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8篇
  免费   87篇
  国内免费   139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89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61篇
  2008年   62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对黄山药两年田间试验的结果表明,在根龄、方式、施肥组合和施肥期4个因素中,根龄是影响出苗率和产量的主要因素,与出苗率和产量为反向关系;施肥组合是生长量的主要因素,其中以施N59.7、P119.7、K29.7kg/ha的生长最最高,施N28.9、P80.1、K89.1kg/ha的次之;栽培方式主要是影响薯蓣皂甙元呈,影响大小顺序为:育苗移载〉地膜覆盖〉露地栽培,施肥期只对生长量和产量有一定的影响,以  相似文献   
162.
黑药仲彬草Kengyilia melanthera(Keng)J.L. Yang,Yen et Baum和青海仲彬草K.kokonorica (Keng)J.L.Yang,Yen et Baum是分布于我国西部的两种多年生六倍体植物。将其分别与鹅观草 Roegneria kamoji Ohwi(2n=42,StStHHYY)、糙毛仲彬草K.hirsuta(Keng)J.L. Yang,Yen et Baum (2n=42,PPStStYY)进行了杂交;对亲本及杂种Fl代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I染色体配对行为进行 了观察。杂种F1减数分裂染色体配对平均构型分别为:R.kamoji×K.melanthera,18.201+11.74 Ⅱ 十0.09Ⅲ十0.01V;K.hirsuta×K.melanthera,1.06Ⅰ十20.47Ⅱ;R.kamoji×K.kokonori- ca,19.36Ⅰ十11.26Ⅱ十0.04Ⅲ;K.hirsuta×K.kokonorica,2.46Ⅰ十19.44Ⅱ 十0.14Ⅲ十0.06 Ⅳ。根据以上结果,并结合形态特征,将黑药仲彬草和青海仲彬草从鹅观草属拟冰草组Roegneria sect.Paragropyron Keng中组合到仲彬草属Kengyilia Yen et Yang更为恰当,而不应划分到披碱草属E-lymus L.或偃麦草属Elytrigia Desv.中。  相似文献   
163.
建立一种无创性小鼠体内血栓动物模型并于多种抗栓药物的药效观察。方法:用角叉菜胶建立了小鼠体内血栓动物模型。利用此模型观察潘生丁片,抗栓胶囊、复方丹参注射液、央求地血栓和的影响。结果及结论:用角叉菜胶建立的小鼠体内血栓动物模型,无创伤性、操作简易方便。并可应用于多种抗血栓药物的药效观察,剂量的选择,药物的筛选。  相似文献   
164.
戴玉成 《菌物研究》2023,(Z1):151-156
总结和概述了2018—2022年间我国真菌学者对多孔菌驯化栽培研究的进展,期间我国对20种多孔菌进行了生物学研究,并在此基础上驯化栽培、成功发育成子实体,为我国药用真菌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资源基础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65.
HPLC法测定犬体内罗格列酮药物动力学参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马来酸罗格列酮在犬体内的药动学特点。方法-以乙腈固相提取, HPLC法测定马来酸罗格列酮的血浆药物浓度; 以3P97软件计算磷酸罗格列酮药动学参数。结果与结论-马来酸罗格列酮在犬体内呈现1级吸收权重为1的一室模型规律; 其主要的药动学参数为 V (c) 约 0 4231 mg/kg/ (μg·ml-1), T1/2(ke)约107 6 min, CL约0 0027 mg·kg-1·min/ ( g·ml-1)。  相似文献   
166.
融合蛋白技术应用于生物制药行业已超过25年,其目的为改善原来天然蛋白的性质,从而具有新的理化特征和生物学功能,其中最为显著的特点是改善了小分子蛋白及多肽半衰期短的缺陷。基于该技术所诞生的融合蛋白类药物已成为当前生物药研发的热点。结合已上市融合蛋白类药物,通过与传统多肽蛋白类药物比较,重点突出融合蛋白类药物自身特点,主要从融合抗体Fc段和人血清白蛋白以延长小分子蛋白及多肽半衰期的角度对融合蛋白药物长效化策略进行评述;对融合蛋白类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显著特征进行概述;综述该类药物在体内的分析技术并指出当前分析技术的优缺点及发展方向,为长效化融合蛋白药物的设计、分析研究与开发提供依据和思路。  相似文献   
167.
五加属植物白簕活性成分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加科五加属植物白簕Eleutherococcus trifoliatus具有较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近年来对其关注度持续增加。白簕化学成分主要有黄酮、咖啡酸单宁、多糖、皂苷、挥发油等;药理毒理活性研究表明,白簕的黄酮提取物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菌、抗病毒等作用,已开发出白簕消炎喷雾剂、白簕含氟牙膏、白金复方冲剂、白簕透明香皂、白簕茶等保健功能性产品;且白簕不具有急性毒性以及遗传毒性。本文对近年来白簕活性成分的有关研究及其保健品开发现状进行综述,认为白簕作为药食同源材料,虽受到重视,但对其成分研究还不够深入,相关产品有待深入开发。  相似文献   
168.
粘细菌是一类具有复杂的多细胞群体行为, 属 peoteobacteria 的δ 分支, 能够产生丰富的生物活性物质, 为第二类药源微生物新类群。由于粘细菌的捕食性, 及产生的活性物质结构新、种类多、作用机制新颖多样, 使得粘细菌作为重要的药源开发菌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粘细菌的活性物质主要在抗肿瘤、抗病毒、抗寄生虫等药研的应用, 特别是抗肿瘤活性甚至高于紫杉醇, 为肿瘤患者带来福音; 利用溶藻粘细菌可以缓解形成水华的有害藻类危害; 农业上可开发除草剂、杀虫剂、粘细菌菌肥, 有利于发展生态有机农业, 生产无公害绿色产品; 粘细菌做为纤维素生物燃料可以缓解燃料危机, 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69.
P-糖蛋白(P-glycoprotein, P-gp)是ABC转运蛋白超家族的一员,能将其药物底物单向转运出细胞. P-gp的过表达被认为是乳腺癌多药耐药(multi-drug resistance, MDR)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乳腺癌MDR的发生和发展中,P-gp受到多种信号通路和转录因子的调控,调控网路非常复杂. 揭示P-gp在乳腺癌中的调控机制,对于克服乳腺癌MDR极其重要. 本文综述了其在乳腺癌MDR中的作用及其调控机制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70.
为提高药蒲公英的耐盐性, 用20~30 d大小的药蒲公英叶片诱导愈伤, 获得的愈伤以NaCl作为选择因子, 用直接筛选的方法, 每3周进行一次继代培养, 经3个月继代筛选获得了耐1.5% NaCl的药蒲公英愈伤组织, 将耐1.5% NaCl的药蒲公英愈伤组织接种在分化培养基上分化出芽, 之后将再生芽转接到生根培养基中进行生根培养, 经4个月得到了12株耐1.5% NaCl的药蒲公英再生植株。与野生型相比, 耐盐植株叶片宽大、叶柄粗短、叶表面覆盖白色细毛, 根粗壮较短, 花茎中部具2 cm左右的苞叶。RAPD(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 , 随机扩增的多态性DNA)和SDS-PAGE检测表明, 耐盐植株与对照植株在DNA及蛋白水平上均存在明显差异。1.5% NaCl处理后, 与普通再生植株相比, 耐盐株系的抗氧化酶活性明显提高, 脯氨酸含量上升幅度更为显著, 而丙二醛(MDA)含量降低, 其主要药用成分黄酮的含量显著增加。这些结果说明耐盐植株的抗氧化防御能力明显增强。以上结果表明耐1.5% NaCl的药蒲公英再生植株为耐1.5% NaCl药蒲公英变异体, 这些耐盐变异体有望成为抗盐耐海水蔬菜家族的新成员。同时, 这些耐盐变异体植株比普通植株具有更高的医用商业价值。耐1.5% NaCl的药蒲公英再生变异体遗传稳定性的研究正在进行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