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31.
诱虫灯在中国的应用研究概况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本文介绍了诱虫灯在中国的发展情况和相应特点,综述了诱虫灯在害虫测报与防治和水产与家禽养殖等领域的应用情况,并针对诱虫灯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今后需要侧重研究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32.
双链小RNA介导的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是近年发现的一项以序列特异方式诱导同源mRNA降解的新技术。由于RNAi精巧的特异性和有效性,已被认为是特异性基因治疗的重要工具。其中作为抑制病毒复制的潜在工具更为引人注目。因此,将RNAi的作用机制和其在家禽病毒病治疗上的应用做以综述。  相似文献   
33.
祁连山区几种草地蝗虫蛋白质营养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涛  刘志云  秦丽萍 《昆虫知识》2011,48(4):902-908
为评价草地蝗虫作为家禽蛋白源饲料的营养价值.本研究以几种草地蝗虫为供试对象,在分析测定其蛋白和氨基酸含量基础上,采用国际通用蛋白质营养评价标准,分析评价其蛋白质营养价值.结果表明,草地蝗虫蛋白含量高(62.4%~67.3%,DM),氨基酸组分齐全、家禽所需必需氨基酸约占蝗虫总干重的30.3%~34.2%,其氨基酸模式优...  相似文献   
34.
家禽遗传指纹图研究初报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将人源多位点小卫星探针用于鸡和鹌鹑的研究,获得了由约20条带组成的具有个体特异性的遗传指纹图,初步结果表明:未经人为选择的京黄肉鸡和鹌鹑系内的遗传指纹图相似系数分别为0.253和0.248,而经过选择的一个白来航鸡品系内的相似系数则达0.554,遗传指纹图可用于区分不同物种,也有区分同一物种不同品系的潜力,白来航鸡家系研究表明:遗传指纹图具有稳定的遗传性,可以用于亲缘关系的鉴定。  相似文献   
35.
禽结核病的诊断及防治刘树森,张树清,宋振清(朝阳市农校122000)禽结核病是由食结核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某鸡场被传入食结核病,造成较大经济损失,现将诊断及防治情况报告如下:某鸡场最初发现少数成年鸡逐渐消瘦,精神萎萎冠、肉髯逐渐发白,"皮肤干燥...  相似文献   
36.
畜禽遗传资源系统保存的理论与模拟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杜立新  张沅 《遗传学报》1995,22(3):171-177
赤拟谷盗和计算机模拟实验结果,验证了畜禽遗传资源系统保存理论的可行性、合理性,及其数学模型的生物学意义。同时它还表明,系统保存群体应保持一定大小的群体有效含量,控制群体间的基因流动,并根据保存基因(或性状)的群体遗传特征,适宜的选择方法和交配制度。  相似文献   
37.
鸟类的原生殖细胞来自于上胚层胚盘透明区的中央盘处,分离出的PGCs可以被转至受体胚中,可以获得由供体胚PGCs和受体胚PGCs组成的生殖系嵌合体。在这一过程中,如果将外源基因转入供体PGCs,受体胚后代则成为转基因鸟类。利用禽类PGCs作为转基因的载体,来生产嵌合体胚胎和子代为目前研究禽类转基因的一种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38.
家禽垂体特异转录因子POU1F1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姜润深  杨宁 《遗传》2004,26(6):957-961
  相似文献   
39.
《生物学通报》2005,40(1):14-14
1只刚刚出壳的雏鸡“跃”上了最新出版《自然》杂志封面:由多国科学家组成的两个小组发表封面文章,宣布绘出原鸡基因组框架图和家鸡遗传差异图谱。科研人员认为,这项成果在禽流感防治、改良家禽和增进人类健康等领域都将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0.
【背景】近年来,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的肠杆科细菌的出现对公众的健康构成了严重的威胁。【目的】为了解家禽养殖中肠道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情况,对陕西西安和浙江海宁两地的鸡和鸭养殖场粪便进行耐药菌筛选并分析。【方法】在含美罗培南的LB琼脂平板上筛选可疑菌落并利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ionization time of flight mass spectrometry,MALDI-TOF MS)鉴定。通过微量肉汤稀释法进行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测定。通过Illumina HiSeq平台进行全基因组测序。使用Res Finder数据库预测获得性耐药基因。利用S1酶切后脉冲场电泳(pulsed-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PFGE)和Southern blot杂交进行质粒和碳青霉烯类耐药基因的确认。【结果】分离出两株碳青霉烯类耐药的大肠杆菌HN1-26和XN3-1,均对头孢他啶、头孢噻呋、氨苄西林、奥格门丁、复方新诺明、磺胺异恶唑、恩诺沙星、氧氟沙星、美罗培南、四环素耐药。此外,XN3-1对氟苯尼考和大观霉素耐药。菌株HN1-26和XN3-1的多位点序列分型(multilocus sequence typing,MLST)分别为ST354和ST10。两株菌对美罗培南的MIC值均为64μg/m L,但是在含美罗培南的LB平板上,菌株HN1-26比菌株XN3-1生长得更快。两株菌都存在携带bla_(NDM-5)基因的Inc X3型质粒。两个质粒的序列完全一致,大小为46 161 bp,包含接合转移元件,能够以大肠杆菌作为受体细胞进行转移。【结论】Inc X3型质粒是转移bla_(NDM-5)基因的重要载体,在我国畜禽养殖中具有扩散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