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3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家兔胚泡ICM在体外培养系统中的行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用显微外科方法从兔早期胚泡分离来的ICM在所用的体外培养系统中的行为,因ICM的生长状态而不同。呈带状生长的ICM从近端向远处延伸,而细胞的分化则从远端逐渐向近端进行,它具有明显的极性。细胞的分化秩序井然,层次分明。因此呈状生长的ICM适艇于进行细胞分化和细胞谱系的研究。二、呈团块状生长的ICM,没有明显的极性,细胞分化开始于团块的外表面,逐渐向中央进行,分化开始稍晚一些,速度也较慢,这种生长  相似文献   
12.
母兔配种后10小时血清中若干生理指标与子代性比的相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日本大耳白兔母兔配种后10小时血清中的10项生理指标,并与母兔所产每窝仔兔的性比(雄性个体所占比率)进行对应分析(窝仔数<6的数据未参与此项分析)。结果表明:母兔血清中FSH、T(睾酮)、 Na+和M2+的浓度在高、低两个性比组间有显著差异, T3(三碘甲状腺原氨酸)的差异接近显著水平(P<0.1);并且,FSH和T3与子代性比里显著负相关(r分别为-0.50和-0.46),Mg2+与子代性比里显著正相关(r=0.39);同时,Mg2+/Ca2+、Mg2+×Na+、Mg2+×K+和T3×FSH与子代性比的相关分别为0.40、0.43、0.39和-0.53(P<0.05)。  相似文献   
13.
家兔是对葡萄球菌病最敏感的一种动物,近几年,我们在几个养兔场对兔葡萄菌病进行了诊治,其中有转移性脓毒症21例(皮肤型17例,内脏型4例),仔兔脓毒败血症12例,脚皮炎8例。通过细菌学的检验和药敏试验为今后防治家兔葡萄球菌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肥胖家兔心外膜脂肪、血液、心房肌中致房颤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2(IL-12)、肿瘤坏死因子a(TNF-α)水平及阿托伐他汀的干预作用.方法:45只家兔随机分为普通饮食组(n=15)、肥胖饮食组(n=15)和阿托伐他汀干预组(n=15),肥胖饮食组预先给予高蛋白高脂饲料喂养4周制成肥胖模型(超重20%),肥胖组给予他汀喂养4周.ELISA法测定三组家兔血液、心肌、心外膜脂肪hs-CRP、IL-6、IL-12、TNF-α的水平.比较普通组、肥胖组、他汀干预组hs-CRP、IL-6、IL-12、TNF-α的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肥胖组血清、心房肌、心外膜脂肪hs-CRP、IL-6、IL-12、TNF-α.的水平均高于普通组(P<0.05);心房肌、心外膜脂肪中hs-CRP、IL-6、IL-12、TNF-α的水平均明显高于血液(P<0.05).②肥胖他汀干预组血清、心房肌、心外膜脂肪hs-CRP、IL-6、IL-12、TNF-α的水平均低于肥胖组(P<0.05).结论:肥胖可导致促房颤炎症因子的表达升高,心外膜脂肪中炎症因子表达高于心房肌,心房肌中炎症因子表达高于血液,心外膜脂肪组织可能是促房颤炎性因子的来源,参与了房颤的发生、发展,可能为始动环节,肥胖患房颤风险增高,阿托伐他汀可降低这种危险.  相似文献   
15.
摘要:目的 研究复合微生态制剂对子宫内膜炎家兔模型的治疗效果。方法 通过临床症状、子宫剖检和病理组织切片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家兔模型精神状态差,阴道流出粘性分泌物,剖检子宫严重充血、水肿,复合微生态制剂治疗后,症状明显减轻。结论 复合微生态制剂对子宫内膜炎家兔模型有明显的治疗效果,为今后临床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提供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通过检测中药材续断对家兔骨折模型愈合过程中与成骨密切相关基因的表达,以及血清中钙、磷含量变化,探讨其对骨折愈合的促进机制。构建家兔骨折缺损模型,术后按组分别给予续断和蒸馏水灌胃,并分别检测骨保护素(OPG)、骨保护素配体(OPGL)、局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的基因表达以及血清中Ca、P、碱性磷酸酶(ALP)含量。结果表明,续断治疗组中血钙、血磷和ALP的含量在灌胃第2周,第3周和第4周后均有明显升高,且在第三周时达到最大值。同时,OPG、TGF-β1、BMP-2三个基因在用续断治疗的不同时期呈现不同程度的表达上调,OPGL则在治疗早期表达下调。推测续断对骨折的治疗可能是通过调控OPG、OPGL、TGF-β1、BMP-2等基因在骨愈合不同阶段的表达量和血清中Ca、P、ALP的含量来促进骨骼生长。  相似文献   
17.
家兔灌胃技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手压兔头使其向腹侧屈曲,可压迫会厌软骨游离端使其关闭喉门,此时插胃管可准确无误地进入食道,从而可有效地防上胃管误入气管。140只家兔的应用结果表明,本法成功率100%,效率高,是一种简便易行、值得推广应用的灌胃技巧。  相似文献   
18.
将HRP(horseradish peroxidase,辣根过氧化物酶)注入7只家兔肠系膜上神经节内,观察逆行标记神经元胞体在脊神经节内的节段性分布。结果显示,标记细胞见于双侧T5(胸5)-L3(腰3)脊神经节内,较集中地分布于T8-T12节段,高峰在T9和T10。两侧脊神经节内的标记细胞数及节段分布模式无显著差异。标记细胞散布于脊神经节各部,大都是50μm以下的中,小型细胞。研究结果揭示了肠系膜  相似文献   
19.
蓝斑核调制电刺激包钦格复合体引起的吸气抑制效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Zhang FY  Li YC  Xiong YQ  Wang GM  Li Q  Song G 《生理学报》2004,56(5):639-643
实验选用成年健康家兔,用乌拉坦麻醉,以膈神经放电为指标,观察了电刺激和化学刺激脑桥蓝斑核对延髓包钦格复合体吸气抑制效应的影响。结果观察到:(1)长串电刺激蓝斑核后,在一定时间之内电刺激包钦格复合体所导致的膈神经放电抑制效应明显减弱,与对照组(仅刺激包钦格复合体)相比,抑制程度减弱(28.78 ±19.49)%。(2)蓝斑核内微量注射谷氨酸钠后,电刺激包钦格复合体导致的膈神经放电抑制效应明显减弱,与对照组相比,抑制程度减弱(19.18 ±8.06)%,与长串电刺激蓝斑核的效应一致。这些结果提示,蓝斑核对包钦格复合体吸气抑制效应具有调制作用。  相似文献   
20.
Liu Y  Fang JD  Wen T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2002,18(2):113-113,114,178
丁香酚是中药丁香油中的主要作用成份,它具有多种复杂的药理作用,尤其在解热降温方面有显著作用.本研究室以往的电生理实验观察到,丁香酚可反转致热原作用下的PO/AH(视前区-下丘脑前部)温度敏感神经元的放电活动,说明丁香酚的解热作用是通过直接或间接地影响PO/AH神经元的放电活动而实现的.近年来,弓状核在体温调节方面的作用倍受观注.本研究室多年的研究表明,弓状核积极地参与了体温调节活动,因为毁损弓状核后大鼠体温发生明显紊乱.本实验对PO/AH与弓状核在体温调节中的作用进行比较性研究,同时观察家兔发热以及丁香酚解热时在家兔弓状核及PO/AH中PGE2和cAMP含量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