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3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1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 毫秒
51.
目的本实验对130例健康、HPV感染[HPV(+)]及不同级别宫颈病变(CIN)患者阴道菌群进行研究分析,揭示阴道菌群变化与宫颈病变的发生及HPV感染的关系,为阻断宫颈病变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2014-2015年大连市妇幼保健院门诊就诊的20~65岁患者130例,依据宫颈HPV检测和阴道镜下宫颈活组织检查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分组。采用QIAamp DNA mini和Blood mini试剂盒提取阴道菌群基因组DNA。利用PCR-DGGE技术对患者阴道菌群的变化进行分析,Quantity One软件进行聚类分析及凝胶测序法分析特异条带的种类。上述数据的处理和分析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结果在DGGE图谱中,HPV(+)组阴道菌群丰度高于HPV(-)组。CIN组阴道菌群丰度较HPV(+)组升高。测序结果显示,HPV(-)组与HPV(+)组中3条共有强度较大的条带均属于厚壁菌门,HPV(+)组的特征谱带为阴道加德纳菌(Gardnerella vaginalis)。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PCA)显示,HPV(+)组患者发生了菌群失调。结论乳酸菌为阴道菌群中的优势菌;放线菌是HPV(+)的CIN患者的特殊细菌门,该菌属于阴道加德纳菌;HPV感染可引起阴道菌群稳态失调,且宫颈病变程度越重,阴道菌群失衡情况也相应加重。  相似文献   
52.
目的:研究HPV L1壳蛋白在在新疆维吾尔族和汉族妇女宫颈脱落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及差异性。方法:收集2012年9月至2014年3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妇科门诊就诊或行宫颈癌机会性筛查的新疆维吾尔族和汉族妇女病例1160例,选择其中HPV感染阳性或TCT阳性或两项同时阳性的465例纳入研究队列,通过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宫颈脱落细胞中HPV L1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新疆维吾尔族与汉族妇女HPV L1壳蛋白的总阳性表达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964);维吾尔族与汉族妇女正常或慢性炎症组、CIN1组、CIN2组、CIN3组和SCC组HPV L1壳蛋白表达的阳性率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988,0.957,0.803,0.892,1.000)。新疆维吾尔族妇女和汉族妇女HPV L1壳蛋白表达的阳性率在C1N1组为最高,高于正常或慢性炎症组及其它高病变组,且HPV L1壳蛋白表达的阳性率随宫颈病变恶性程度的增加而降低,呈负相关(相关系数=-0.687和-0.379,P0.001)。结论:新疆维吾尔族与汉族妇女宫颈脱落细胞中HPV L1壳蛋白的表达不存在民族差异,但其与宫颈病变的恶性程度呈负相关,可能是宫颈病变的保护性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53.
目的:研究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检测在宫颈癌、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炎患者中的临床鉴别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5月到2015年5月我院确诊的宫颈病变临床资料320例,根据病理诊断结果将患者分为宫颈癌组(59例)、癌前病变组(138例)以及宫颈炎组(123例),检测并比较三组HPV阳性检出率、HPV相对含量以及HPV-DNA亚型情况。结果:宫颈炎组HPV阳性检出率、HPV相对含量及HPV-DNA各亚型阳性率均显著低于癌前病变组和宫颈癌组,且癌前病变组均显著低于宫颈癌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PV有助于鉴别宫颈癌、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炎,对宫颈病变治疗和预后具有评价作用。  相似文献   
54.
宫颈疾患中人乳头瘤病毒和疱疹病毒Ⅱ型DNA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应用HPV11,16,18型和HSV-2N/BglⅡ、HSV-2L/HindⅢDNA片段等五个分子探针,通过斑点杂交技术对79例宫颈疾患(包括50例宫颈癌和29例宫颈糜烂)组织DNA进行了检测,结果发现宫颈癌组织HPV16,18和11的阳性率分别为44%,12%和4%,而宫颈糜烂组织中HPV16,18和11的阳性率分别为14%,7%和14%;且3例标本HPV16和HPV18均呈弱杂交反应;在被检的所有宫颈癌组织中各有2例分别与HSV-2N/BglⅡHSV-2L/HindⅢ弱杂交,宫颈糜烂组织无一例阳性。结果提示,HPV在宫颈癌的发生过程中可能起主要作用,HSV-2的作用尚不确定,可能与HPV起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55.
宫颈疾患中人乳头瘤病毒和疱疹病毒Ⅱ型DNA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6.
本文介绍用脆弱类杆菌抗血清标记SpA(Bf—SpA)做协同凝集试验(CoA)调查123例正常分娩后妇女宫颈处的脆弱类杆菌,阳性率为22.7%,与常规厌氧培养法相比,SpA协同凝集试验具有特异性强、敏感性高、方法简便、快速的优点,适宜在基层单位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7.
在氯化筒箭毒制动的情前期及间情期大鼠上进行实验。用玻璃微电极记录内侧视前区-下丘脑前区(mPOA-AHA)的单位放电。mPOA-AHA 的大多数单位表现连续性或周期性自发放电。情前期大鼠周期性放电单位所占的百分比显著地多于间情期大鼠(P<0.01)。刺激子宫颈部可以使单位放电发生两种反应。一种单位对宫颈刺激发生放电频率增加的反应(宫颈兴奋神经元,CE 神经元),另一种单位则发生放电频率降低的反应(宫颈抑制神经元,CI神经元)。情前期大鼠 CE 与 CI 神经元所占的百分比与间情期大鼠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但情前期大鼠的 CE和 CI 神经元多呈现周期性放电,而间情期大鼠的 CE 和 CI 神经元则多呈现连续性放电。这说明 mPOA-AHA 神经元的电活动随生殖周期发生明显的变化。脑室注射去甲肾上腺素(NE)能使 mPOA-AHA 内大多数 CE 神经元对宫颈刺激的兴奋反应暂时受到抑制,而注射 NE 却使大多数 CI 神经元发生抑制解除。这些结果提示 NE 可能有抑制 CE 神经元和刺激 CI 神经元的作用。  相似文献   
58.
59.
摘要 目的:探讨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检测联合人髓细胞增生原癌基因(C-MYC)检测对宫颈癌前病变-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筛查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6月至2020年12月在本院妇科保存的宫颈上皮内瘤变标本140份,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C-MYC表达情况,采用PCR检测HPV16、HPV18表达情况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在140份标本中,HPV16与HPV18的阳性率为62.9 %与61.4 %;CIN 1级标本HPV16、HPV18阳性率分别为26.8 %和24.4 %,2级标本分别为62.7 %和58.8 %,3级标本分别为93.8 %和95.8 %,对比有差异(P<0.05)。C-MYC阳性率为83.6 %,不同CIN分级程度的标本组织中C-MYC阳性率对比有差异(P<0.05)。Spearsman相关分析显示HPV16、HPV18、C-MYC阳性率与CIN分级呈相关性(P<0.05)。二分类Logisitc回归分析显示HPV16、HPV18、C-MYC阳性率都为影响CIN分级的重要危险因素(P<0.05)。结论:随着宫颈上皮内瘤变级别的增加,HPV16、HPV18的阳性率也在升高,同时伴随C-MYC的过表达,两者具有相关性,是导致患者病情加重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0.
摘要 目的:探讨宫颈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组织中细胞角蛋白 8(CK8)、P53及Ki-67的表达,分析其与病情进展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120例经病理确诊为LSIL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末次随访病理学检查结果将其分为进展组(17例)、持续组(27例)和消退组(76例)。取首次活检宫颈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CK8、P53、Ki-67表达。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LSIL患者疾病进展的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CK8、P53、Ki-67评估LSIL患者疾病进展的效能。结果:进展组宫颈组织中CK8、P53及Ki-67阳性表达率高于持续组和消退组(P<0.05),持续组宫颈组织中CK8、P53及Ki-67阳性表达率高于消退组(P<0.05)。高危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CK8阳性细胞占比(较高)、P53阳性细胞占比(较高)、Ki-67阳性细胞占比(较高)是LSIL患者疾病进展的危险因素(P<0.05)。联合CK8、P53、Ki-67阳性细胞占比预测LSIL患者疾病进展的曲线下面积为0.846,高于单独指标预测的0.637、0.697、0.744。结论:LSIL进展宫颈组织中CK8、P53、Ki-67阳性表达率明显升高,CK8、P53、Ki-67阳性细胞占比升高增加了LSIL患者疾病进展的风险,可作为辅助评估 LSIL进展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