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0篇
  免费   8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少动鞘氨醇单胞菌引起小儿败血症合并脑膜炎1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报道1例罕见的由少动鞘氨醇单胞菌引起的小儿败血症合并脑膜炎。该患儿突发高热起病,伴有皮肤散在瘀点。根据实验室微生物分离和鉴定,确诊为少动鞘氨醇单胞菌引起的败血症;同时根据脑脊液生化常规结果,诊断为合并细菌性脑膜炎。少动鞘氨醇单胞菌引起的小儿败血症合并脑膜炎属罕见病例,且该患儿有类似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症状,易被误诊为春季小儿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需引起临床及实验室工作人员的重视。  相似文献   
72.
目的:观测阿奇霉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90例,予以阿奇霉素和利巴韦林治疗;对照组90例,予以阿奇霉素治疗.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为97.78%和86.66%,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支原体肺炎多合并病毒双重感染,阿奇霉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效果显著,病程短,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3.
74.
摘要 目的:探讨针灸联合手法推拿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应用效果及血浆β-内啡肽(β-EP)及腰椎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月到2022年12月收治的10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n=35)、B(n=35)、C(n=32)三组。A组患者采取针灸治疗,B组患者采取手法推拿治疗,C组患者采取针灸联合手法推拿治疗,对比三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与治疗1个月后的血清炎症因子及血浆β-内啡肽表达水平,疼痛水平以及腰椎功能情况。结果:C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A组和B组(P<0.05),但A组与B组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三组患者治疗前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白细胞介素-1β(IL-1β)、β-EP对比无差异(P>0.05),治疗后三组患者TNF-α、MMP-3、IL-1β水平均降低,且C组低于A组与B组(P<0.05),β-EP水平升高,且C组高于A组与B组(P<0.05);三组患者治疗前简式疼痛量表(MPQ)与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评分对比无差异(P>0.05),治疗后三组患者VAS、MPQ评分均降低,且C组低于A组与B组(P<0.05);三组患者治疗前脊柱功能指数量表(SFI)评分、Oswea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对比无差异(P>0.05),治疗后三组患者SFI评分均升高,且C组高于A组与B组(P<0.05),ODI指数均降低,且C组低于A组与B组(P<0.05)。结论:针灸联合手法推拿比单一针灸与推拿更能够提升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效果,且可降低炎症因子,提升?茁-内啡肽,减轻疼痛程度,进一步提升腰椎功能,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75.
摘要 目的:探讨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经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联合治疗后的疗效及改善机体炎症反应和免疫力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2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0,接受布地奈德单药治疗)和观察组(n=30,接受布地奈德联合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改善情况、T淋巴细胞亚群、炎症因子和不良反应。结果:与对照组73.33%(22/30)比较,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3.33%(28/30)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热退时间和哮鸣音/咳嗽/喘息消失时间更短(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5 d后CD3+、CD4+、CD4+/CD8+更高,CD8+更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5 d后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降钙素原(PCT)更低(P<0.05)。两组均未出现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结论: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采用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可使症状缓解时间缩短,降低患儿炎症因子水平,提高其免疫力。  相似文献   
76.
丽珠肠乐治疗小儿慢性腹泻29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院儿科 1 999年 5月~ 2 0 0 0年 5月收治的 2 9例慢性和迁延性腹泻患儿使用丽珠肠乐 (口服双歧杆菌剂 )进行治疗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我院住院儿科 1 999年 5月~ 2 0 0 0年 5月共收治 52例小儿慢性腹泻和迁延性腹泻 ,年龄 5个月~ 8岁 ,其中小于 1岁 1 2例 ,1~ 3岁 2 3例 ,3~ 5岁 1 0例 ,大于 5岁 7例 ;女 2 5例 ,男 2 7例 ,诊断标准符合卫生部规划教材《儿科学》第四版。迁延性腹泻 30例 ,慢性腹 2 2泻例 ,病程最短者 2周 ,最长者 1 3个月。将 52例随机分成丽珠肠乐组 2 9例和对照组 2 3例 ,两组患…  相似文献   
77.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芬太尼对小儿扁桃体切除术中应激反应以及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择期行扁桃体切除手术的患儿8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分随机为瑞芬太尼组(40例)和芬太尼组(40例),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间应激反应指标(ACTH、COR、IL-6)、苏醒时间、躁动评分、躁动发生率以及RamSay镇静评分,探讨两种麻醉药物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两组术前ACTH、COR、IL-6的基础应激指标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瑞芬太尼组及芬太尼组术毕该三项指标较术前升高,术后1d较术毕有回落,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瑞芬太尼组术毕睐后1d的各项指标均远远低于芬太尼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瑞芬太尼组苏醒时间明显少于芬太尼组,躁动评分明显低于芬太尼组,躁动发生率明显低于芬太尼组,RamSay镇静评分明显高于芬太尼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芬太尼引起的应激反应明显弱于芬太尼组,且其苏醒期躁动情况明显优于芬太尼组,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8.
李铁库  王彦辉  马丽霞  李勇 《生物磁学》2013,(25):4944-4946,4998
目的:研究盐酸氨溴索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1年-2012年在我院就诊的80例支气管肺炎的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家用盐酸氨溴索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5.0%和80.0%,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疗效更佳;治疗组患儿的临床发热、咳嗽以及肺部哆音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更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氨溴索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临床效果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9.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针灸推拿学科近年来发展迅速。培养优秀的针灸推拿专业人才,必须深化教育改革。本文结合教学实践,着重从目标体系、课程体系、教育教学方法体系和考核评价体系等四个方面进行了讨论:(1)从确定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目标体系的建立,两方面探讨构建特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体系;(2)构建以传承、实践、创新、应用为主干的核心课程体系;(3)构建课程教学与课外实践紧密结合的教育教学方法体系主要分为以下三方面工作:①实施理论课程教学改革,优化学习过程②构建与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实验教学体系,加强实践创新能力培养③优化校内实训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强化课外实践效果;(4)构建校内培养过程与社会认同相结合的评价体系主要分以下两个方面:①完善校内培养过程评价制度建立②培养质量的社会认同评价。  相似文献   
80.
季节性流感多发病于小儿人群,主要是小儿抵抗能力与免疫能力相对低下。季节性流感多发病于春冬季节,且以冬季最为显著。现阶段,临床中为了提升小儿季节性流感的治疗效果,多采用联合用药的治疗方式,效果相对显著。为探讨磷酸奥司他韦颗粒联合小儿咳喘灵颗粒在小儿季节性流感中的应用效果及价值,本研究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我院接收的78例小儿季节性流感患者,依据治疗方法的差异性,设置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为单一磷酸奥司他韦颗粒治疗,观察组为磷酸奥司他韦颗粒联合小儿咳喘灵颗粒治疗。结果显示,两组治疗后症状改善时间的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淋巴细胞百分比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的淋巴细胞百分比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意义(P>0.05);两组治疗效果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本研究提示,两种治疗方案在小儿季节性流感治疗中均能够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其中联合用药治疗方案在缩短症状改善时间的作用更为显著,可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具有突出性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