虫卵及低龄幼虫在棉株上的分布,并初步探讨了其在测报和防治上的应用。1方法1994年选定2块长势较好的棉田,每块田定2个点计50株棉花,从四代棉铃虫产卵开始日起逐日系统调查棉株各部位卵量。另外每块田定两个点逐日系统观察低龄幼虫的分布位置,调查方法同卵。1995~1996年分别在一、二、三类棉田及不用药棉田定50株棉花,从四代棉铃虫开始产卵起逐日观察记载卵的分布位置。2结果分析2.1棉铃虫卵和幼虫在棉株上的空间分市棉铃虫卵在果枝垂直方向上,从上至下递减,主要集中在顶部…  相似文献   
73.
不同地区小菜蛾种群羧酸酯酶的毒理学性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1995~1997年对湖北武汉、河北张家口地区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L.)种群的抗药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对阿维菌素的抗性和台湾敏感种群相比,武汉种群抗性为4.3倍,张家口种群抗性为1.8倍;对马拉硫磷的抗性武汉和张家口种群分别为2.2和2.9倍;对氟铃脲的抗性分别为3.2和0.5倍;对溴氰菊酯的抗性分别为2.4和1.7倍。对羧酸酯酶(Care)的研究结果表明,三个种群幼虫CarE对a-乙酸萘酯或β-乙酸萘酯(a或β-NA)水解活性差异显著,但成虫Care活性没有明显差异。武汉和张家口种群幼虫CarE对a-NA和β-NA的亲和力没有明显差异,但是武汉种群幼虫Care对底物的亲和力高于张家口种群。敏感品系Care对a—NA的亲和力明显高于对β-NA,相差约3倍。不同类型的抑制剂对小菜蛾幼虫CarE的抑制能力不同。增效磷和对氧磷对敏感品系CarE水解a-NA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分别比对武汉种群Care的抑制作用大4.577倍(SVl)和2.576倍(对氧磷)。  相似文献   
74.
以定虫隆汰选的抗性指数为23.78倍抗性种群(CH-R),并以上海田间种群(SH-R,对定虫隆的抗性指数为9.16倍)作为参比种群,研究小菜蛾Plutella xylostlla(L.)对定虫隆的抗性机制,结果表明:CH—R种群多功能氧化酶O-脱甲基活力比相对敏感种群(SZ-S)提高1倍,而SH-R种群多功能氧化酶O-脱甲基活力虽有所提高,但与SZ-S种群相比差异并不显著;CH-R和SH-R种群羧酸酯酶比活力均明显高于Sz-S种群,分别为SZ-S种群的4.61和2.18倍,且CH-R种群的Km仅为SZ-S种群的1/20;酸性磷酸酯酶和碱性磷酸酯酶比活力种群间无明显差异;CH-R种群的几丁质酶活力降低48%,酚氧化酶活力降低60%。说明小菜蛾对定虫隆的抗性机制具有多因子性,多功能氧化酶解毒代谢能力的提高可能是主导抗性机制之一,羧酸酯酶、几丁质酶和酚氧化酶也参与了小菜蛾对定虫隆的抗性。  相似文献   
75.
三种稻飞虱在恒定高温胁迫下的生态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揭飞虱、白背飞虱、灰飞虱等3种稻飞虱的不同虫态在38℃恒温下,暴露不同时间后的生存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高温处理时间的延长.卵孵化率明显下降,卵历期延长。褐飞虱、白背飞虱卵在38℃恒温下暴露12h后.卵孵化率比对照分别低34%和45%;暴露24h后,两种稻飞虱的卵孵化率均比对照低25%;致死中时值LT50分别为11h和10h。3种稻飞虱8日龄若虫及羽化后3天的雌雄成虫的生存率,随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呈显著下降趋势,褐飞虱、自背飞虱和灰飞虱若虫的致死中时值LT50依次为15.6h、17.8h和25.9h,长翅型雌成虫依次为34.7h、17.1h和43.2h.长翅型雄成虫依次为28.9h、23.2h和54.5h。另外,高温处理过的若虫,其羽化出成虫的体重明显下降,在高温下暴露30h后,白背飞虱长趣型雌成虫的体重比对照低32%,褐飞虱短翅型雌成虫低50%;高温处理后存活的白背飞虱雌成虫产出的卵块较小,总产卵量也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76.
黑鹳人工孵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鹳人工孵化研究THESTUDIESOFARTIFICIALINCUBATIONFORBLACKSTORK关键词黑鹳,人工孵化,卵失重率KeywordsBlackStork,Artificialincubation,Eggweightlosrate中...  相似文献   
77.
以安全性和简易性为前提的庭园害虫防治成为休闲生活不可或缺的技术。本文以花椒Zanthoxylum bungeamtm、八角茴香lUicium veturn、辣椒Capsicum frutescens等日用品为材料,研究了不同种类、浓度和作用时间对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这一重要庭园害虫的拒食、触杀及产卵忌避效果。拒食试验表明,供试3种植物对小菜蛾有显著拒食作用,拒食率从大到小依次为八角茴香(0.94)、花椒(0.86)、辣椒(0.76);拒食率随处理时问长短变化的差异不显著,但随提取液浓度的升高而升高。触杀试验表明,供试3种植物对小菜蛾有显著触杀作用,24h内死亡率从大到小依次为花椒(45.6%)、八角茴香(35.6%)、辣椒(23.3%),均显著高于对照处理的1.1%;触杀死亡率随虫龄的增加而降低。产卵忌避试验表明,3种植物对小菜蛾成虫产卵忌避作用由大到小依次为辣椒、八角茴香、花椒。综合本研究所得结果来看,八角茴香对小菜蛾的控制效果最好。所选材料容易获得,对小菜蛾忌避作用明显,在庭园小菜蛾防治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8.
水热环境对白条草蜥孵化卵和孵出幼体表型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义莲  许雪峰 《动物学报》2007,53(6):966-973
用4×2(温度×湿度)八种水热环境孵化安徽滁州琅琊山白条草蜥(Takydromus wolteri)卵,观测孵化卵重量变化、胚胎利用卵内物质和能量以及孵出幼体的特征。卵从孵化环境中吸水导致重量增加,卵重量的增加与入孵卵重量、孵化温度和基质湿度有关。两种孵化基质湿度对孵化期、孵化成功率、孵出幼体性比和大小都无显著影响。孵化期随恒定孵化温度的升高而缩短,27℃、30℃和33℃孵化期分别为32.5、24.9和23.0d,波动温度孵化期为31.1d。33℃孵化成功率最低(42.8%)。温度对孵化成功率和孵出幼体的性别无显著影响,但显著影响胚胎对卵内物质的动用、幼体的大小和重量。33℃不适宜孵化白条草蜥卵,该温度下孵出的幼体躯干小,剩余卵黄多,运动能力差。27℃和波动温度中孵出幼体躯干发育良好,各项被测定的特征指标极其相似。  相似文献   
79.
林炽贤  杜宇  邱清波  计翔 《动物学报》2007,53(3):437-445
作者用蜡皮蜥(Leiolepis reevesii)为模型动物,检验产卵于温暖且热稳定巢内的蜥蜴应有相对较高但较窄的孵化温度的假设。卵在三个恒定温度(27、30和33℃)、一个波动温度处理下孵化。温度的平均值而非方差影响孵化期,27、30和33℃的平均孵化期分别为101.1、69.6和55.3d。幼体性别不受孵化温度影响。不同处理孵出的幼体仅有稍许形态差异,但运动表现差异显著。27℃孵出幼体在跑道上的表现比其它处理孵出幼体差。卵能在27℃和33℃下孵化,但这两个孵化温度并不适宜。蜡皮蜥适宜的孵化温度范围可能处于最频繁的巢温变化范围(28℃-32℃)内。与其它在低温生境或温暖生境但产卵于浅巢的有鳞类爬行动物相比较,蜡皮蜥有相对较高但较窄适宜的卵孵化温度。因此,作者的数据支持上述假设。  相似文献   
80.
为了分离鉴定柔嫩艾美耳球虫(Eimeria tenella)孢子发育阶段虫体的差异表达基因,分别以柔嫩艾美耳球虫未孢子化卵囊和孢子化卵囊为驱动组、子孢子为实验组,或未孢子化卵囊为驱动组、孢子化卵囊为实验组,利用抑制性消减杂交(SSH)技术,构建了2个子孢子cDNA消减文库和1个孢子化卵囊cDNA消减文库。随机从3个cDNA消减文库中分别挑取50个克隆,经PCR鉴定2个子孢子cDNA消减文库的重组率都为96%,孢子化卵囊cDNA消减文库的重组率为98%。从每个文库中随机挑取50个克隆测序,并进行同源性比较分析,结果显示:从孢子化卵囊cDNA消减文库中获得了13个单一有效序列,其中8个EST与已知蛋白同源性很高;从2个子孢子cDNA消减文库中共获得了40个单一有效序列,其中9个EST与已知蛋白同源,其余可能为柔嫩艾美耳球虫的新基因。这些结果为分离柔嫩艾美耳球虫新功能基因和进一步探索防治球虫病的方法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